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第1张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然而,长平之战却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成就了田雷杀人之名,也成就了赵括的“纸上谈兵”。按理说,长平之战后赵的实力应该一落千丈,但为什么还能有实力再战?他不仅奋斗了三十多年,还消灭了十万匈奴骑兵?

(1)昌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与赵昌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战役。此战之后,赵国损失了45万士兵,之前建立起来的优势急转直下。无论是国内经济建设还是军队休养生息,赵都很难调整恢复到战前的巅峰状态。秦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它并没有趁机一举消灭赵国。为什么?

至少有以下原因:

第一,秦国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为根据《史记·武安君列传》的说法,“即使战争胜利,也会损失五十万军队”,还有一种说法是“打长平,三十万军队败给秦军”。所以,不管秦军损失了几十万军队,长平之战也极大地消耗了秦国的有生力量,虽然这是一场胜利。

第二,秦王采纳了范雎遏制田雷的策略。经过漫长的战争,秦国宰相范雎认为,这场战争秦国投入太多,老百姓负担很重,如果再发动大规模的战斗,秦国可能就支撑不住了。而且,当时的田雷将军名满天下,在军队中的威望无可估量。如果让他突破赵国,完成灭国之举,很有可能发生高震的情况。正因为如此,秦王赵翔采纳了范雎的意见,不仅让田雷退兵,还剥夺了他的兵权。

(2)赵中兴

正是因为最大的敌人秦国没有乘胜追击,再加上赵国内团结强大。这其中,离不开廉颇和李牧两位名将的力挽狂澜。可以说,正是这些中流砥柱,才使赵在战国后期有了短暂的复兴。

例如,赵浩棋程潇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国攻打赵国。结果廉颇率军反击,直接包围了燕国都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没有了秦国的消耗和压力,赵国已经初步恢复了实力。这场反燕之战,打了长平战败后赵的士气,让各路诸侯都不敢轻视赵。更重要的是,城成为赵的重要补给站,这也是赵短期繁荣的重要原因。

再说李牧,李牧过去一直在北方打匈奴。以少量步兵消灭大量塔尔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步兵战胜骑兵的奇迹。之后,边境安定后,李慕才被调到朝廷掌管军务。虽然此时赵国兵力不足,但李牧还是拼凑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并带着这支军队多次与作战,以少胜多,以一人之力阻止了秦国的灭亡。

但是,再厉害的将领,也需要君主的极度信任,否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疏远别人,廉颇和李牧也难逃这种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97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