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之木”的变迁

海运集装箱尺寸2022-09-24  14

“诽谤之木”的变迁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的话,说“古之治天下,有好进之势,有谤之势,故来之者,以法治谏。”解释说:“谤木”是“尧作,桥渡京师午”。”因此,《政治学》一书失传了。到了秦朝,这才是重新应用。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谗木”是古代尧帝统治时期设置的形似“午”字的木器,其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政治见解。但秦统治天下后,为了控制言论,将其废除,汉文帝为了拓宽言论,又重新恢复。

至于“谗言木”的来历,自然不可信。尧舜执政,应该还是“结而治”时期,不可能有文字。在秦朝之前,并没有“谗木”的记载,这很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汉文帝却把这个传说中的政策付诸了实践。由此也可以看出,汉代的“诽谤罪”一词仍然是“批评”的一般含义,也就是说,客观真实,恶意诬陷。细数秦朝的罪行,刘邦说“谗言之族,连说话之人都不小心弃市了”,然后“谗言”就是“批评”的意思。

文帝的“谤木”到底是什么效果,很难详细知道,但史书记载并不详细。不过从后世会沿袭这个制度来看,应该还是有用的。至少,启蒙的象征意义比它的实用性更重要。因此,在未来的生产过程和材料的“诽谤木材”得到了改善。最后以大理石为材料,在上面雕刻龙凤就成了定制。大概所有针对专制统治者的批评都属于歪曲、造谣、诽谤和恶意中伤。因此,“诽谤树”的“诽谤”只具有与这些词同义的否定意义,自然,“诽谤树”就不能再用于诽谤了。标题自然也要改,新名字叫华表。至今仍在使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622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