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历史上的今天·7月23日·九江保卫战之姑塘侧袭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7月23日·九江保卫战之姑塘侧袭,第1张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7月23日·九江保卫战之姑塘侧袭

1938年7月23日零时,日军田波支队在古塘登陆。

来源:维基百科

1938年7月23日零时20分,在20多艘军舰和100多艘摩托艇的配合下,日军哈塔特支队和伪军在海空火力掩护下,在古塘附近的中国陆军第11预备师正面登陆。该师苦战,击沉日军摩托艇10余艘。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日军成功登陆。中国军队第128师奉命增援,但不战而败,退守九江和幸子。24日拂晓,登陆的日军继续增兵西进。中国军队以第8军对进攻西部的日军进行了反击。到25日上午,第8军阵地被日军攻破。

来源:百度百科

然后“九江历史上的今天,七月四日,湖口失陷与川军八百壮士”这一章之前继续讲述武汉会战南浔会战的故事。

武汉会战有十一次(日本称之为会战),其中六次发生在九江。第一次马朗战役从6月22日开始,到7月4日湖口陷落结束。本系列的三篇文章介绍了这一运动。

湖口被攻占后,九江保卫战随即打响。但日军未能立即进攻九江,延误了近二十天。这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马岗之战虽然挺顺利,但连续进攻十多天的田波支队也很累,需要一个休息和补充的过程。二、马岗截流工程也有一定效果(见《历史上的今天,6月24日,马岗截流工程》)。虽然仅仅两天时间马岗炮台就被攻破,耗资如此之大的截流工程也很快被炸开,但这些沉船,尤其是大量埋设的水雷,也给日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过去不使用小型摩托艇。再次,湖口失陷后,河水突然暴涨,给逆流进攻的日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日军航拍长江地区(新港、江州地区)涨水图片来源:Criticalpast.com

石仔,九江之战始于1938年7月9日,始于日军横扫九江,大规模轰炸国军阵地。7月19日日军正式进攻命令下达,中日双方都很清楚,主攻点选在哪里。

可行的地方只有两个:九江市或者古塘镇。虽然湖边广阔,但登陆地点必须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适合登陆轻重武器。其实可供选择的地方并不多。以翱翔的江湖水为例,从滩涂上岸只会陷入泥沼,

当然最好是从九江市区落地。打下城池,就能挺进武汉。但是九江城不好打。河面上有大量地雷,守军有建筑防御,对岸的小池口也在国军手中。只有侧翼从鄱阳湖西侧的古塘镇登陆,延误了登陆时间。

了解日军的人都应该知道,侧翼包抄是他们的最佳战术。侧翼被攻破,九江城根本就守不住。以国民党军队的德行,必然是大溃败。事实上,的确如此。国民党防知道日军要进攻古塘吗?当然可以。你准备好了吗?当然不是。

比如冈村宁次来源:维基百科

日本的准备极其充分。6月下旬,在马岗战役中,日军参谋长任命冈村宁次为第11军军长。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后来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在冈村宁次打退堂鼓,因为他是中国问题专家。1926年,作为日本军事顾问,帮助指挥军阀孙的军队在九江和南昌抗击北伐军。

据说,在此期间,冈村宁次获得了一张5万英镑的中国中部军事地图,并带回日本。日军在这次武汉会战中使用的军用地图,大部分都是这张地图的复制品。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冈村宁次可能带回了地图。但日军在侵华之前,派出了大量伪装成商人的间谍,买通了无数汉奸,完成了对中国各地区的测绘。日军的地图比中国自己的要详细准确得多。对了,日本人还在这么干。

7月11日,冈村宁次将第11军的指挥所移至湖口的石钟山,并指挥了对九江城的进攻。第二兵团司令张发奎镇守九江。11年前,张发奎率领北伐军第四军在九江歼灭孙主力,可以说是打败了。这一次,结果是相反的。

7月中旬以后,水雷被清除,日本军舰开到九江城附近。飞机轰炸,炮声隆隆,好像要攻打主城和小池口。22日午夜,布放彭泽湖口的田波支队趁着黑夜和风雨,进入鄱阳湖鞋山附近。23日零时20分,在海空火力的掩护下,坡田分队开始在古塘附近的尹家湖登陆。

九江战役日军进攻图是作者制作的。

尹家湖是一个凹港,离九行星公路只有五英里,那里是预11师防守的地方。这个防御区正好是11师和90师的交界处。两支部队不属于同一个部队,所以没有相互支援。银湖可以说是九江防线的一个漏洞。是不是很奇怪?这并不奇怪,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早期,汉奸无处不在。日本飞机轰炸时,总有中国汉奸冒着生命危险在地面指挥。日军对中国军队的部署了如指掌。

那天晚上,暴风雨来了。一个月前,坡田支队攻打马岗,也是在半夜,当时下着大雨。很明显,国民党军队还是没脑子。直到摩托艇冲到岸边它才发现,它冲向了战场。结果可想而知。黎明时分,日军滩头阵地稳步扩大,在舰炮和飞机掩护下,守军撤退了。

张发奎70军128师奉命前往增援。援军在公路上被敌机轰炸,很难接近。二十八师是凤凰之子湘军,典型的杂牌军,武器装备差,难以反击。11师的残部都跑了,这场守卫古塘的战斗愈演愈烈。

田波支队和106师在古塘登陆,联合进攻九江城。来源:重庆图书馆

国民党的部队,哪怕是自己的王牌,从头到尾都有一个特点:非常具有防御性。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防守,部分能与解放军1: 1战。重拳出击是常事。如果撤退,一定会全军覆没。士兵跑得比普通人快。归根结底还是意志和信念的问题。在莱芜战役中,王感叹“只有五万头猪,共军三天抓不到”。真的不是骗人的。国军崩了,猪猡低人一等,会沿途抢人。

加油一般打了两天,蒲田支队的阵地越来越大,106师也在古塘登陆,张发奎不得不下令撤退。畏敌不战而退的70军128师,战后撤销,师长顾被蒋介石撤职查办。

下图是那场战斗最有代表性的照片。正如你所看到的,照片左边远处是鄱阳湖上的鞋山。一群日军在湖边的沙滩上拖着一门大炮,很像75毫米野战炮。湖里有船在靠近。

日军在古塘登陆。来源:山人

顾唐失守,守军被抄了回来,九江想守也守不住了。九江城攻防战的故事,下回再讲。

预告:九江保卫战还有两段,其中80多年前的战斗视频你肯定没看过,挺震撼的。另外,7月24日将上映7月10日的故事(之前24日的周敦颐的故事已经在10日上映了),一个从未被讲述过的感人故事,敬请期待。

《九江的历史今天》是一系列介绍当地历史的短文。每篇短文选取同一天或同一个月内发生的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事件,并配以相关照片、新闻图片、文学书籍等影像资料,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适当的评述。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资料不全,必然有错误和选择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55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