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社会矛盾逼她不得不做

北魏冯太后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社会矛盾逼她不得不做,第1张

北魏冯太后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改革?社会矛盾逼她不得不做

北魏自建立以来,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仍有许多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北魏的发展。

当时北魏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落后,政令不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在经济方面,自拓跋珪以来,虽然北魏统治者已经开始重视农业并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拓跋部长期生活在鲜卑,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重。

无数农田被圈为牧场,此时农业难以满足北魏不断扩张的统治机构和其他方面的粮食需求。

行政上,北魏征服中原的时候,遇到了很多汉人豪强建立的“吴堡”。这些五保占据了大量依附的民众,并且武装起来。

此时的北魏无力一一平定,只好承认既定事实,将这些五保业主认定为“宗主、监工”,允许他们代表政府行使基层政治职能,向农民发放额外的地租和强迫劳动,维护统治秩序。

这样北魏的统治就大巩固了,但疆域内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政令难以执行。

五保业主拥有大量隐户,也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再加上战争的需要,北魏当时所能控制的对人民的剥削是相当惊人的。由于户调是“混九品”,族长在评户时倾向于抬高普通人家的户,压低权贵人家的户,从而将大部分税负转嫁给普通人。

再加上北魏初期的官员没有俸禄,奢侈的生活全靠百姓的掠夺。于是有的用大桶、长脚、重秤变相加重剥削,有的用高利贷逼人家借钱。腐败的官僚主义使人民苦不堪言。

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压迫更加残酷。在征服的过程中,他把大量的汉人和其他民族变成了奴隶和杂户。战争中,他经常驱赶汉人和其他民族做步兵,在镇前打头阵,鲜卑骑兵在后。步兵若不前进,往往会被骑兵踩死,其残暴可见一斑。

在统治阶级内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也有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差异,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怀有戒心。特别是当崔浩等汉族地主被杀后,这一民族矛盾再次激化。

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北魏政权的不稳定,也使得各族人民斗争不断。据统计,从道武帝拓跋珪到献文帝,史书记载的人民斗争只有54次。

其中,445年,兴城爆发盖武起义,人数已达十万,引起关中大地震。拓跋焘被迫用亲征来镇压起义。

孝文帝即位后的471年到487年的16年间,发生了29次农民起义,甚至在首都平城也发生了反对北魏统治者的斗争。

上述情况说明,北魏统治者很难继续沿用原有的制度和方法进行统治,所以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觉得必须改变方式,试图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加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90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