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9年,苏轼遭遇了一生中最严重的挫折,即“乌台诗案”。身为湖州官员的他被紧急抓捕回京,甚至有人放出话来说他罪该万死!
有趣的是,整个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向不团结的御史们联合起来,都叫嚣着要杀苏轼;
而更有互相敌视的人联合起来,决心要让苏轼活下去。
更有意思的是,苏轼本人与想杀他的审查人员合作,想把所有“救”他的人都拖下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轼早年不检点的“嘴皮子功夫”,才是“乌台诗案”的真正导火索。
说起“乌台诗案”,就不得不提它的始作俑者,一个名叫“丁力”的人,早年与苏轼有着深仇大恨。
作为王安石的学生和支持者,从地方官升任谏官,却被御史弹劾,说他在地方任职时,生母邱之死不思孝道,可见其品行之恶劣。
这就是不孝,问题太严重了。朝廷专门颁布诏书鉴定真伪,但得出的结论是如被帝国弹劾。丁力从不去服丧。所以我请丁力解释这一点。
事实上,这不能怪丁力。
秋的家只是一个妾室,生下孩子不久就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赶出家门。按照当时的习俗,只有被子女称为母亲的才是正妻。因此,虽然长大后怀疑秋是他的生母,但他不能确定。他的父亲有这么多的妃子,每死一个都要服丧三年。他怎么可能当官?
于是在邱死后,以父亲年事已高,需要赡养为由辞职,以避免承认生母。事实上,他变得孝顺了。
但由于丁力是王安石推荐的,反对变法的人以此事为突破口,大肆宣传丁力的“不孝”事迹,真正目的是攻击王安石。
苏轼是嘲讽丁力最多的一个人,但他没有目的,就是看着乐子不太大,就干脆“高抬贵手”了。
苏轼不仅带着大批文人赞颂朱寿昌,歌颂他的辞官,周游列国,只为寻找失散50年的生母,还在诗中刻意提及吴起和郑庄公的典故。吴起在母亲生病时没有回家,死后也没有参加葬礼,因此被曾子逐出儒门。郑庄公发誓和她母亲“再也不见她”。这两种不孝行为,明显是在影射对生母丁的不孝。
作为当时的名人,苏轼的影响力不小,使得不明真相的儒生纷纷批判丁力,没过多久就被贬京。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是如此巧合,丁力被转移到京都几年后,他还担任最高官员在御史台。
可想而知丁力有多讨厌苏轼。巧的是,苏轼刚刚被调到湖州,按照惯例,他需要给皇帝一份奏单,以说明他的到来,而丁力抓到的正是这封“感谢湖州表”的信。
其实这封信没什么问题,只是措辞不是很严谨,是用丁力的话解读的。有这样一句话:
“陛下自知其愚不及时,难以跟上新来者;老了就不惹事了,还是牧养小百姓吧。”
苏轼只是谦虚,说自己思想比较愚钝,跟不上新党的步伐,但自己没有惹事,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地方官。你的安排,皇帝,非常合理。
然而,丁力并没有这样解释。他说苏轼是个怪胎。雷电雨露,是你的善良。你苏轼竟敢指责英明的神武皇帝?
这就是书生的“怨念”,也就是“不忠”,事情就严重了。
丁力心想,你苏轼不是写过诗骂过我吗?除了这首《湖州谢》,丁力还翻出了苏轼近几年在地方任职时写的所有诗词,找到了大量所谓“污蔑”新法的证据。
因此,丁力等人要求宋神宗逮捕苏轼,理由是他们攻击国家大事,心怀怨恨。逮捕他的不是正常的长官,而是审查院的台湾官员。
这里的事情很正常,但后续的调查却让整个审查机构兴奋不已。好像前面已经铺好了一条绿云之路,谁也没想到事情的后续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必须谈谈调查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北宋的妙议制度是“乌台诗案”扩大的根源
徐队长事先得知苏轼被俘的消息,紧急派人到南京寻找苏辙。苏辙立即派人通知苏轼做好前期准备。他们都知道苏轼和丁力之间的矛盾,但他们没有想到最终会发生在苏轼身上。
按照正常流程,应该有两三天的缓冲时间,让苏轼交接公务,安抚家人,收拾行囊,然后找个马车跟他走。这是北宋优待儒官的方式,需要照顾文人的面子。
但御史台的人都是快马如飞,故意当众把苏轼拖出官邸,“拉太守如赶狗赶鸡”,这显然是丁力授意的,就是为了让苏轼当众出丑,为当年报仇。
按照正常的发展,丁力能对苏轼造成的真正伤害也就止于此了。
不得不说,“乌台诗案”自始至终都没有特别严重。很多资料里说苏轼因为这个差点死掉,其实是一种错觉。这里有几个原因。
既然这个事件是由“写作”引起的,那么如果一个有学者背景的学者仅仅因为写了几篇文章和几首诗就被定罪,必然会引起大家的自我恐惧。
谁没写过几首诗?就科举而言,文人都写过诗,王安石本人也没少写批判时弊的文章。如果开了苏轼的先例,无论支持政改的新党还是反对政改的旧党,都以此为由互相攻击,谁能保证他不会落得苏丽珂式的下场?
虽然御史们叫嚣着“杀苏轼以谢天下”,但这只是弹劾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时常用的口号,弹劾宰相也常常呼吁打打杀杀。听起来像是杀人,其实只是说说而已。皇上真该听听。写信的人不会写,圣旨就得在衙门里拒收。
宋昭帝很会“挑唆不同意见”。虽然王安石等新法得势,但也有不少人在法庭上反对新法。既然苏轼反对新法,那就是“异论”的一端。杀了苏轼,意味着旧党彻底失势。支持变法的新党不用再和旧党打交道了,而是专心对付天皇本人。
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谁看不懂这个东西?连苏轼自己都没有想法,更别说御史台里的御史了。不然他也不会坦白承认这么幸福的时光,还不断牵连其他人。
苏轼在为自己寻找盟友的同时,也在寻找相对有威望、有地位的人,如为他出谋划策的徐之妻,为他“照顾生活、决定政策”的韩琦之侄,与王安石交好的司马光,士林中有名望的学者黄庭坚,旧党中坚李昌、孙珏,掌管国家财政大权的老臣张等..苏轼承认自己接近了这一点。
如果苏轼被杀不认罪,最后也是无可奈何。但是苏轼突然合作,这么多重量级人物的介入,让整个御史台瞬间沸腾了!
不得不说当时精彩的御史台及其精彩的管理风格。
宋朝的御史台主官,名义上也是御史,但从来不给任何人。真正掌权的是丁力,他手下的御史,高度独立,根本不听长官的话,有时甚至弹劾上司。
北宋为了遏制权力,御史由御史、御史、翰林推荐,宰相不能干预。宰相一旦被御史弹劾,就要避位,相应的权力也要收回。最后,不是审查官被北京撤职,就是总理从北京下台。
虽然弹劾总理的建议遭到声讨,但会赢得学者的声誉。在北京待几年,必然会被召回京城重用。所以御史台是读书人成为读书人,提升希望,提升自己的捷径。
审查官的工作也有奇妙的规定,就是上任100天之内,必须有弹劾奏章,其他人必须每月弹劾一次,也就是“月课”,否则就是撤职或罚款,也就是“辱台钱”。
那么,苏轼一下子牵连了那么多重要人物,审查人员怎么可能不激动呢?更何况是丁力得罪了苏轼,在经院中的骂名也是在丁力背后。御史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弹劾张、、司马光等重臣。获得一个直名。当然,团结一心也是难得的。
所以苏轼等待着他的释放,审查者等待着他的名声,而宋神宗等待着那些反对惩罚苏轼的人给出一个理由。
所以,当王安石说“一个神圣的王朝惩罚名人是不合适的”的时候,整个事情就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最终苏轼只是被贬为特殊化,受他牵连的人大多只是罚了点钱。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徐、王恭、刺史、苏轼的弟弟苏辙受到的处罚略重一些。
然而,王诜因对公主不好和泄露秘密而遭到报复。作为苏轼的弟弟,苏辙按照当时的惯例应该是辞职的,所以他说愿意接受官职来赎罪,不过是说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