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记载,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又大赞其功绩,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得知黄忠的地位和他一样,气愤地说:“君子绝不会和老将同列!”
《三国演义》描述夷陵之战,黄忠求胜心切。不料遭到伏击,被流弹射中肩窝。最终,他的箭伤爆裂,他死了。但临死前,黄忠叹道:“我是武将耳。幸运的是,我遇到了陛下。我今年七五十了,这辈子也够了。希望陛下能好好保护龙身,以便为中原出谋划策。”
正史中说黄忠是“老将”,而演义中黄忠自称75岁就去世了。两人相得益彰,填补了黄忠的“老人”形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黄忠的真实年龄在史书中隐藏得太深了。关羽称他为“老将”,其实另有所指。
首先,关羽爱读《春秋》。虽然他很傲慢,但他不知道基本的礼仪。他会公开诅咒黄忠是“老战士”吗?如果关羽拒绝和“老战士”列在一起,那么他就缺乏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清朝康熙年间,关羽故里山西运城,出土了关后祖的墓碑,上面记载着关羽的祖父“崇木豪道”,经常在《易经》和《春秋》中训诫儿子。关羽的父亲也继承了关羽的家风,所以关羽家风好,似乎没有理由嘲讽黄忠年纪大。
除此之外,《关后祖墓碑》还记载了关羽的出生时间,即他出生于公元160年,比刘备大一岁。他在219年称黄忠为“老将”,当时关羽60岁。这个时候关羽年纪大了,不也是自己骂黄忠吗?
既然如此,关羽为什么称黄忠为“老将”?其实“老兵”可以指“年龄较大的士兵”,也可以指“入伍时间较长,但仍在基层或无所作为的士兵”。
基于尊老爱幼的传统,关羽的年龄,以及他自称的“君子”,他口中的“老将”显然是指“参军已久却无所作为的老将”,并不比“有所作为的君子”好多少。去刘备之前,黄忠一直垫底,所以关羽才称他为“老将”。
其次,刘表时代,黄忠是中郎将,和刘表的侄子刘盼一起镇守长沙;赤壁之战前,曹操以官职将军的身份留在荆州,黄忠成了代理人。赤壁之战后,刘备进攻荆州,黄忠投降。后来,他“宣誓效忠,跟随他到了蜀国。”也就是说,黄忠进入蜀国是作为一个普通的随从,没有地位。
如果黄忠真的是高龄去世,假设他是70岁去世的,那么黄忠入蜀的时候应该是60岁左右。那么,黄忠辉在60多岁的时候,会主动放弃原来的职位,为自己的人生奋斗,获得未来吗?不能说没有,只是很难相信。
在攻蜀过程中,黄忠“常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有着独特而勇敢的表现。“经常”二字说明他经常带头爬敌墙,不是一次两次了。
老而健康,古今都有,但毕竟是极少数。一个人再坚强,也打不过岁月。那么,年过六旬的黄忠为何弃家赴蜀作战,真的能“身先士卒,勇夺三军”吗?
三、《三国志·张观·马黄·赵传》记载:汉中之战后,“明年我死,我追你。叙利亚,没有更早,没有更晚。”黄忠死于220年,《三国演义》说他死于夷陵之战,就是为了再次凸显黄忠的老将风范。
根据上述记载,黄忠武的独子黄旭早年去世。不过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妻有最大。”如果黄忠七岁八十岁,为什么黄旭死后没有再生?虽然黄忠在关羽眼里属于“老将”,但就他的身份而言,他当然不缺钱结婚,也不缺钱再生。他死了,先不说至少还有几个后代。所以“黄忠无后”的原因可能不简单。
根据马超的经历,马超的第一任妻子和孩子都被杀了,第二任妻子被张鹭送人,儿子也被杀了。投奔刘备后,马超娶了第三任妻子。他47岁去世时,留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所以正常来说,黄旭死后,黄忠完全可以再生,或者结婚再生。总之应该有再生儿子的方法。但事实是黄忠没有皇后。为什么?
如果把黄忠看成“老将”,那么上述三个问题就很难解释,但如果把黄忠看成“年轻人”,那么上述问题就更能解释了。
黄忠死时被视为40岁左右,于是20多岁投奔刘备,30岁入蜀。此时他的身体机能正处于巅峰状态,所以黄忠能够“永远冲锋陷阵,勇闯三军”。黄旭死的时候,黄忠还年轻。他大概没想过自己的死,所以没想过花时间留给后代。没想到,他突然去世,就没有机会留下后代了。
总之,黄忠到底多大年纪还是个谜,但根据上面的分析,黄忠的真实年龄应该不会太大,至少不会比关羽大。因为关羽叫他“老将”的时候,他应该有一定的年龄优势。否则,作为关羽,很难相信他会称一个年长的“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