断后红军师长,突出重围建奇功,遗憾在皖南事变中跳崖牺牲

断后红军师长,突出重围建奇功,遗憾在皖南事变中跳崖牺牲,第1张

断后红军师长,突出重围建奇功,遗憾在皖南事变中跳崖牺牲

作者:蓝焱业成

1935年底,红二、六军团从湘西战略转移时,红十八师奉命破哨。红18师在张师长的指挥下,以较少的伤亡胜利完成了牵制和阻击敌人的任务。红18师接到兵团司令部“相机待建”的电令后,机智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准备待建。

回心转意的敌人恼羞成怒,动员所有男女去追堵孤军。经过一路浴血奋战,红18师减员严重,全师人数从出发时的3000多人锐减到1000多人。

为便于指挥,师长张与政治部主任李新商量,成立52团,不足300人,其余部分与师警卫连合编为师警卫营。52团团长范接任53团团长。

创建少将李信

离开来凤后,部队经咸丰到达宣恩小关,与路过此处的敌军范松福的一个团不期而遇。张命令范带五十三团一营阻击敌人,掩护主力突围。

一营的范团长和马营长都是硬汉。他们带着1营和敌人苦战了几个小时,终于打退了敌人。主力安全转移,范头部却身中数弹倒在堵截位置,壮烈牺牲。

第二天,马营和1营赶上了主力。张得知牺牲的消息后,非常难过。五十三团团长再次缺席,张只好让副团长兼参谋长苏傲接任。

离开宣恩后,红十八师彻底进入了一片陌生的土地,人生地不熟,突围中唯一的一张地图丢失了。日常行军只能由兵团部电台领导。

1936年元旦,部队来到唐嫣河附近的一个渡口。根据军团电台的指示,红18师可以从这里渡河。但实际上,这个理想的渡口早已被敌人重兵把守,不可能从这里渡河。

张果断决定绕过这个地方,沿着河堤向西走8公里,穿插在吊岭周围。杭坎地处湘、鄂、川交界地带,属于“三无”地区。总的来说,敌人防守薄弱,相对来说更适合渡河。

部队来到河边,没有发现山那边有什么动静,就决定在这里过河。这条河有200米宽。好在现在是隆冬旱季,实际水面只有五六十米宽。

“五十三团三营打头阵,师里紧随其后!”张一声令下,第一个卷起裤腿走进冰冷的河水里。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河中央的水齐腰深。全体官兵冻得脸色发紫,咬着牙涉水过河。

师、三营刚一登陆,埋伏在山上的敌人机枪就大声尖叫起来。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河道,切断了1营和2营过河的通道。你不能进去,你不能回去,你只能去最后一站。张连续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敌人的火力粉碎了。

张瞪着血红的眼睛,下定决心指挥着警卫营,终于撕开一个缺口,冲了出去。然后一头扎进西边,一口气跑了五六里路,爬上了一个小山梁。

张是第一个爬上这座山的人,只有几个警卫和无线电兵。总部和警卫营仍在山坡上。几个人气喘吁吁,突然发现离他们不到30米的地方有一个敌人的碉堡。

碉堡里的敌人也发现了他们,立刻有几十个敌人拿着枪冲了过来。肉搏战是不可或缺的。双方来不及多想,立刻扭打起来。警卫员龚见寡不敌众,抱着师长,滚下山梁;几名无线电兵紧随其后,几百米的红泥坡滑到了尽头。

敌人正要追击,警卫营和迂回三营兵分两路向山梁冲去。敌人碉堡被攻占,数十名敌人举手投降。

在清点成绩的同时,另一个队伍冲下了山坡。还没等张“占领阵地”的命令下达,哨兵龚就兴奋地喊道:“是一营二营!”原来,苏傲是带着部队从下游渡河而来的。

创办少将苏澳

当夜,部队赶到咸丰、潜江交界处的沙场扎营。从张的判断来看,目前,部队已经突破了敌人的鄂西封锁,然后是川东。是时候大踏步南下,直奔黔东,赶上主力了。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电台队长李跑来报告,电台滑下山梁时发生故障,联系不上兵团指挥部。张很担心,对李说,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一定要给我搞定。

其实,李比张更着急。李渊是东汉时期的军团司事。在军团主力突围前,萧克和亲自把他和电台交给了张。军团首长临走时再三叮嘱:“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张老师的耳朵。无论何时,一定要保持联系!”

东汉李打开电台一看,顿时傻眼了。四个电子管都坏了。他努力了很久,换了几个备用电子管,勉强和军团部联系上。才知道酉阳一带的敌人并没有太多兵力。为了了解更多情况,令人失望的广播电台又罢工了。

一连三天,收音机里都没有新闻。按照张的计算,主力应该早就到达贵州了,但具体位置却无从得知。在老山附近游荡不是一个选择。

张想过要带着队伍去川西打游击,但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一旦放弃追赶主力,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用自己的军队征服世界,未来真的是不可预测。

就在张犹豫不决的时候,李兴冲冲跑来报告,电台终于修好了,信号非常稳定。该团已发电报,让红18师经酉阳向贵州河口推进。

张听到“江口”二字,心狂跳,酉阳离江口只有一步之遥。也就是说,他们很快就能加入主力。

“李亚子,快,通知苏团长集合队伍,马上出发!”张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对警卫连长李华贤说。

与主力会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每一个干部战士的耳中,大家都像除夕一样高兴。

出发两个多小时后,部队再次遭遇敌人。红18师官兵个个精神抖擞,奋勇杀敌,少数很快被击退。部队跑了几十英里才停下来扎营。

小组刚打开电台,就听到军团电台的紧急呼叫。接线员曾立即回电并复印了这份报纸。谁知刚抄了20个字,还没等主要内容出来,信号又中断了。

开国李

这台机器没有毛病。该亮的管子都亮着,耳机里传来呼呼的声音。几个无线电兵急得抓耳挠腮,却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这时,哨兵跑来说,外面有两头老牛打架,把竖起的天线撞倒了…

李和几个东汉士兵冲出去架设天线。当他们匆忙架设天线时,无线电台没有信号。显然对方的情况也很紧急,电台已经随部队调走了。

知道了电台再次“掉链子”的原因,张气得青筋暴起,连喊:“去把那两头牛给我宰了!”

“老师,开枪打我!”东汉李悲伤地对张说。连长李华贤拦在李面前说:“应该由我来惩罚。我不喜欢天线!”

冷静的张叹了口气,放低了声音,说,现在处罚和枪毙有什么用?

第二天,部队不得不按原计划行动,一天行军90多里。停下来,立即安装天线。警卫连这次特意派了两个士兵看守天线。

电台打开后,李刚刚报告了宿营位置,陆军团部通知他,此时红18师前方有两个敌师,要他们立即返回前一天宿营的地点。

“好险!”张和苏傲两人都出了一身汗。幸好他们及时和军团部取得了联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后队换成前队,马上回到起点。90多里路,有一天小跑过去,然后又要跑回来。当时很多指战员都想不通。直到和主力会师后,大家才感慨地说,是军团首长救了18师。

两天后,1936年1月9日,红18师终于在江口与红2、红6军团主力成功会师。早闻张来了,亲自引出城迎接。

张一见贺龙就说:“老板,我的任务没完成好...牺牲太大了。刘枫同志走了,范团长也走了……”

贺龙忙打断他,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你干得不错,及时归队了。一开始,我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你能带回六七十个人,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贺龙重重地拍了一下张的肩膀:“可是你带回来六七百人。不容易啊同志!”

四方面军时期的张(左三)

同年10月,张随部到达陕北,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调回湘鄂赣工作,任湘鄂赣抗日红军游击支队副支队长。1938年1月随新四军赴抗日前线,先后任团长、第一支队参谋长、新三军第三支队司令员。后来在“皖南事变”中身负重伤被俘。同年,张组织被俘战友越狱,为掩护好友脱险跳崖壮烈牺牲。他43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55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