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时代再“无”轿跑 SUV?

电动时代再“无”轿跑 SUV?,第1张

电动时代再“无”轿跑 SUV?

这是燃油汽车的另一个广受欢迎的细分市场。

电动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钢炮?和文章中的小钢炮市场一样,轿跑SUV也是小众市场,能赢话题,但永远赢不了销量。

上至近百万元的宝马X6、奔驰GLE轿跑,下至十几万元的哈弗F7x、传祺GS4轿跑,轿跑SUV的销量只有其对应普通SUV的10%甚至更低。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

第一个是途安X,主要是因为途安X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轿跑SUV。充其量就是把七座SUV的尾部微调一下,变成五座版。而是因为实用性,可以作为标准SUV来卖。所以Tuan X在轿跑SUV中不具有代表性。

第二个是哈弗F7x。这款轿跑SUV,造型协调性一直被诟病,主要是因为原来的哈弗F7已经进入了生命周期的末期,销量下降了很多,所以显得销量比较高,也不具有代表性。

第三个是链接05。官方不会说明LINK 05和LINK 01的关系,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多底盘共用部分。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产品定义策略,加上柯灵品牌本身的主导个性,柯灵05反而能成为柯灵品牌的主力之一。

第四个是蔚来EC6,与蔚来ES6相比,销量比例为72.6%。

而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一款高性能的电动汽车能否把燃油车时代卖不出去的coupe SUV变成主流车型?

燃油轿跑SUV为什么是“伪需求”?

燃油车时代,所有车型都划分了极其细致的类别。但过度的细分会让厂商在产品定义上变得僵化,进而用教条的产品点强行细分消费者需求。比如买轿跑SUV,图的是好看,个性,视觉运动带来的高性能心理暗示。

所以每当一个厂家生产轿跑SUV的时候,大部分都会被视为同级标准SUV的衍生产品。既然是衍生品,就意味着coupe SUV的用户来源只能从原厂标配SUV的池子里捞。这就决定了能够影响消费者选择轿跑SUV的是品牌的力量,而不是产品的力量。

轿跑SUV和标准SUV相比,在产品力上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实用性会因为后滑的造型而降低,价格大部分会变贵。所以coupe SUV考验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途观X的销量没有宝马X4大,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主流合资品牌直到现在都没有推出一款轿跑SUV。

一个看车标不看车的细分市场,注定很小,注定只有具备相应基因的品牌才能勉强做到。比如品牌力很强的德系奢侈品牌,比如自主品牌或者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个性运动的新势力品牌。

走通吃路线的主流品牌都希望用轿跑SUV产品本身打动消费者,大多事半功倍。车卖的好的时候,用这样的模式做品牌,提升形象,是可以接受的;当汽车卖得不好的时候,这类产品就是拖累,很多都会以惨淡收场。

电动轿跑SUV会成为主流吗?

为什么在燃油车时代并不畅销的轿跑SUV,在电动车时代成为各家公司推出的主力车型?

比如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Y,虽然都有第三排座椅的选项,但是从车的侧面线条来看应该属于轿跑SUV。比如蔚来EC6,虽然是蔚来在当年困难时期低成本推出的新车,但是EC6和ES6并没有和用户竞争,反而成为了当年蔚来的重要增量。

比如华为赛勒斯合作的AITO品牌,首款车型是风格类似Macan的M5,Aouita的首款车型Aouita 11也是低配大溜背车型。就连廉价新势力品牌哪吒和它的主力销售车型哪吒V都感觉有点溜背。

然而,这些车型要么是像ModelY这样的爆炸销售车型,像M5这样的上升车型,要么是在推出之前就引起各种话题的Aouita 11。

简而言之,厂商愿意用轿跑SUV(或非标SUV)来赌品牌的未来,消费者也很配合为其买单。

其中的核心原因是,燃油车为了强行细分市场而创造的各种衍生品,在电动车时代已经变得模糊,需要重新定义。电动车,自然有这个条件,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买Model Y的人不会买轿跑SUV,也不会刻意在意那条侧线。即使到目前为止,很多人还是不认为Model Y是SUV。但是,Model Y除了车身造型之外,还有它独特的吸引力,其他畅销的电动轿跑SUV也不过如此。包括Aouita 11在内,大家都在关注长安、华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三方合作。他们关心的是这个型号的性能和智能性能。他们也觉得这款车的设计很有特色,很酷,但他们一定没想到这是一款轿跑SUV。

所以,要想让coupe SUV卖得好,就必须从根源上消除coupe SUV源于标准SUV的思维,消除coupe SUV与SUV的认知差异。基本逻辑是:品牌力驱动的衍生车型,产品力(性能、智能、品质)支撑的,标准SUV不改装的(至少消费者不在乎)。

做到这三点,轿跑SUV天生的好看、个性、运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吸引力,这样才不会受到品牌与人群不符、商品外观、价格过高等负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电动轿跑SUV会不会成为主流,其实在电动车时代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问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传统汽车还是按照车身形状来细分市场,是核心能力已经发展到天花板后强行差异化的一种方式。

但在一款智能电动车中,无论是厂商建立的新能力,还是用户关注的新卖点,都已经远远超出了车身外形等表面的东西,需求和场景才是主导电动车消费的要素。

比如ID.4之后,大众依然以轿跑SUV的形式做ID.5。这种衍生关系,再加上大众品牌的“传统”属性,基本上意味着会复制燃油车时代的市场表现。

反过来,买Model Y的原因是买一辆电动车,特斯拉某种程度上是主流高端电动车的代名词。这和Y型滑不滑没关系。如果你觉得Y型不实用,那么消费者就不会纠结,反而会一开始就奔向李一。

写在最后

轿跑SUV是“生而富贵”的产物,因为流线型的车型,无论是轿车还是SUV,都是豪华品牌打造的,自然让人觉得很贵。所以在燃油车时代,coupe SUV成为了象征品牌高度和品牌性格的小众车型。

这个定位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电动车时代,由于电动车有着自己天生的个性和运动,与轿跑SUV的车身造型相呼应,甚至让人忘记了轿跑SUV与标准SUV的区别。而这恰恰让轿跑SUV回归了它的初心——让消费者买辆好车。

不区分轿跑SUV和标准SUV,是彻底重塑电动车传统分类的一个缩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00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