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大佬在华为:网络专家出身斯坦福物理系,还有人“工作跟读博差不多”

皇考2022-09-23  33

竞赛大佬在华为:网络专家出身斯坦福物理系,还有人“工作跟读博差不多”

近年来,华为招募“天才少年”的做法赢得了声誉。

但实际上,说到前沿人才,有一批竞赛带头人已经扎根基层,开始了基础研发。

斯坦福大学的应用物理学博士,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得主,居然在菊花厂架设网络,听起来有点离谱。

不缺光学博士,敲代码的,成为数据库团队的一员...

这有多胖?是不是华为实验室里的“清北”和“常春藤”都不够看,还得另想办法“滚”?

还是华为对外说“重视基础研究”,实际上是在“拧”高材生?

我们与华为的技术专家面对面,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很好的交谈。

“我从来没有学过互联网。你喜欢吗?”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这个名字,你会发现他早在中学时就“拜师学神”:全能选手,海淀区中考第一名,第40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

在加入华为数据通信研究部门之前,他一路在物理领域学习,2018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博士学位。

因为他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与电池有关,而他当初离开校园,原本打算在国内行业找个职位继续电池研究。其中有1份简历已投入华为相关研究岗位。

在与华为的接触中,数据通信研究院率先递出了橄榄枝:

“我们也有数学和物理建模的需要,但我们做的是网络。你喜不喜欢?”

关的第一反应是,“那我没学过互联网。你喜欢吗?”

事实上,尽管关有着非常硬核的履历,但这确实不是一句谦虚的话。在网络计算机领域,他当时几乎是一块“白板”:面试的时候连TCP都听不懂。

不过面试官说问题不严重。加入华为后,关意识到,对于他这种跨学科背景的科研人才,研究部门看重的不是某项具体技能,而是基础学科背景带来的思维方式。

在企业搞科研算“拧”吗?

另一方面,虽然华为在面试阶段就表现出了积极沟通的诚意,但在入职前,关还是和外界一样对企业科研心存疑虑:

为了追求效率,企业的科研项目都是短期的吗?在“短、平、快”的节奏中,是否会忽略自己的研究能力,工作变得“拧巴”?

带着几分担忧,关很快对此事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在数据中心联网时,在大规模推出功能之前,有必要验证方案。这时候就需要先对原方案做一个小范围的抽象。

这个抽象很精致。一方面,我们需要使用统计方法来找出原始大规模方法的统计特征。

另一方面,关的“武功”派上了用场:利用数学和物理建模,把大规模的方案抽象成简单的模型,以便在两三台机器上验证。

也就是说,虽然是围绕网络的方法研究,但问题本身并不是单纯的网络/计算机问题。在整个研究推进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做的更多的是从小的角度抽象出一个大的问题,找出更本质、更有代表性的解释

经过这一战,关意识到,在他们中间,不仅计算机领域的人才可以发挥作用,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人员也有很大的话语权和研究空。

而事实上,在关的实验室里,十几个人拥有中学时代的一切。一些学生主修光学,而另一些学生来自数学/统计学背景...

所以日常的工作模式其实是这样的:在数据中心这样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大家站在不同专业领域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而不是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研究方法,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在跨学科领域相互碰撞

在慢慢掌握了“方向感”之后,物理学专业的关现在是数据中心流量建模和算法方面的专家。

“工作和读博没有太大区别。”

与关不同,清华毕业生王江更早就向往这个行业:硕士毕业后,他加入了华为的数据库团队。

这其中也有一些巧合:

当时计算机系统研究出身的王江已经瞄准了数据库,但实际上同时接触的并不是华为一家。可以说跟哪家公司谈的最多,那就是华为——正常面试流程+私下沟通,来回谈了五六轮。

最终,王江决定选择华为。一方面,他觉得华为给的定位最符合预期。另一方面,他不能说这与他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尊重无关。

说起来,王江也是一个“竞赛大王”。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时,他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获得一等奖。

这次竞赛经历对他的影响很深:信息安全竞赛其实是项目驱动的竞赛。也就是说,你要提出一个想法,围绕这个想法进行实验和研究,最后提炼出创新成果。这个过程和做科研、发表论文很像。

所以,王江在是否读博的问题上没有犹豫。

只不过在职场四年后,这种犹豫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觉得和我读博时的期望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于王江来说,他在华为做数据库研发的时候,还是可以把它当做研究课题来解决问题的。而且由于与产品一线的接触和沟通更加紧密,每一次具体问题的突破背后,往往都有更多值得挑战的东西。

而当他静下心来,朝着具体的研究目标迈进的时候,成果也在四年里逐渐落实。华为开源关系数据库openGauss的背后是王江团队的贡献。

王江领导了数据库功能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如轻量级事务管理器、高精度时钟、就地更新引擎和远程容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OpenGauss在2020年才正式开源,但华为在自研数据库方面的技术积累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

也正是这一点,深深吸引着王江:“把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方向做深做透,是系统方向研究者应该做的一件事。”

科研只是“锦上添花”?

事实上,关和王江曾经的犹豫,正是外界普遍质疑企业科研的投影。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科研往往被认为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毕竟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短期可见的利润比只能出现在更长时间维度上的技术进步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所以在宽松的环境下,研究部门就成了企业炫耀技术实力的招牌。然而,一旦风声收紧,作为“成本部门”,很多工业实验室就成了首当其冲被“优化”的对象。

就连一向被誉为Meta“金字招牌”的FAIR,在收入的压力下也难免被打散重组。

但至少现在,生活在华为“象牙塔”里的人似乎没有那么焦虑了。

在关看来,虽然这几年华为面临了很大的外部压力,但他在内部感受到的震撼其实远不如外部:“我们感受不到这种变化,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遮风挡雨。”

一方面,产品供应的压力更多由一线产品团队承担,而这些在前方“争食”的“军团”一直在给后方的科研部门以正反馈——长期科研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被产品部门视为竞争中最有利的“弹药”。

另一方面,华为并没有因为外部变化而减少在RD的投资:

2019年,华为研发投入1317亿元,占全年营收的15.3%。

2020年,华为RD投资1418.93亿元,同比增长7.8%。

2021年,华为RD投资再次创新高,达到1427亿元,占全年营收的22.4%。

即使在逆风中,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正式启动,不仅向外界发出信号,也为向内的RD人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曾说过:

“我们现在对未来的所有想象可能都是保守的。只有大胆提出假设,大胆提出愿景,敢于打破现有的理论和技术瓶颈,才能大踏步前进。”

事实上,科研对于企业来说从来都不只是锦上添花。从科学假设到真正的商业创新,虽然难免任重道远,但经过努力寻找,能够收获的果实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华为的5G技术就是一个例子。

“兵马未动,科研先行”。顶尖人才当然希望有这样的乐土,但真正的挑战往往是:有多少企业能真正坚持下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55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