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过四个男人,颠覆一个王朝,最后下落成谜

耳提面命2022-09-23  21

跟过四个男人,颠覆一个王朝,最后下落成谜

当吴三桂从吴氏家族的人口中得知京城的最新发展时,他傻眼了。

原来,李自成的军队入侵北京,除了收殓崇祯皇帝的尸体,还做了另一件事:拷掠官员。

这叫掠夺,其实是勒索。

李自成不敢为难百姓,就把矛头指向了京城那些富可敌国的官员。军队进城后,农民挨家挨户搜查这些贪官的家财,把他们抓起来,吊起来打死,榨取他们最后的“剩余价值”。

吴三桂一大家子都被困在里面。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农民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至于江南有名的宠妃陈圆圆,自从落入农民军之手,就被农民军二号人物刘宗敏据为己有。她的生死不明。

被称为“大明最后的希望”的吴三桂,在听说爱父美妾被农民军羞辱后,彻底失去了理智。他出降多尔衮,与清兵会师,一起清剿李自成。

最终,凭借这段“怒冠美人”的恋情,吴三桂被判终身监禁,陈圆圆也成为历史上“红颜祸水”的典型。

01

其实吴三桂的功过与陈圆圆无关。

陈圆圆,本名邢范芬,生于天启四年(1623),明末常州武进县牛奔镇人。由于她小时候父母双亡,她被滞留在姑姑家。她随叔父改姓陈,取名陈圆圆。

舅舅家住在苏州桃花坞,这里是古代达官贵人的理想居所,也是“明思家”向往的世外桃源,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早年的陈圆圆精通琴棋书画,为日后在江南成名奠定了基础。

后来陈圆圆的舅舅家道中落,她在黄金岁月里成了风尘女子。她凭借独特的技艺,迅速成为“秦淮八公”之一,成为江南王公贵族的女神。

▲陈圆圆。来源:电视剧截图

尽管陈圆圆名气不小,但像她这样一个甘愿坠入红尘的女人,从开始“为民爱艺”起,就完全违背了道德准则。衰老之后,等待她的一定是白居易《以致最后把自己嫁给了一个商人》中琵琶女的悲剧命运。

得知前途黯淡,陈圆圆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就开始提前寻找如意郎君。

从古至今,名妓身边总是不缺才华横溢的作词人。这些人虽然大多有科举背景,但和“忍其名,改其声”的柳永一样放荡不羁。陈圆圆很快在人群中找到了合适的目标。

此人是“明末四子”之一。

世人认识他,大多是从他与“秦淮蒲甘”另一名妓董小宛的“露水夫妻”关系。其实在茂翔遇到董小宛之前,第一个让他倾心的女人是陈圆圆。

除了擅长填词和作诗之外,茂祥在晚明文坛领袖董其昌眼中是一个可以与初唐王波相提并论的文人新秀。

可见茂翔和陈圆圆都是才子佳人。

但是,当时的环境不允许他们两个非常相爱。相遇之后,他们注定要分道扬镳。

崇祯十五年(1642年),深爱后宫的田贵妃病逝。一直靠女儿做权贵的外戚宏恬,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想出了一个招徕家乡美女入宫的办法。

田贵妃是标准的江南美人,母亲吴生前是扬州的一名歌手。田贵妃生来就有妈妈的真传,多才多艺,善读书,尤其擅长音准和节奏。宏恬寻找的“江南美人”就是这个标准。首先,民间选妾活动在江浙一带兴起。

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陈圆圆自然早早就进入了宏恬的候选名单。宏恬在苏州城下与猫香订婚后不久,就抢走了陈圆圆,带着其他美女去了北京。

此时明朝面临内忧外患,崇祯皇帝无暇考虑田贵妃的“替身”。

宏恬没有放弃。经过一番训练,陈圆圆等美女成为了天府的专属歌手。

02

明朝末年,形势突变。为了夺取山河,各方都在做最后的努力。

作为“防守”方,崇祯皇帝否决了迁都南京的计划。这意味着他必须被调回仍在山海关执勤的“关宁铁骑”。

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正是年少成名的吴三桂。

▲吴三桂。来源:电视剧截图

多亏了军方和朝廷的青睐,吴的门下瞬间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

乱世,军事力量远比君主力量更有价值。当然,宏恬不能错过这个生意。趁着吴三桂在北京,他赶紧命人摆了酒席,热情地邀请这位“英雄”在府中设宴。

正常的宴会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了打动吴三桂,在这次宴会上,宏恬几乎把他从江南掠回来的美女都见了一遍,并请对方笑纳。

面对一群浓妆艳抹的美人,吴三桂的心都没正眼瞧过。但人群中也有不一样的风景。“一个化淡妆的人,最先听到的是所有的美好,充满了亲情和美好”...

吴三桂的素颜美人是陈圆圆。

根据陆慈云的《袁媛传》记载,吴三桂见到美女的第一反应是“神思恍惚”。

于是,吴三桂要求宏恬嫁给陈圆圆。宏恬二话没说就把陈圆圆嫁给了吴三桂,还送了一大笔嫁妆。

就这样,陈圆圆进入了吴三桂府。

俗话说“做英雄的小妾,不如做普通的妻子。”对于错过奇遇的陈圆圆来说,嫁入五福无疑是更好的归宿。

但现在是乱世,这种组合其实是把她推向了另一个深渊。

不久,由于战事繁忙,吴三桂抛下妃子,回到山海关整顿兵马。

吴三桂走了,大明的末日就要到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会师大同、傅玄(今河北张家口),数日后到达居庸关。

崇祯皇帝紧急下令吴三桂出去救援。

山海关离京城600多里,居庸关离北京只有100多里。在吴三桂收到信息之前,北京已经一片混乱。

最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李自成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

▲李自成。来源:电视剧截图

起义之初,李自成曾定下“迎王,不纳粮”的规矩。所以在军队经费捉襟见肘的时候,他只能把矛头指向明帝国的甲虫。从进京第十天开始,农民军就对北京的贵族和富家展开了突袭。

前政权的所有荣誉和亲属都被投入监狱,并受到农民军的强制征税。

对于那些弄虚作假、少缴税款或漏缴税款的前明官员,农民军一点也不客气,统统打死。当你付了足够的钱,你就会被释放。

吴三桂离京前,家人全部被崇祯皇帝扣为人质。所以李自成一到,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成了农民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自成威逼吴襄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要他带兵投降,以成就天下大业。面对明朝无法复兴的事实,吴三桂内心挣扎,但又不得不接受。于是,双方就停战进入了谈判阶段。

随着谈判的进展和各方信息的搜集,吴三桂得到了一个令他热血沸腾的消息:李自成的“结义兄弟”刘宗敏占领了陈圆圆。

据刘坚《庭讯》记载,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君子不保妇人,焉能见人?”然后为此与清军联合击败李自成,率领清军攻下京师。他非常生气,以至于把吴三桂的卖国行为归咎于《屈》中陈圆圆的红颜祸水。

但对于“怒冠为美人”这种文学修辞,史学界历来众说纷纭。一般人都认为,像吴三桂这样的地位和出身,绝不会因为一个歌手不顾自己的荣誉,不顾父母,不顾家人几十条命,就要去刘宗敏造反。在史诗《山海关》中,顾对吴三桂开关陈圆圆只字未提,只说“沈京大震,全国大势已去,元帅已降,之名为”。

可见乱世,陈圆圆不过是个替吴三桂背黑锅的穷女人。

03

吴三桂进京后,陈圆圆也被追回。后来吴三桂为清军作战,从卑微的将军,成为云南的“平西王”。

有了吴三桂的“名利双收”,陈圆圆已经回归平凡。

▲陈圆圆晚年肖像。

在史书里,她就像今天的“过去的明星”,鲜有消息。就算有,也是小道消息,真假难辨,以至于直到今天,历史学家还在争论陈圆圆的归属问题。

据《沈嘉宫廷大事年谱》记载,吴三桂占领云南后,陈圆圆到达云南,成为当时的国王。

吴三桂陈圆圆入朝前,曾三妹和刘先后聘辽东女子张为妻。张虽然相貌平平,嫉妒心强,史书上说“三桂特别怕”,但他却生下了吴三桂的宝贝儿子吴。就凭你们母子,就算不受宠,地位也远远比不上陈圆圆。

或许是因为妻子的担心,吴三桂在镇守山海关时,不敢带着陈圆圆一起走,导致后者在李自成进京后被刘宗敏俘虏。

但不管怎么说,生性风流的吴三桂绝不满足于只有一个老婆。

当他到达云南时,他的地位很高。除了将前朝皇帝李咏的五华山宫扩建成宫殿之外,他最大的“成就是”他甚至长年纳妾。

继李福进、边福进之后,吴三桂在云南期间,从吴中买了40多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女子,回到府中没日没夜地玩、唱。

除此之外,高安还致力于赐予吴三桂更多“四面观音”“八面观音”等妖娆娇宠的妃子。

这些美丽的嫔妃大多来自敦促崇祯皇帝“南迁”的礼部侍郎李明瑞。

据《文婷录》的作者刘简说,明明死后,李明瑞成了前明遗民,不得不终生卖淫。刘健的父亲在李家见过这些歌手,她们都是美女。如果李明瑞没有衰老,他们不会收集吴三桂府。

吴三桂成为云南王的那一年,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陈圆圆35岁。比起新纳福的“四面观音”“八面观音”,难免让人弃旧失色。

更何况陈圆圆自入吴三桂府以来,与他的“小三”张矛盾重重。随着新嫔妃的争宠,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不再有“白月光”的形象,逐渐被遗忘和边缘化。

或许正因如此,史料中有记载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云南城破之时,陈圆圆“望秋水,合掌,念佛名,跃入荷塘”。在陈圆圆去世的昆明,留下了袁媛出家、安福花园、邢飞墓等许多历史遗迹。

清史专家李治廷认为,陈圆圆在吴三桂时期确实有出家的迹象。史料中有道光年间(1820-1850)一位江南人“游滇”的记载,他在游览三圣寺时,偶然发现了陈圆圆七世孙发剑修的记载。修说,吴三桂阴谋造反的时候,陈圆圆曾经劝过他,没有成功。他以美貌凋零为由离开皇宫,只身前往鸿觉寺玉林在主人座下剃度,取法名“无声”,谥号于缇。

但关于陈圆圆的最终结局,除了“沉入荷塘”、“出家”之外,还有“头痛死”、“战败后与家人上吊”等其他说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陈圆圆并不脆弱。她年轻的时候被掠夺到北京,辗转于各种有钱有势的家庭,不仅仅是因为她与生俱来的美貌,更是因为她能在重大变故之前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最好的判断和选择。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陈圆圆被李自成和刘宗敏洗劫一空,还能全身而退。

▲李自成和刘宗敏。来源:电视剧截图

当大顺政权消灭了30多个吴国家族,打算杀掉陈圆圆的时候,她以自己特有的勇气威胁李自成:“听说吴将军已经裹着铠甲回家了。作为妾,我复活了老师。今日杀妾有何可惜?我怕陛下死了不好!”同时,她还为李自成制定了一个攻略:“对君王而言,宜养妾以缚其心;我说他不打了,我就报答你的恩情。”

即使中间有历史虚构,有自保谎言,但依然掩盖不了陈圆圆不屈的气质。

所以,当平西王吴三桂兵败云南时,陈圆圆极有可能不会选择与吴富同归于尽。至于陈圆圆的灵魂最终归属何处,各种说法并存,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

04

2010年,一则关于陈圆圆葬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马家村狮子山绣球上的新闻引起全国关注。

多年来,虽然关于陈圆圆的“归”没有定论,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他死后葬在昆明。为什么马家村人敢说陈圆圆的墓在他们家门口?

闻讯赶来的滕、、等一批专门研究吴三桂和清史的专家,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全面调查。

在现场,专家们看到了一座清代的古墓,上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故吴门聂墓为第一位”。

▲疑似陈圆圆墓的墓碑。来源:网络

吴聂氏,从字面上讲就是苏州的聂氏。乍一看,这只是一座普通的清朝古墓,且不说与陈圆圆无关,更与吴三桂这个关键人物无关。

但研究人员不这么认为。

陈圆圆6岁前姓邢,后来跟着叔叔改姓陈。两个姓氏都有一只耳朵,而且是左右,刚好够组成一对。也就是简化字“聂”。

更重要的是,“爽”字还可以写成“爽”,繁体字的写法可以看成“贾”、“贾”,即所谓“喜上加喜”,可以引申为“花好月圆”,也就是“袁媛”的意思。

另外,“座”的重要性来源于古代的王侯将相,座有“大”的意思,表明墓主人生前至少是位高权重的女性。在清朝和明朝,外国妻子一般都有明确的头衔,如漂亮,愉快,和平。“一席”的尊称只能说明墓主人既不是阿明王朝的人,也不是阿清王朝的人。

明清之际,敢自称皇帝的只有李自成、张、吴三桂。

马家村所有村民都姓吴,除了墓里埋的人是吴三桂的妃子陈圆圆,似乎没有更合理的解释。

那么,马家村的村民知道祖先的“秘事”吗?

对此,马家村村民表示,宗族采用“秘传”的制度来传承吴祖的这段历史,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延续至今。吴秘传传至第十代吴永鹏。据吴永鹏说,吴三桂反清时,陈圆圆多次试图劝阻,都没有成功,只好和古佛住在一处。直到吴三桂迁居湖南,才在胡、等人的要求下随军东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一生反复无常的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病逝。同年10月,陈圆圆带着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骑回到昆明,吴三桂奉命前来守灵。

在他逗留昆明期间,吴三桂的“大周”政权形势急转直下。为了避免吴三桂的遗体突然出事,陈圆圆策划了一个“夜郎计划”,亲赴湖南与等人商议如何妥善保管吴三桂的遗体,如何保全吴氏宗族的“根”。

当时大周的主要将领有胡、吴、夏国祥、和王绪。他们都是前朝平西王手下最忠心的将领,都赞同陈圆圆的提议,打算让吴三桂的孙子、吴的长子来湘参加葬礼。然而,吴世璠的岳父郭庄试图保住自己的权力,阻止吴世璠离开云南。

无奈之下,马宝只能护送陈圆圆一行离开衡阳,返回昆明,迁移吴三桂的灵柩,带着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骑在这里隐姓埋名,安安静静地生活。

后来,为了转移清廷的注意力,马宝主动出庭,被逮捕并处死。而马家村的吴氏则全部改姓为马。首先,他们感谢对吴的巨大贡献,其次,他们更容易保持匿名和继承他们的血液。

从康熙到嘉庆的一百二十年间,清廷从未放弃追查吴后裔的下落。嘉庆以后,猎吴风波逐渐平息。改姓马的吴氏宗亲,已恢复原姓,认祖归宗。

在吴子孙的指引下,专家们先后在发现了义官墓和一座疑似吴三桂墓的古墓。

据专家推断,疑似“吴三桂墓”的墓碑竖立于雍正元年(1723年)。碑文难以辨认,但可以依稀辨认出是“之墓,85岁的吴曾受皇帝拥戴”。

吴傅说是吴三桂的名字。但吴三桂死时67岁,似乎与碑文不符。而且吴三桂以背叛清朝为己任。即使他的“叛国”行为可以被美化,他也绝不会用“被皇帝支持”这种说法。专家质疑吴后人认定的“祖宗”。

《吴秘传》吴永鹏,气定神闲。他指出,“被皇帝拥戴过一次”并不意味着吴三桂第一次被明朝或清朝拥戴。被皇上恩宠可以引申为“被皇上恩宠”,而一次是指第一次,合起来就是“第一次被皇上恩宠”。除了开国皇帝谁有这样的规格?

对于专家指出的年龄问题,吴永鹏表示,这是外界不知道吴三桂去世的具体时间造成的。秘史资料中,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墓碑上的“八十五岁”其实是“今天是八月十五日”的意思。但根据史料,吴三桂死于八月十八日,问题是吴三桂死的时候“并没有秘密发丧”。只有吴世璠得到通知,消息传到昆明后就传开了。

经过多次论证和研究,第一批清史专家赶到现场,做出了统一的结论:吴三桂死后,陈圆圆护送吴姓宗族在贵州马家村定居,他们将在这里繁衍生息,直至灭亡。

显然,这种说法并不能说服所有的清史研究者。

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风云。刘风云是史学界公认的研究三藩和吴三桂的权威。她指出,专家不要过于相信所谓的吴后裔“口述史”。根据现有的官方记载,吴应骑是吴三桂的侄子。无论他在当地产生了多少后代,似乎都不能算是吴三桂的“根”。同理,墓碑上写着“吴门聂氏”,也不宜贸然确定为“苏州陈圆圆”。

历史是扑朔迷离的,它时刻提醒后人在阅读和研究历史时,不要轻易下结论。

名妓陈圆圆的灵魂归属何处,表面上是历史的花边,实际上是寻求历史真相的隐喻:未来会有人提出新的观点,就像贵州马家村的村民。然而,历史是在一次次的质疑和辨析之后才逐渐接近真相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07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