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推崇的大政治家,20岁才发奋读书,身居高位却买不起京房

会车是什么意思2022-09-23  18

毛主席推崇的大政治家,20岁才发奋读书,身居高位却买不起京房

毛泽东读了姚崇卷后,写了一段批语:“姚崇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唯物主义者,有十条简单明了的政治纲领,古今少有。”尽管如此,姚崇还是有坑害同僚的劣迹,并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被革职。

姚崇,三朝宰相兼兵部尚书,与方、杜如晦、宋景并称“唐四圣”。然而,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智慧并非与生俱来。史书上说,他年轻时“以用鹰猎兽为乐”。说得好听点,他生性洒脱。其实他可能和刘邦一样游手好闲,无知无识。

直到他20岁那年,一位长辈教育他“做一个王佐,永远不要自暴自弃”,对他来说就像是一次醍醐灌顶的经历,他才开始努力学习去参加科举考试。

1966年,在武则天的巅峰时期,46岁的姚崇逐渐被提拔为下官大夫。我简单说一下武则天时期的官职制度。隋至宋,用三省六部,即中书省(大致相当于办公厅)、门下省(大致相当于政研室)、尚书省(大致相当于国务院)。尚书省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门各司其职。武则天将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夏官阆中为兵部下司局长,相当于局级。从古至今,46岁到这种程度并不突出。

但就在这一年,契丹入侵唐朝边境,朝廷军务繁忙。但姚崇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升任夏关侍郎,又升任副部长,两年后出任丞相。这两年可以说是蹄疾步稳,登顶。

然而,对于感激他的武则天,姚崇仍能坚持原则,即使她得罪了男宠。那时候,武则天的张易之,男宠,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他想把长安大德寺的10个和尚转移到定州自己的寺里。和尚到空就没了北京户口,自然要写举报信。姚崇不给张易之面子,结果被逐出北京。

第二年,姚崇去北京出差,正好赶上张謇发动神龙政变,他还参与了罢黜昔日旧主武则天,复辟李中宪。当官员们在庆祝的时候,姚崇在哭泣。

张建志痛骂他说:“今天是不是该哭了?我怕你要大祸临头了!”姚崇说即使被判有罪他也愿意。不得不说,姚崇是一个能坚持原则,懂得感恩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武则天对他很好,但作为唐力的臣子,在恢复唐力江山、维护基本制度这样的大事面前,他绝对不含糊。武则天倒台后,落魄不倒,从个人感情的角度流露对恩人的真情,是做人的应有之义。

李旦在唐睿宗时期,太平公主处于鼎盛时期。姚崇和宋静秘密邀请太平公主迁居东都洛阳,使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的权力斗争由暗转明,他被贬到地方任刺史。可以预见,这样的官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治理一方。

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太平公主集团。有一次,李隆基去新丰调查研究。当时姚崇担任隔壁通州刺史,被李隆基秘密召见。姚崇敬行程300英里,到达后与李隆基畅谈天下大事,但仍在侃侃侃侃而谈,孜孜不倦。

李隆基欣赏他的观点,并打算让他重新担任首相。没想到,姚崇突然向他提出一个条件,说如果陛下能同意他的十条建议,他就同意就职。这是毛泽东非常欣赏的十条意见。

1.武侯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统治天下,能否实行仁政;

2.青海的边境不再被反复的灾难所困扰。你能停止觊觎副业吗?

3.是否可以对心爱亲信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4.能不能不让太监参政;

5.房租之外的大臣或大臣的礼物可以不收吗?

6.亲属是否不能被任命担任公职;

7.能否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貌对待大臣;

8.能否允许大臣们“批评尺度,触犯禁忌”;

9.可以禁止修建佛寺吗?

10.能否接受王莽等汉朝乱世的经验教训,禁止外戚垄断。

这十条意见,短短200多字,击中了法院的要害,可谓字字珠玑。唐玄宗当即表示“我能行”,从而奠定了“新世纪盛世”的基础。

姚崇到北京后,做了三年宰相。在这三年中,他主张改革要兴利除弊,重点在两个方面。

一是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制衡和约束皇权,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

二、全力动员全员灭蝗救灾,努力维护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和安宁的社会环境。

当时山东发生了严重的蝗灾。由于意识有限,百姓只崇拜,不敢杀生。大多数官员也反对以自然灾害和仁政为由对抗天空。姚崇多次发表重要的理论文章,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甚至以家中100多人的生命保障,力劝唐玄宗下令全民灭蝗。在姚崇唯物主义的坚持下,蝗虫的危害大大降低。虽然蝗灾连年,但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饥荒。

但是,姚崇也有阴暗面。

例如,他与张有宿怨。有一天,他从朝鲜退役后,故意落在最后。唐玄宗质问他的时候,他说脚疼,但是疼的不是脚,因为张说他偷偷进出齐国的皇宫,心里很担心。因此,张说他被逐出北京。刘幽秋、钟绍景等参与杀害太平公主的功臣,也被姚崇算计降职。

比如唐玄宗准备去东都洛阳考察时,祠堂突然倒塌,礼仪劝他取消行程。已被免职的姚崇说,祠堂是近300年前秦朝修建的宫殿。崩溃是正常的,但需要修复,和行程无关。这件事,一方面可以再次证明姚崇的唯物主义,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姚崇有些谄媚。

瑕疵掩盖不了弱点。可想而知,身居高位的姚崇,坚持的是“不为廉,为贪而闭门”。因为没有灰色收入,他连北京市区的房子都买不起,长期住在京郊。他生病的时候,唐玄宗强迫他搬到四方亭。

他因保护下属而被解雇。下属因受贿罪被判死刑,姚崇极力营救。唐玄宗虽然很爱我的下属,但对姚崇不满,在姚崇几次辞职后同意罢免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36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