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左齐:半生独臂 一生许国

开国将军左齐:半生独臂 一生许国,第1张

开国将军左齐:半生独臂 一生许国

摘要:左奇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27岁的左奇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右臂中弹。三天后,他被送到后方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白求恩救了他的命,但他失去了右臂。他始终没有失去斗志,很快就学会了左手持枪,于是在战斗中骑马持枪。南泥湾垦荒时,他用一只胳膊被评为模范,受到毛泽东的表扬。晚年,他练就了一手高超的左手书法。1955年,左奇被授予少将军衔,共和国十大独臂将军之一。

击中恶魔,失去右臂。

毛主席有一篇纪念白求恩的著名文章。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于1938年来到中国,奔赴前线救治八路军伤员。据石家庄白求恩纪念馆记载,在他救治的八路军伤员中,当时八路军359旅717团参谋长左奇的地位最高。

1938年11月16日,第717团奉命在河北蔚县明铺村附近伏击日军。冬天的太行山,寒风刺骨,部队埋伏了两天。敌人来之前,战友们冻得饥肠辘辘,连身体虚弱的战士也冻死了。但敌人肯定会来,因为八路军已经包围了涞源县,那里敌人不多。再过几天,他们弹药就用完了,蔚县的日军肯定会来增援。我军埋伏在通往涞源的涞莱路上,等待敌人上钩。

果然,第三天,我军发现35辆满载日军士兵和军火物资的汽车从蔚县开来。汽车进入我军伏击圈,父亲指挥部队向敌人猛烈开火。地雷爆炸,汽车起火,敌人死伤。但日军迅速组织反击。激战中,我们的重机枪突然不响了,父亲赶紧跳进机枪位帮忙排2。排除故障后,他用枪自杀了。不幸的是,他的右臂中弹了。但他无视伤口,继续指挥战斗。当他发现一个鬼子掉转车头,沿着他平时走的路逃跑时,他立即命令二连堵住敌人的退路。

父亲说他不记得他是如何被抬离地面的。醒来时,他已经躺在老百姓家里,右臂上紧紧绑着止血带。团长刘转连正在紧张地组织部队转移。父亲醒来后,俯下身告诉他,战斗已经胜利结束。歼敌运输旅数百个,击毁敌车35辆,缴获大量装备物资。在抗战初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让人激动!

之后大部队快速行动,担架队把伤员抬到了山西灵丘。因为白天不敢走大路,晚上看不见手指,担架队迷路了。三天时间到达359旅司令部所在地灵丘县下石畈村。因为父亲几天没怎么吃没怎么喝,失血过多,此时已经奄奄一息。

准将·王镇和白求恩一直在焦急地等待伤员。白求恩立即检查了父亲的伤势,看了看右臂上的伤口,生气了。原来是因为止血带绑的太紧太久,右臂血液完全不流通,整个右臂都发黑坏死了。

白求恩叹了口气,摇摇头,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准将·王镇进来了,俯下身子对他父亲说:“我不能保住我的胳膊。我不得不截肢来挽救我的生命。严傅生同志不打仗,不干活,什么都能干?”(颜是717团政委,负伤后也成了独臂人。)父亲看着既是哥哥又是团长的准将·王镇,无奈地点了点头。

白求恩连夜给父亲的右肩关节做了手术。一只胳膊没了,但他父亲的命保住了。父亲回忆说,手术后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从麻醉中醒来,看到头顶悬着的灯笼刺眼,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我想举起我的右臂,但是我感觉不到。再看,我的右臂不见了。那时候伤口天天疼,晚上睡不着。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流着泪想,我还不到27岁。我以后要怎么生活和战斗?能留在部队吗?父亲在日记中写道:“每晚闻炕上鸡鸣。”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他期待着鸡叫。

一个月后,父亲被调到359旅后方医院所在的灵丘县赫哲村。父亲说当时那里很忙,很多战友都在那里养伤。战争结束后,军队的领导会来看望你,还有缴获的罐头、奶粉、糖等。都是稀世之物。

父亲在伤势痊愈前就开始学习用左手写字。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小米土豆粥,山西人极富营养,使我渐渐康复。我会永远记住赫哲族村人民的深情厚谊!”“每天看着战友们温暖的来信,兄弟般的爱温暖着我,让我感到莫大的鼓舞,眼睛都亮了。疼痛减轻后,我学会了用左手写字。残疾?不,我决心做一个残疾人!”

日记在炕枕上。大家都来看他的时候,日记又变成了留言簿。

准将·王镇在上面写道:勇敢的左奇同志,向你致以诚挚的慰问和热烈的布尔什维克向你致敬!祝你身体健康!

1940年1月,左奇(左)和王镇在延安绥德。

第九旅参谋长郭鹏、政治部主任袁仁元、第718团团长陈宗耀也来看望父亲,并送上他们三人的合影和联名写的一首诗:

朋友们,朋友们,

你为你的国家失去了一只手,

这是你们历史的荣耀和不朽!

同志们,同志们,

别难过,别难过,

坚持抗战到底,

幸福很快就来了!

冬天慢慢过去,1939年的春天来了,父亲的伤口渐渐愈合。他在日记中写道:

透过阳光板,

我看到了蓝天空和层层高山,

唤起同志们的记忆...

但是他们还有黑豆干粮?

他们在哪座山脊上杀了敌人?

我的同志们一定很想我,

在小炕上,我的心和千千万万的战友系在一起。

大地穿着雪白的衣服,

美丽的白人母亲,

请不要难过,

你又加了一个胳膊骨折的男孩,

小炕上,大家挤在一起——

写一份决议...写一份战斗总结...

害羞的左手,

你又装腔作势了!

我告诉你,

你和“好兄弟”在一起,

经过20多年的不公正,

今天,“右哥”去了,

你应该负全责。

你的主人,我姓左,

“左弟”,不要再像个孩子了。

这是父亲自己对自己的宽慰、倾诉、安慰和鼓励。在诙谐幽默的话语中,流淌着坚强乐观勇敢的革命情操。从此,父亲渐渐学会了用左手生活,写字,用枪,骑马。他还指挥部队冲锋陷阵,为征服世界而战!几十年过去了,他用左手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书法。

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镜头下的左奇

当时,359旅有3名指挥员因战伤失去右臂:717团政委严、717团参谋长、719团1营教导员彭青云。准将·王镇开玩笑地称他们为“我们的头号人物”!

彭青云、严和他的父亲三位战友,是亲兄弟。1979年,三个人在一起,我给他们拍了一张照片。父亲很高兴,也很动情,并为照片写了一首诗:

小革命为家,大事业在南方打。

在血腥的战场上杀死顽固的敌人,只用一只胳膊就把他杀死。

四十年后,很高兴见面,很幸运能聚在一起讨论四化。

革命再显丰功伟绩,老马唱晚霞。

南泥湾的故事

1941年到1944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和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在延安号召边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决生存的温饱问题,坚持抗战到底。35旅奉命在延安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种地。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把荒山变成了良田,上交了大量粮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改善了部队的生活,使我党我军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毛主席、朱总司令、贺龙老师多次到南泥湾视察,高度评价359旅为抗战作出的重大贡献。父亲的政委718团,因表现突出,被授予“文武双全团”的光荣称号。

相对于父亲一生打了无数的仗,南泥湾的生产并不是最艰苦最严峻的时期,却是他为父亲最骄傲的经历之一。“战斗生产,359旅是模范”,并作为718团政委,因领导农垦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带头作用受到毛主席的表扬。

一九四三年,毛主席在延安杨嘉玲召开的干部会议上说:“左奇同志是这个团的政治委员。他在战争中失去了手,在开荒拿不到锄头的时候,就在营里给战士们做饭,上山给他们吃,让战士们感动得无以言表。我们全党的干部都应该学习这两位同志的精神,和群众打成一片,克服一切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我们共产党人不要当官,要革命。”本文收录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三卷。毛泽东所说的“两个同志”,还有一个是359旅718团团长陈宗耀。

当时父亲给自己做了一个特别的短锄头,可以单手抡。这把锄头和他用过的扁担,曾在延安南泥湾生产展上展出过。

1944年6月,来自西北的中外记者到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是其中之一。他在延安拍了八路军的三个炮手。从左至右依次是八路军120师717团参谋长左奇、129师386旅副准将、120师717团团长刘转连。三挺机枪是日本重机枪,属于八路军缴获的战利品。1955年授衔时,左奇、陈再道、刘转连分别被授予共和国开国少将、上将、中将军衔。

1944年10月,359旅奉命组建南下支队,在江南开辟抗日根据地。行前,毛泽东请南支队的干部吃饭。席间,准将·王镇向毛泽东介绍了他的父亲,并说:“这就是你称赞的左奇同志。”毛泽东拉着父亲的左手说:“我很高兴第一次见到像你这样有名的人!”

是新疆的好地方。

1949年,第一野战军先后解放陕甘宁青四省,一路向西挺进。国民党守备总司令陶之岳和省主席包尔汉识时务,顾全大局,接受中共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分别于9月25日和26日率部通电迪化(今乌鲁木齐)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第一野战军奉中共中央军委之命,由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镇率第二兵团、第六兵团入疆。第一兵团领导机关于十一月到达迪化。第二军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于12月到达祖国西部边陲重镇喀什。当时父亲担任二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从那以后,父亲在新疆度过了近20年。

从小就经常听父母说起我进新疆时的艰难处境。当时大部队主要是徒步行军。干部战士不顾天寒地冻,一路露宿,翻山越岭,穿越沙漠,奋勇前进。

革命胜利了,部队进城了。考虑到他父亲的残疾,组织允许他留在Xi或兰州工作,但他父亲拒绝了。他义无反顾地留在了二军,一支以359旅为基础的老部队,和大家同甘共苦去了新疆喀什。1949年10月,解放后不久,我出生在Xi。满月刚过,母亲抱着我,冒着严寒和沿途被土匪袭击的危险,乘坐缴获的国民党军的破卡车,颠簸了两个多月,来到了喀什。

独臂,是父亲的身体特征。关于这个功能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1951年初秋的一天,南疆党委秘书长牛同志下乡调查减租反霸情况,在疏勒县塔孜洪乡召开贫雇农座谈会。会上,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气愤地说:“雅克西的共产党和解放军是(好的),但是一个排长来我家,对我不好。我准备了很多东西给他吃。他说谢谢,却不肯吃,这是看不起我。”当时当地老百姓把士兵统称为“排长”。牛齐一问老人这个人是谁。老人说,不,这个人只有一只胳膊。牛齐一意识到他说的可能是左奇。因为这个乡是南疆党委工作试点乡,党委领导同志经常来这里。当时,他的父亲担任南疆军区副政委,南疆党委副书记。

牛齐一回来后,和他父亲谈了这件事。父亲反复说:“我对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够,伤害了老人的感情。这是关系到群众的大事,我应该检讨。”第二天,父亲在牛的陪同下,拿着维吾尔族同胞爱吃的砖茶和方糖来到老人面前,向老人解释,并诚恳道歉。后来这件事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维吾尔族村民亲切地称他们的父亲为“伊玛目左奇阿吉”,老人成了我家的常客。

1955年,少将·左奇在喀什参加完授衔仪式后与群众亲切交谈。

有一首歌《我们新疆的好地方》,是我爸妈最喜欢的歌之一。新疆可以说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有太多关于父亲的回忆和感受。那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

作者左翎(解放军空军事指挥学院退休军医)

来源:《炎黄春秋》2020年第11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04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