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忠军李伟
来源:“文史知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原文发表于1987年第7期《文史知识》。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但黄河是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河流,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穿越西北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到达下游时地势平坦,流速减缓,导致河底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每到汛期洪水频发。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大改道26次,平均三年决口两次,百年大改道一次。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为防治黄河洪水和开发水利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黄河治理专家。
先秦时期的黄河治理
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民族部落已经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阶段。当时,人们普遍生活在河流阶地上,尤其是在河流交汇处。近水而居,有利于生产生活,但也经常受到洪水的危害。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人们创造了原始的防洪工程。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共工和鲧都在曾治渡水,而大禹治水是最著名的。据说共工是炎帝的后代。共工居住的公地在河南辉县一带,地处金梦以下的开阔河段,容易遭受水灾。当时共工治水的方法是“堵江扎水库。”(《国语下》)传说共工家治水很有经验。“共工家是以海军命名的,因为它在水中的纪律。”(《左传·召公十七年》)旧合作化的方法,“驱水”,是用来治水的。(《国虞鲁豫商》)因治水多年未果,鲧被舜所杀。舜又命鲧之子禹治水。
于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努力探索治水的新方法。于的治水方法可称之为“疏法”,即“高高低低,疏河导滞。”(郭玉夏)就是疏通主河道,把溢出河床的洪水引入海中。就这样,禹治好了洪水。古人盛赞禹,曰:“洪水滔天,禹打下大地。”(诗、颂、长毛)余灿堪称古代治水英雄的代表。
汉画像石《大禹治水》(局部)
春秋时期黄河开始筑堤,战国时期开始连贯堤防。治河技术从疏浚到筑堤是一个进步。战国时期的筑堤专家曾说:“丹(在也叫丹)治水比禹好。”(《孟子·告子》)
汉代治理黄河
黄河汉代崩岸次数增多,尤其是西汉中后期和东汉初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对主航道的开发和整治不当造成的。黄河以含沙量高而闻名。"数目是一个石水和六桶泥浆."(《汉书·苟伟记》)没有筑堤的时候,洪水泛滥,泥沙散落两岸。由于春秋时期筑堤,黄河被限制在河两岸的堤防内,泥沙淤积在河道内,逐渐抬高下游河道。经过300多年的积淀,在西汉时期成为地上河流。
汉武帝第三年(公元前132年)五月,黄河在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淹没了16个县。当时派出十万民工堵决口未果,导致连续二十三年洪水泛滥。汉武帝丰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决心堵住破口,派数万人,亲自到破口视察。下面的官员奉命从将军那里搬柴草下来参加堵口。经过士卒的英勇奋战,终于堵住了缺口。
建国三年(11),黄河再次决口,改山东利津,泛滥近六十年。永平十二年(69),东汉朝廷决定派王景治理河道。
王静,本名钟通,山东即墨人。学识渊博,擅长水利工程。他与王武先后治理边渠和黄河。据《后汉书·王景传》记载,永平十二年夏,遣杀数十万人。王靖和王武首先修建了系统的黄河大堤,并在改道后固定了新的河道。整修了边渠,修建了边渠水门。使“河分河”,获得防洪、航运、稳定河道的效益。新河自今濮阳市起与旧路分开,经范县、东阿、滨海,直抵利津入海。这条河一直维持到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近千年没有大的改道。
宋元时期的黄河治理
北宋时期,黄河灾害大大超过前代,洪水泛滥,移民频繁。北宋都城开封位于黄河下游,水患与统治者的利益息息相关。朝廷非常重视治理黄河,河道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是我国治理黄河的重要发展时期。
当时除了在黄河两岸修筑长堤外,还在堤上修筑了龙牧、石堤等护岸工程,并大力推进围垦工作。“气功”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水工建筑物,既可用于护堤,又可用于封口。它的制作方法是以草绳、细枝、芦苇为原料,掺入沙砾,用巨大的竹绳交叉,称为“心绳”,然后卷起来绑起来。直径从一米到三四米不等,长度在百米左右。它被放置在堤防的危险处,取名“堤”。《宋史·河曲志》中有详细的记载。
北宋李青八年(1048年),黄河在尚湖(今河南濮阳东北)决口,改道北上,经内黄、大明、静海,在天津入海,称为“北流”。嘉祐七年(1062年),黄河在大明五堤(今河南省南乐县西)再次决口。向东引水,经冠县,至乐陵入海,称为“东流”。直到北宋灭亡,黄河始终是由北向东变的。
在李青时期的黄河截流工程中,出了一位水利专家,名叫高朝,是一位普通的河道工作者。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孟茜碧潭》卷十一《官政》中记载了“高超的龙门三步法”:
清历年间,河定北都(大明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南)与胡做生意,久未受阻。第三师副师长郭亲自去了。哪里堵河,哪里竖河闭河,中间闭河,就叫“关龙门”,一切成就都是在这里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龙门一关,长六十步。水利工程熟练者献计,说身体太长,人力压不动,到不了水底,所以河水不停地流,绳子多。今天六十步分为三段,每段二十步,中间用缆绳连接。从第一节开始,等到它到达底部,然后按第二节和第三节。老工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以前主要讨论,但他不听晁的。......河水确实变得更糟了,郤诜坐下来。用卒超计,尚虎定夺。
自金朝以来,黄河下游长期没有固定的河道,金朝的局面延续到元初。郑源四年(1344年),黄河在白茆口(今山东曹县)决口,六月,北破金堤。泛滥七年,危害极大。元顺帝任命贾鲁为京师太守。贾鲁(1297—1353),字友衡,河东(今山西)高平人。贾鲁沿河跋涉千里,勘察地形,绘制沿河地形图。提出了治理河道的两个策略:一是修建北堤,控制横崩;二是同时疏通交通,守住河东,从而重回老路。十一年(1351年)四月,按照贾鲁第二次治河方针,动员军民十七万进行治河。贾鲁采取了“疏、疏、堵”并举的方法。首先,他疏浚了黄河的主河道,然后修复了大堤。最后是下一步堵住决口,把河水拉回老路。9月7日,27艘装满石头的大船在决口处向上游排列,同时下沉,封闭了泛滥了7年的决口,形成了固定的黄河河道,史称“贾鲁河”。
今日贾鲁河
明清时期的黄河治理
元明清时期,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为了南粮北运,元代开凿了连接山东黄、魏的济州河、会同河,初步打通了南北大运河。到了明朝,基本上做完就完事了。清朝初期,为了避开黄河的危险,在苏北挖了一条新的运河。但由于大运河与黄河下游中途相交,黄河会泛滥,交通要道中断,北京马上会受到缺粮的威胁。所以元明清治理黄河的目的首先是保护水运。
明代治理黄河的专家很多,最著名的是潘继勋。潘继勋(1521-1595),浙江婺城(今湖州吴兴区)人。他曾四次担任总理,在河流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两河简介》、《河防一览》。潘继勋通过观察自然,提出了“筑堤治水,以水攻沙”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根据河底冲刷原理,在黄河下游两岸修筑坚固的堤防,防止河水改道,使水量集中,流速加快,泥沙送入海中,减少泥沙淤积。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加深河道,并取得很大的效果。“以水攻沙”需要坚固的堤防。潘继勋总结了前人的意见,采取了多种堤防综合整治河道的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堤防建设和维护方法。他把堤分为四种:鬼火堤、月堤、远堤、格堤。为了加强堤防的维护,潘继勋还制定了“四防”(日防、夜防、风防、雨防)、“两防”(官防、民防)和植柳、植苇、下堤等严密的堤防保护制度。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潘继勋的措施仅局限于黄河下游,泥沙来源的中游并未得到治理。因此,仅靠水束攻沙的措施无法将大量泥沙输送到大海,部分泥沙还淤积在下游河道中。所以潘继勋治黄还是治标不治本。
清朝基本维持了明朝后期的河道。清代专家黄晨继承和发展了潘继勋的理论。黄晨(1637-1688),字天一,浙江秀水(今嘉兴)、钱塘(今杭州)人。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后,协助当时的河长金夫治理黄河,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在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技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以金夫的名义编辑的《河流防御声明》和《河流治理战略》的作者。黄晨主张“分流”与“合流”相结合。他说:“当郑和遭遇非正常上涨时,就要扼杀它的潜力。如果在和平时期封锁,会造成崩溃,更要逆流而行。合并是常策,分势是偶然。”至于具体的方法,黄晨采取的是在洪水来临时,在窄浅河道的危险地段筑坝减水,或者挖一条导流河将多余的水分流,然后在下游河道较宽、流速较慢的地方导流到主河道,以保证有足够的水冲沙。黄晨还发明了“量水法”,即“量地移水”的方法。方法是“先量闸门的宽和窄,一秒钟算出流量的几何,累积到一昼夜的流量,就可以统计出来了。”(《东华录》卷十六)这种方法相当于现行的测量流量和流速的方法,在水利工程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黄晨观察到,黄河的泥沙是从中游带过来的,治河的人往往把力气用在下游,也就是运河流过的地方。虽然它可以暂时保证运河的安全,但它不能永远治愈这条河。他提出了黄淮上中下游综合规划治理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治河理论的一大进步。
1986年,人民统治黄河40年。建国后,党和政府花了几百亿治理黄河,安澜泛滥了40年。目前,黄河水利用率全国第一,黄河从过去三年两次决口受损的河变成了造福于民的河。
编辑:项羽
回顾:水手
中国历史学会官方订阅号
中国历史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