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原来这么有钱,同治皇帝都自叹不如

太平天国原来这么有钱,同治皇帝都自叹不如,第1张

太平天国原来这么有钱,同治皇帝都自叹不如

太平天国被清军打败后,最重要的将领李秀成被俘。被俘后,他给曾国藩写了一封自白书,后来流传为《李秀成自述》。这份供状本来是李秀成用来自救的,没想到曾国藩不仅还是杀了他,还在供状上做了很多删减。曾国藩的切是什么?会不会和太平天国的宝藏有关?

李秀成肖像

太平天国存在了14年,有一个奇妙的制度,即“圣库制度”。太平天国所有居民财产必须上缴国库,不准私藏。用的时候会由天国统一分配。这一制度在太平天国的圣库里集中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是太平天国的宝贝。曾国藩挖地三尺进南京城也没找到这个宝藏。当时清政府在连年战乱中向外国人支付了大量赔款,国库早已空空如也。他急着打下南京,用这块宝地输血。南京失陷后,曾国藩说没找到宝藏,就杀了忠君李秀成,并删除了李秀成的供词。太平天国的宝藏在哪里?和删节表白有关系吗?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删节告白和天道宝藏。

1962年,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走进一家书店,他手里拿着李秀成自述的手稿,让书店的负责人大吃一惊。他赶紧联系太平天国史家罗二刚、罗二刚,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对比、调整手稿,发现曾国藩把李秀成的供状删除了一万多字。走进书店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那曾国藩为什么大量删减李秀成的供词?最后,为什么李秀成在押解回京前一定要被处决?最重要的是,曾国藩删了什么?

洪秀全画像

李秀成,1823年生于广西吴彤。作为太平天国的后起之秀,他与洪秀全、杨等人不太一样。他是在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衰落的时候才崭露头角的。说起忠君这个名字,洪秀全是有一定原因给他起的。我们都知道,天京事件是太平天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天京事件中,杨和魏长辉被杀,石达开率部离开,这对太平天国是非常不利的。清军此时也趁机进攻天京,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清军与李秀成、陈玉成并肩作战,给李秀成发了投降书,落入洪秀全手中。洪秀全看到后感到不安,就把李秀成一家软禁起来,叫李秀成去保卫浦口。让洪秀全万万没想到的是,李秀成在没有援助和报酬的情况下誓死捍卫浦口,这一举动彻底赢得了洪秀全的信任。当时洪秀全写了四个大字“忠君千古”,指的就是李秀成,并给了他忠君的称号。

后来,李秀成没有让洪秀全失望。清镇江、清天京、攻扬州、攻江南等军事行动都很成功。当时在苏南,清朝征收重税,李秀成在苏南实行“分佃收粮”政策,使苏南农村暂时恢复了农业丰收。1864年,天京被清军围剿,洪秀全去世的长子洪天贵福继位。后来,为了掩护洪天贵福逃跑,李秀成让他先骑马,自己躲在一个破庙里。后来被认出来,最后成了清军的俘虏。一开始,李秀成吃了不少苦头。曾国荃对他使用了很多惩罚手段。毕竟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知道很多事情,所以派他去见曾国藩。曾国藩对待李秀成比曾国荃更文明,没有再使用刑罚。曾国藩的李秀成被要求写一份关于太平天国的供词。越详细越好。李秀成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十几岁时,他在叔叔的帮助下获得了在一所乡村私立学校帮忙的机会。这段时间对他来说非常珍贵。他一边学习一边帮忙。与太平天国其他将领相比,李秀成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

曾国藩

李秀成愿意写认罪书。一方面,虽然太平天国失败了,但他想记录下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他肯定比别人知道的多,也更真实。另一方面,曾国藩也答应他,如果写得好,他会赔罪。李秀成写了一篇六万多字的自白,就是流传至今的《李秀成自述》。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表白不仅没有被删除,最后还生不如死。

那么李秀成的自述中删除了什么呢?曾国藩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李秀成的自述中,详细总结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包括李秀成个人对太平天国将领的看法。然而,在比较了曾约农先生提供的原稿后,专家们发现以下部分被删除了。

第一部分是李秀成对太平军的赞美。虽然战败,但他对太平军的赞美和肯定丝毫没有减弱。在李秀成的自述中,提到了对太平军声望和战功的描述。对曾国藩来说,这些描述无异于给了清廷一记耳光。他当然不能让法庭看到这些话,所以把这部分删掉了。

第二部分是曾国藩的投降条件。虽然南京被攻破,李秀成被俘,但李秀成仍有巨大的号召力。曾国藩给出了他投降的条件,但这些条件大概都是出于曾国藩个人的心意,没有上报朝廷。这些投降条件写在李秀成的自述里,自然不能让朝廷知道,被曾国藩砍了。

第三部分是李秀成对淮军的否定。李秀成在自述中明确提到,有时候湘军、淮军的敌人比你更了解你,尤其是会后。李秀成在自述中肯定了曾国藩的湘军,对湘军大加赞扬,但同时又贬低李鸿章的淮军,如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兵员素质低下等。要不是洋枪,恐怕早就被绑得没法收拾了。无论是项还是淮,都是朝廷的班底,李鸿章也是当时曾国藩与朝廷的保荐人。虽然李秀成说的是实话,但朝廷不可能知道这些,所以曾国藩把这部分删掉了。

曾国荃大厦

在李秀成被押解回京之前,曾国藩为什么要提前处决李秀成?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并根据李秀成的自述,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李秀成被杀是因为李秀成曾经劝曾国藩造反自立。曾国藩的湘军在当时已经让朝廷害怕了,如果这些流言再传到朝廷,肯定对曾国藩不利。更不知道李秀成见到皇上后会说什么。他不能留着李秀成的命,以免出事。曾国藩因此坚决处死李秀成。历史学家得出结论,他是“被杀”的。

其次,为了掩盖湘军入侵天京后所犯下的罪行,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有一个“圣库”,“圣库”中囤积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最后不翼而飞,曾国藩在南京各地向朝廷举报却找不到。真的是这样吗?民间有三种猜测。

第一个猜测是宝藏被埋在城墙下。1912年,一位名叫林开泰的老人向民国政府报告说,他知道太平天国宝藏的秘密。中华民国政府非常重视,立即询问情况。林开泰说,他在洪秀全政府当过警察。南京被攻破前几个月的一个晚上,这些人被紧急召集起来,秘密地把几十个大桶埋在同济城的墙根下。听起来很可靠。于是政府派了一支队伍在南京同济门城楼墙根下挖掘宝藏。果然,到了10米左右,发现了石板,然后是黄土。大家都以为这次真的找到了太平天国的宝藏,可是挖回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发生了什么事?撒谎的是林开泰吗?不完全是。后来考古学家分析,林开泰确实在城根下埋了一个水缸,但这个不是财宝,而是战争中防止敌人攻城的有效手段。在城根下每隔几英尺放置一个水箱,水箱中水波纹的振动可以用来判断敌人是否要从附近挖地道进城。

李秀成自述

在第二份声明中,宝藏被分散并运往海外。天京被攻破前,天王将圣库中的宝物分发给各路将领。这些将军很多都逃到了海外,把这些财宝带到了海外。一个证据是,1962年,一个英国人偶然在欧洲市场买到了一把中国剑。经鉴定,此剑为太平天国后期忠君李秀成之剑,不能证明宝物全部流失海外。当时很多太平天国的将军被抓被俘,也没见他们身上有多少宝贝。

第三种民间猜测是曾国荃偷渡到家乡,与曾国藩删除李秀成的供词有关。有人说,自从南京建城以来,曾国荃的家里就出现了几件稀世珍宝。这些宝物曾经属于太平天国。清代学者李伯元说,曾国荃有一串珍珠,圆如蛋蛋,大如手指,比清朝皇宫里的珍珠还要珍贵。这串宝贝据说在东晋王杨的府邸里见过,还有人在家里见过一个翡翠西瓜。翠绿色的西瓜有竹篮那么大,瓜皮是绿色的,上面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恰好里面是红色的,看起来和西瓜果肉一模一样。更何况西瓜果肉上面还有一些黑点,类似西瓜籽,这种无价之宝也曾经放在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有些人甚至怀疑,当曾国荃乘船回家时,有200多艘船陪伴着他。船上的一切都包得很紧,根本看不见。人们说,曾国荃在打下南京城后发现了圣库,并将圣库中所有的金银财宝带回了自己的家乡。这些都是道听途说,没有事实证据。

曾国荃

当时同治皇帝也派了几个人去调查,但是没有找到可靠的证据。故事到此结束。李秀成自述中缺失部分的真实性一直是史家研究的对象,太平天国宝藏的下落也成为历史之谜,被列为中国十大宝藏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41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