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办“千叟宴”,请3056位老寿星进宫用膳,为何回家后老人接连离世

乾隆办“千叟宴”,请3056位老寿星进宫用膳,为何回家后老人接连离世,第1张

乾隆办“千叟宴”,请3056位老寿星进宫用膳,为何回家后老人接连离世

公元1796年,清朝结束了长达60年的盛世,嘉庆登基,一场长达9年的白莲教起义在正月初七正式爆发。但就在起义爆发的前三天,紫禁城里歌舞升平,没有一丝紧张的气氛。

宁宫内廷张灯结彩,数千名60岁以上的白发老人正三拜九叩,向86岁的乾隆欢呼万岁。场面很壮观。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这么多老人聚集在一起。其中既有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也有来自底层农耕的农民。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千人宴,竟然成了很多老年人的死亡威胁宴。宴会结束后,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生病死了,这让乾隆很没面子。

为什么一场好的酒席能让那么多老人死去?宴会上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

龙即位后,清朝人口从1亿多猛增至3亿多。随着总人口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于是产生了为满清统治者举办“千宴”的想法。

从康熙晚年到嘉庆元年,清廷共举行了四千次宴会,每次都邀请上千名老人赴宴,尤其是嘉庆元年的这次宴会最为隆重。

796年,甘龙决定将王位让给他的儿子颜勇。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清廷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举办了这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上共有3056人就座,5000人受邀观看。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豪华的皇家晚宴。

千方百计的宴会不仅仅是晚宴,一系列精心准备的礼物也是宴会的一大看点。为了显示朝廷尊老的风范,乾隆特意为每位老人挑选了贵重的礼物,其中不少达到了国家一级文物的水平。

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甘龙希望这些老人在这里沐浴了他们的恩典后,回家后将皇帝的恩惠传播到帝国的每个角落。

然而事与愿违,很多参加千家宴的老人回国后就去世了。为了搞清楚千家宴被称为杀生宴的原因,乾隆派了很多人去调查。

经过调查得知,由于当时交通落后,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没有高铁和汽车这些工具,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赶到北京,这对身体是极大的破坏。

同时,老人们到了北京还要学习各种礼仪。据史料记载,每一位参加宴会的老人都要站在寒风中,等很久才能入席。那是正月初四,北京天寒地冻。在没有暖气的室外,老人的身体自然受不了。

看饮食,大部分都是肉和鱼,刺激了吃惯了便餐的老人的肠胃,周围也有很多警卫。气氛很紧张,多重原因加起来让老人们的身体终于崩溃。

也许甘龙没有想到,他好心举办的千人宴害死了这么多老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13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