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多反感贪腐?洪武15年一口气砍了三万多贪官,没人敢当官
明太祖朱元璋向来对腐败最为反感。一旦他知道谁犯了这样的错误,等待他们的就是人头落地。
朱元璋独特到什么程度?就连连城墙上的砖都要求各级官员和负责人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要刻负责人的名字?因为这样我们就知道哪块砖该对哪些人负责。一旦哪块砖腐烂开裂,这些责任人就要遭殃了。
为了挽救他们的生命,官员们想尽一切办法使砖坚固耐用。这种被称为“管事出工名”的责任制,就是为了防止官员搞“豆腐渣”工程。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下达的这道命令,历经百年的明城墙依然坚不可摧。
现在要去南京明城墙旧址看看,还是要被当时的工程震撼一下。
除了以上一条,为了惩治腐败,明太祖也没少砍贪官的头。
纪录片《中国通史》提到“腐败”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发生在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的“空玺案”———
“洪武十五年空玺案涉及的1300多名官员全部被处理。三年后,户部官员食腐案被查实,三万多人被判死刑,上至约六名侍郎,下至地方官。”
朱元璋的惩罚几乎把朝廷的官员都消灭了空。然而,腐败是无法根除的。只是朱元璋在位时,在整治贪官污吏方面成绩显著。
那“空印章案”呢?这是震惊四人的明初“四大案件”之一。除“空印章案”外,其他三个案件分别是:蓝宇案、胡案、案。
空印章案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空盖章就是提前在文件上盖章,需要的时候再填写具体内容。当时,这个案子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
朱元璋认为官员可以利用空白文书行骗,所以使用盖了官印空白文书的人,由于涉及人数众多,应该严惩。
朱元璋可谓是将“有错必有贪”的原则贯彻到底的皇帝。
控贪关系到皇帝的决心。如果他决心努力,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把事情做得太糟糕的后果,最终还是要由皇帝自己来承担。崇祯皇帝也是非常痛恨腐败的,但是说到底,他身边没有一个官员,只剩下他一个人。
不仅“空印案”和粮腐案,城墙朱元璋也管了。
在南京明城墙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官员的名字。当初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地方偷工减料。最多是把十一楼负责人的名字刻在一面墙上。如果坏了,找上面的负责人。
有了这个制度,谁还敢偷工减料?这也是几个世纪以来,明城墙依然完好无损的一大原因。
那么为什么明太祖朱元璋那么讨厌“贪”字呢?
这也和“以史为鉴”有关。元末的腐败让他有了足够的警惕。同时,朱元璋也是来自底层,同情苦难和被压迫的人民,更痛恨官员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