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5周年 | “新四军来了!穷兄弟的军队来给我们修堤了!”

建军95周年 | “新四军来了!穷兄弟的军队来给我们修堤了!”,第1张

建军95周年 | “新四军来了!穷兄弟军队来给我们修堤了!”

2022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严旭说,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记者杰克·贝尔登在去皖南的路上

1938年11月,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跟随上海人民慰安所采访皖南新四军。在新四军驻扎的日子里,贝尔登记录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发表在上海《大美晚报》上,题为《新四军成为时局的中心》。

贝尔登坦率地表示,他之所以来到皖南,是为了通过调查解决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一支怎样的军队?是不是像别人说的和老百姓很和谐?

“纪律很严格。

但是非常贴近老百姓。"

1938年5月,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东进抗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副团长蒋也在其中。

晚年,江在回忆录中写道,“初到苏南敌后,到处是废墟和废墟。河沟里漂浮着尸体,有的头破血流,有的四肢被砍断。都是被日本畜生杀害的中国军民。真是太恐怖了。”

此时,苏南人民饱受日寇蹂躏,兵匪骚扰。当他们看到这支衣衫褴褛、武装落后、自称打鬼子的队伍时,感到有些可疑。

杨信的第四军老兵

夏天,我们脱下棉衣,脱下单衣,腰带用麻绳,就这样生活着。所以老百姓害怕,把我们当土匪。

四方面军先遣支队支队长粟裕回忆说:“刚到江南时,群众不愿意借房子给我们住,我们就在村外或田里扎营。下雨的晚上,遇到不肯开门,不肯借房子给我们住的人,我们就站在门外,在屋檐下过夜。”

1938年6月,新四军到达安徽南陵,在土塘村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要求部队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执行不受贿、不敛财、不扰民的“三不政策”。

新军对部队的限制甚至严格到对群众的称谓。对普通人不要直接称呼,要叫老乡、爷爷、奶奶或大哥大嫂。

鲁,新四军老战士

江南叫老板娘。到了江北,再叫老板娘。这是骂人。现在叫什么?阿姨。

新四军老兵焦昆

我们住老乡家,有“三无”。直到我们住的房子被打扫干净,我们才能离开。老乡的东西还没还清,我们不能走。直到水箱满了我们才能离开。

鲁,新四军老战士

装门板,绑稻草,打扫屋子,装门板。为什么?有的去那里把门板摘下来睡觉。当你离开的时候它应该准备好了。

新四军所到之处,严格执行铁的纪律,在半饱甚至饥饿的艰苦条件下,仍能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鲁,新四军老战士

晚上行军时“砰”的一声摔了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我一摸,是个红薯。哎哟,肚子饿了,就抹了一个红薯吃了。战后,集团批评它违反了群众纪律。

江苏省建湖县剑河村谢金耀村民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教训他(一个军人),我就跟他说你干嘛拿别人的肥皂。他说我的袜子洗不干净,但他擦了。他说连擦都是不允许的。要知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叫他站着别动,笔要直。所以很严格,但是很贴近老百姓。

在皖南期间,贝尔登看到新四军的战士一天只有一毛钱,五毛钱一天的伙食。他们的武器落后,装备匮乏。新兵只能接受简单的训练。他们往往上午学会了装子弹,下午就要进行残酷的战斗,但他们总是痛定思痛,斗志昂扬。

在贝尔登的《不再怕兵》里,一个店员兴奋地告诉他,新四军把一切都保持得很干净,不讨价还价。他们告诉我们,当他们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每个人都喜欢他们。

“穷兄弟的军队来了”

宋代公基拱北

在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里,有一块盐阜群众为新四军一位干部竖立的珍贵石碑。石碑记录了一个新四军为人民奉献的故事。

就在新四军到达盐阜地区的前一年,1939年8月底的一场海啸吞没了粮田,夷平了村庄,淹死了大量的人。仅阜宁县死亡人数就达一万多人。

盐阜地区位于黄海滩涂。几千年来,沿海居民饱受潮汐、洪水和盐碱之苦。海啸过后,房屋倒塌,庄稼歉收。当地乡绅杨志江等人四处奔走,乞求国民党当局拨款修堤,支付救灾款项。

黄楠的女儿

国民党修建的堤坝收到了很多钱。堤坝修好了,被海浪冲走了,也就完了。

此事向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刘少奇作了汇报,刘少奇明确指示,建坝要完全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其次才是资金。

筑坝的任务落在了阜宁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的肩上。

宋乃德之子齐盛

我父亲那时刚到苏北。我听当时苏北的那些村民说,(我父亲)穿了一件棉袄,里面有虱子,长头发,不刮胡子。当我看到父亲说:“你不像个君子,不像个县令,只是个普通人,坐在草堆上,就给大家干活。”当时没有县政府,也没有房子。

上任后,宋乃德主持召开全县各界人士座谈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准备修堤。四方面军一来,海堤就要修了。盐阜的所有村民都持怀疑态度。国民党趁机到处造谣,说共产党要骗钱抽男青年。

怀生是宋乃德的女儿。

在这次讨论修堤的元老院会议上,斗争激烈到夜里两点。你一说发债,就说发债。如果你把它们拿走了呢?

宋乃德之子齐盛

人们不知道共产党来了这样一支军队。不能使用任何武器装备。你还说你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怎么知道?其实我不信任共产党的新四军和八路军。

黄楠的女儿

父亲分析了情况后,下定决心说,没钱就要修。后来他用盐税做抵押,士绅买公债,然后动员老百姓。因为当时没有粮食,军队从山东筹集了一些粮食,然后派人到苏南购买粮食。

1941年5月15日,盐阜人民期盼的海堤建设正式开工。一时间,大堤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军民一家,不分彼此。

孙伟新江苏滨河宋公堤抢修民工

每天中午管好你的米,也就是军粮,一立方米土,二两黄豆。人们说,穷兄弟的军队来了,国民党拿了钱跑了。他拿了一些钱,你拿了一些。共产党不关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宋乃德领导阜宁抗日民主政府,和大家一起在大堤上日夜奋战。此时,宋乃德染上了疟疾,他咬紧牙关,坚持工作。

宋乃德之子齐盛

医生说你得了疟疾,“荡秋千”很危险。我父亲说这是行不通的。我也不得不去。骑马的时候,水没到马肚子,有马肚子那么深。在去大堤的路上,它几次落水。

宋乃德与黄克诚

黄楠的女儿

因为这个地方不是老区,没有我们的群众基础,但是通过这样做,人民了解了这支队伍,看到了这支队伍的官兵和他们一起在大堤上劳动,吃一样的东西,知道了他们还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劳动。

在宋乃德的带领下,军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仅用了4个月,一座近50公里长的高耸海堤终于如期建成。

海堤建成后的第二天晚上,一场海啸席卷而来。新堤坝稳如泰山,经受住了考验。沿岸人民欢欣鼓舞,竖起纪念碑纪念,称赞共产党新四军为盐阜公做了一件好事。

王钧,王继光之子,宋公铭人。

纪念碑立起来的时候,我爸建议叫它“陈拱北”。正好陈毅来了,后来说干脆叫“黄公贝”。黄克诚说没有,我的贡献不算什么,第一个贡献的是你宋县长。

有句古诗说“海水有时干涸,大众的仁慈何时休?”它赞美北宋名臣范仲淹组织四万军民修筑海堤。今天有一首赞美共产党新四军为民造福的盐阜歌谣:“自南向北,阻咸潮侵福东,从此无夺家之灾。每次听到潮水,都会怀念宋公。”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严旭说:从兵力发展来看,1938年初新四军的兵力只有1万人,但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新四军的兵力已经发展到21万人。

1937年12月,新四军司令部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分散在南方八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迅速下山集结。然而,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造反军”,并取消其番号。经过这次挫折,新四军如何才能脱胎换骨?重建后的新四军将如何发展壮大?

7月31日至8月11日记录伟大的时代。

铁军-新四军的故事

连续12集,敬请观看。

生产单位

江苏广播公司

编辑:王

今日视频推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28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