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霸气一战!两万残军打败瓦剌十万大军,于谦是如何做到的

世界上最深的湖2022-09-24  22

明朝最霸气一战!两万残军打败瓦剌十万大军,于谦是如何做到的

明朝历史上有过这样一场战争,几乎把整个明朝都灭了。皇帝不仅被俘,还损失了20万大军。残存的2万余人打败了瓦拉的10万大军,这就是明代北京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两万明残军是如何打败十万瓦拉凶军的?

1449年,朱祁镇,明英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在太监王镇的怂恿下,计划效仿明朝皇帝朱迪,讨伐瓦拉。两天之内,朱祁镇集结了20万明军,带着他的小太监们踏上了北伐之路。朱祁镇根本没有战斗经验,更别说王镇这个太监了。这两个人的结合真的很让人担心。

朱祁镇的军务指挥权移交给了王镇,而他本人则喜欢在工作日出行。由于朱祁镇不顾反对匆忙派兵,军队还没走多远,食物供应就不足了。在他们到达大同之前,许多士兵饿死了。

不管太监怎么吩咐,在王镇的指挥下,所有派出去的将领都被打败了。明军屡败屡战,遍地的尸体和恶劣的天气让士兵们士气大减。军中所有的大臣都建议朱祁镇停止前进,但朱祁镇听从了太监王镇的建议,继续前进。

瓦拉引诱明军进入北方大漠,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草原徘徊,却毫无收获。朱祁镇不甘心,只好带着部队回京。但是在回北京的路上,发生了一些事情。回京的路会经过王镇的家乡,但王镇怕士兵践踏地里的庄稼,只好将二十万大军改道,改变回京的路线,这样不仅耽误了时间,还会遇到一直不见踪影的瓦拉军。

当明军行进到穆图堡附近时,凶猛的瓦拉军突然出现,小小的穆图堡开始了两军血战。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士兵死伤惨重,20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太监王镇也死在了将军范仲淹的手里。明英宗也被俘虏为俘虏,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的变化给明朝带来了严重的危机。皇帝被俘,亲征失败的消息迅速传到京城。朝中大臣,城中百姓,无不人心惶惶,明朝顷刻一片混乱,京城的大官富豪也是如此。

499年8月18日,慈禧太后命令皇帝的同父异母兄弟朱祁钰国王登基,为皇帝赢得皇位。瓦拉军士气高涨,首领首先率领十万瓦拉军进攻明朝首都。朱祁钰立即召集朝臣讨论作战计划。

在这个关键时刻,以徐宥箴为首的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南京,但遭到了陈迅、于谦和知望的反对。于谦等人主张以保卫首都为天下之根本,并告诉太后迁都是多么的厉害。于谦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临危受命,授权明朝总督于谦随意调遣明朝所有军马。

面对如此危急的形势,于谦等人立即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杀官党,怒老百姓。导致土木保之变的罪魁祸首于谦,抢走了王镇的家业,既消灭了官党的嚣张气焰,又初步稳定了朝廷。推荐人才,部署军队,并释放大同副将石亨,他在土木堡之战中被击败,出狱。于谦认为,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重选将领后,北京和边区的禁卫全部换人,一场巨大的人事变动改革来临。

积极配合的朱祁钰将于谦的命令逐字逐句下达到各地,并迅速调集地方部队弥补京空的不足。土木堡战役崩溃后,首都只剩下一些守备部队。于谦火速调动京豫部队、沿海日军、江北、北京运粮的官军、浙江兵进京,使首都兵力从两万人增加到二十二万余人。

此外,于谦将传统的三营改为十团营,使其更适合防御作战。没过几天,于谦就把通州的几百万袋粮食全部运到北京收储,大大鼓舞了士气,稳定了民心。于谦还下令官兵预支半年工资,在法庭上上下欢呼。

然后于谦亲自率领22万大军,准备在城外与瓦拉军正面交锋。他提前来到九门,城门紧闭,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谁能想到一个书生敢用如此疯狂的战术?将军们钦佩他的谦虚,哀叹他的勇敢。

不仅如此,于谦还下达了更加果敢的军令。如果明军将领不顾己方兵力撤退,直接被当场击毙。然而,这些士兵可能会被后面的队伍直接杀死,而不管他们自己是否逃脱。这样的命令直接联系着士兵和将军的命运。大家都知道于谦是个铁面无私的人,这样的命令谁也不敢不听。正因为如此,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

此外,于谦还动员全城军民做好饥荒准备,团结民众抵御外敌。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于谦还命令首都周围各县和山西、河北等地的人民拿起武器,视情况打击瓦拉军,切断他们的后路。

449年10月1日,瓦拉军俘虏朱祁镇,举旗南下,进攻居庸关,试图从首都正面吸引明军。这时,瓦拉首领也率领三万大军进攻紫荆关。10月9日,在一个投降的太监的帮助下,紫金关被抢先攻占。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石亨提出退入城内的建议,关闭九个城门,依靠城池坚守。于谦认为瓦拉军兴盛,若示弱,会使瓦拉军更加猖狂。他主张决战攻城的战略,在北京九门外布置22万兵力,向德胜门辐射重兵,形成以城为营、以战为守、援军出动、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在北京城下与瓦拉军决一死战。

10月11日,瓦拉军逼近京都,先将兵力部署在西直门以西,于谦派兵迎敌。入夜,于谦派兵夜袭,令敌军疲惫不堪。10月12日,先是主力在西直门摆开阵势,带着朱祁镇到德胜门外的土城,让于谦和石亨亲自出迎,明目张胆地索要金箔数万。

一是想通过这种小手段活捉明军之主,迫使明军双手奉城。于谦怎么可能被忽悠?他识破了叶仙的阴谋,粉碎了他的妄想。当晚,两支明军主动出击,斩杀数百名瓦拉兵,乘胜返回,军力大振。

10月13日,瓦拉军冒雨进攻德胜门,于谦命令石亨将军率军早早埋伏在城外的民房里,然后派几个骑兵假装战败来引诱瓦拉军。他还率领轻骑兵追击明军。大军进入埋伏后,于谦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反击。面对明军的炮火,前后夹击,敌人很快被击溃,叶仙的弟弟也被击毙,这对叶仙和瓦拉军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10月14日,瓦拉军改变方向再次进攻。张义门将军王靖、吴兴,攻打张义门的瓦拉军。他们并肩作战,打败了第一前锋。瓦军见势不妙,准备撤退。但就在这个时候,数百名骑马的太监冲了出来,试图借机大败敌人,在皇帝面前邀功,但这种行为也把自己的军队搞乱了。瓦军抓住机会反击。明军追到德胜门,将军吴兴却被瓦拉军乱箭射死,明军大败。

城门里的百姓听说敌人进攻,在极其危急的时刻爬上城墙和房顶,搬石头砸瓦拉军。敌军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瞬间愣住了。人民一直坚持到于谦的援军到来,击退了瓦拉军的反击,瓦拉军仓惶而逃。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于谦绝对是北京保卫战胜利的最大功臣,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卓越的指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骄不躁,临危不惧。自始至终,于谦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果断冷静,赏罚分明。因此,北京保卫战的成功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保卫战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击溃了十万瓦拉大军的侵略军,并且先杀了瓦拉军的首领。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加强了首都部队的战斗力,也促进了边防的建设,于是许多要塞和重要城镇被收复,明朝的统治进一步加强。同时,保卫战的胜利也延长了明朝的寿命。

本以为会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被瓦拉放回去的明英宗朱祁镇却在官员和副官们的支持下发动了夺门之变。457年正月,朱祁镇复辟,被废黜的朱祁钰继位,而立下汗马功劳的于谦,在石亨、徐宥箴等政治家的污蔑下,被明英宗朱祁镇所杀。

于谦被杀,大家都很惋惜。一代圣贤就这样死去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75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