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字画,竟是古代猫奴图鉴?

古诗字画,竟是古代猫奴图鉴?,第1张

古诗字画,竟是古代猫奴图鉴

古诗词、古书、古歌、古画,一直是我们后人窥探历史一角的依据。我们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北宋的繁华,从柳永的《望海潮胜东南》中可以一窥杭州的奢华,我们也从白居易和元稹的诗中感叹过“每次去邮亭都先下马,绕墙找你的诗”的真挚友情。然而,仍然有许多古代作品和文物用来记录古代人民生活的兴趣。今天我们就靠这些宝贝来看看古人对猫有多痴迷。

如果从苏东坡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开朗的“吃货”,走到哪里都吃,那么看陆游的诗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到这个人是一个“猫奴”的事实。陆游传世的诗词有9000多首,其中写给猫的不下20首。

陆游收录在教材《十一月四日的一场风雨》里,其实有两首。众所周知的“夜卧听风雨,铁马冰川入睡”其实是第二种。第一个是“风卷江湖雨暗庄,四山声作浪转”。小溪里的柴火又软又暖,我就不跟狸出去了。“外面雨下得很大,但是柴火和身上的毛毡很暖和,我和我的猫都不想出去。外面风雨交加,里面却很惬意,可见陆游对猫的喜爱。陆游养猫的初衷虽然是想做一个藏书家,但被鼠患困扰,于是养猫灭鼠。没想到猫大有作为,很快就征服了陆游,陆游甚至写了一首题为“鼠屡败吾书,我得貉奴杀鼠数日空为赋”的诗。没有人上菜的时候是甜的,但是一只狸愿意陪着他。有一只猫一起学习就别提有多开心了。

在古代,养猫也是很讲究的。那时候不叫买猫,叫“雇猫”。想把猫带回家,需要准备彩礼。你要根据“收猫契约”选择一个吉日,请上帝见证,这样你就可以拿着聘礼把猫接走了。在古代,有些人甚至写下“香毛静”,给不同颜色的猫取不同的名字。将佛经与猫相比较,也能体会到伯乐相马的优雅。

从古至今,猫都是很有杀伤力的“萌物”。从普通百姓到帝王将相,都沉迷于这种可爱,尤其是在明朝。明朝皇帝喜欢猫,明朝唐玄宗朱瞻基也喜欢猫。他的很多画风靡全球,主角都是可爱的猫。

但说到爱猫的皇帝,嘉靖皇帝是数一数二的。景帝在历史上也很有名。他二十五年不上法庭,这是史无前例的。直到万历皇帝拒绝上朝四十年,才破了他的纪录。嘉吉皇帝疏于国事,却对一个地方情有独钟,那就是猫室。景帝的猫不仅待遇好,还“编”。公猫取名为小厮,母猫取名为丫头。

他最喜欢的猫名叫霜眉,因为这只猫“略带青色,但眼睛明亮干净”。嘉靖皇帝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身带着霜眉,可谓风度翩翩。霜梅死后,嘉靖皇帝甚至命大臣为其写悼词。礼部侍郎魏源写的悼词,被称为嘉靖帝大喜,直接升任大员、清词宰相。葬有霜眉的棺材是纯金打造的,连埋葬地址都是嘉靖皇帝选定的,并为其立碑。猫的坟墓被命名为“龙的坟墓”。

按照古人爱猫的程度,也许故宫里的御猫“爸爸”是哪只宠物猫的后代?

原始语句

以上内容均为佩森家园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以上所有内容。更多精彩,尽在佩森之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73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