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一生3大壮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4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商鞅一生3大壮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4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第1张

商鞅一生3大壮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4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关于商鞅功过的争论,从第二个秦朝灭亡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否定商鞅的人,主要认为《尚军书》中的人民愚昧、软弱、疲劳、劳苦的思想,不仅促成了第二个秦朝的灭亡,甚至毒害了它几千年,造成危害至今。

认可商鞅及其变法成就的人认为:商鞅变法创造了自秦孝公以来秦国的一切辉煌;自秦孝公、秦惠文王、秦王赵翔以来,秦以前的混乱状态愈演愈烈。最后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这里有无数的论点,但其中许多是有偏见和局限性的。直到老师的文章《商鞅迁木立信仰论》诞生,商鞅及其变法的历史功绩才得到充分肯定:

商鞅之法是良法。现在商鞅是不是天下第一,在我们国家生活了四千多年,谋求利国利民的政治家?——《论商鞅徙木立信》

商鞅变法后的秦律无疑是一部好法!纵观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追求国家富强方面,有没有比商鞅做得更好的政治家?他鼓励种田织布,促进人民富裕;崇尚军事价值,增强国力;鼓吹秦律保障人民权利,不都是为了人民好吗?

但这是件好事。为什么老百姓不相信,为什么非要让商鞅煞费苦心才能让它起作用?但是,以前的人,被贵族压迫,不敢争取自己正常的权利!

那么商鞅的伟大在哪里呢?商鞅一生至少有三次丰功伟绩,其中一次领先世界1400年,我们至今仍从中受益:

进行政治改革以富民

在历史记载中。《尚军列传》描述了秦人对商鞅变法的真实感受。商鞅变法元年,秦律的大量限制令百姓极为不满。无数人因为不懂秦律而被定罪,百姓只要服从秦律就行了。

但到了商鞅变法的第十年,秦人已经熟悉了秦律。整个秦国,路不收,民不聊生;民众勇于公战,惧怕私斗的“大治理”现象;秦空之前,繁荣昌盛,国力迅速上升。历史记录包含:

旅行十年后,秦民达说,山中无贼,家中人多。公斗要勇,私斗要怕,村市要治。-尚军传记

至于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它迎来了彻底改变的“秦律”。《史记》是这样记载其内容的:改革户籍制度,废除贵族制度,奖励兵役,奖励耕织,严惩私斗,允许私有土地买卖,实行郡县制,统一丈量,父子兄弟结婚必须分开。

可以说,商鞅主持下的秦国变法发生在公元前400年。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维度看,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在奴隶制和分封制的背景下迅速推进到大一统帝国时代,在秦国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古典中央集权国家。

然后通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王赵翔等七位国王的努力,秦始皇在嬴政时期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郡县制而不是城邦制的帝国,延续至今。这在公元1000年以前是史无前例的壮举,秦国在公元前400-200年就已经完成了。这是商鞅变法的推进!

灭魏霸,踢开秦东进。

秦国的国耻始于魏重用吴起,培养魏武祖。吴起凭借其超群的军政才能,早在战国初期就建立了完全职业化的军队——魏武祖。而在殷金战争中,5万精锐魏武祖击败50万秦军,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职业军人对民兵的碾压态势。

殷之战的惨败,使自以来的秦国霸权荡然无存,河西诸地全部沦陷。打败魏国,夺回河西之地的国耻,也是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因此,商鞅变法成功后,打败宿敌魏就成了最大的愿望。

公元前354年,魏主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河西防守力量薄弱。秦军乘机攻打魏国,歼灭魏国河西守军7000人,拉开了秦国东进收复河西的序幕。

公元前353年,魏与赵再起纷争,赵败于魏,向齐国求援。齐国以孙膑为军事家,在桂陵之战中战绩辉煌,歼灭魏军10万人,从此中原霸主魏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前341年,秦孝公和商鞅看到魏国屡战屡败,国力大损,终于决定在河西之地展开决战。商鞅的秦国军队作为统帅,魏国军队作为统帅,在河西决战。作为老朋友,商鞅诱骗儿子签订盟约,退兵。

结果军队抓住儿子猛攻魏军,魏军主力群龙无首,最后被打败,魏失去了河西之地。商鞅此举虽谈不上光明正大,但却是一战定河西,彻底摧毁魏国霸权的伟大壮举。

商鞅眼中的法治与人

商鞅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一个政治改革完全成功的孤例,在法治和人治的根本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比如前面说的,商鞅变法元年,很多人不懂秦律,却被迫服从。到第十年,秦国变法致富后,人们乐于接受秦律。有这么一群人,一开始说秦律不好,后来又说秦律优秀。对于面对法治,有第一种态度的人,商鞅的做法是移居边境。

秦之初,说不方便的有说方便的。魏阳说:“这是一个混乱的民族”,他搬到了边城。之后,百姓不敢议令。-尚军传记

商鞅的极端做法是维护法治的纯洁性,不让它受到太多人为因素的干扰。在这个问题上,商鞅从不妥协。即使面对一个国家,储君,商鞅也为他的法家理想而奋斗。

所以王子违反了法律。魏阳曰:“法不从,则从上犯之。”蒋发王子。太子,太子嗣也,不能严刑,罚其傅公子谦,其师公孙嘉。-尚军传记

在太子犯法的问题上,商鞅没有遵循“刑不上大夫,礼不上庶人”的儒家惯例。而是直面权威,坚持天子犯法与庶人同罪,坚持向后来的秦惠文、王索忏悔。最后,秦孝公的哥哥和王子公孙嘉的老师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为了维护法治的权威,商鞅面对太子的嫉妒和儿子的献身的行为,也为商鞅在秦孝公死后无依无靠而死埋下了伏笔。

生而法之,死而法之,是商鞅最伟大的地方!这种要求法治而不是人治的变法的深层基础,也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可以使人死而法不废。当我们回首2400年前的风风雨雨,至少要承认商鞅是秦朝的烈士。从秦朝开始,郡县制融入中国这片土地两千年,足够我们统一受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87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