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还要杀?

为什么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还要杀?,第1张

为什么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还要杀?

其实吕蒙并不想杀关羽,虽然是他领兵攻荆州,背刺杀了关羽,但他更愿意活捉关羽,而不是杀关羽。

而且,关羽父子被俘时,梦露并不在现场,而是远在江陵。

此外,吕蒙没有参与遏制关羽。活捉关羽的是吴国大将马忠,马忠是大将潘璋的部下。

最重要的是,关羽这种级别的人物是不能被梦露的话杀死的。

因此,关羽的死与吕蒙无关,真正想杀关羽并下令处死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东吴的君主孙权。这时候,他就有了除掉关羽的理由。

之所以这么想,还得从关羽北伐说起。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成功攻取汉中,同年,升任汉中王。此时刘备坐拥汉中,手握荆州、益州,形势大好。

按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计划,刘备现在只需要等待曹魏集团内部的变动,也就是像诸葛亮所说的“有变动的时候”,就可以出兵北方,开始统一天下的事业。

对此,刘备也乖乖地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等待他的变化。刘备之所以相信诸葛亮的政策,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的计划,现在都实现了。

比如联合孙抗曹,拿下荆州,拿下汉中。

总之,现在的局势完全是按照诸葛亮的设计,所以不得不说服刘备,让他坚定不移地执行诸葛亮的政策。

诸葛亮下一步的计划是蜀汉北伐,统一天下,但在北伐之前,需要满足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等到曹魏集团内部的变动,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等到曹操去世交权的时候。

只有曹魏内部权力发生变化,刘备才有机会出兵北上。

在刘备静静等待这个机会的时候,关羽在荆州做到了。

当年八月,关羽突然从荆州出兵北上,攻打被曹军占领的樊城,这就是左右和影响三国时期历史发展和进程的“关羽北伐”。

按照常理,这种级别的军事行动,必须得到刘备的批准,才能采取行动。但据史料记载,关羽北伐时并没有征求刘备的意见。

换句话说,他是主动开始北伐的。

那么,关羽这个身经百战,对刘备忠心耿耿的老将,为什么不去问刘备这件事,而是自己做决定呢?

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的,另一个是客观的。

客观来说,当时刘备刚占领汉中不久,尚勇三军在其控制之下,所以被曹军占领的襄阳、樊城实际上是被孤立的。

与此同时,曹操刚刚经历了汉中之战的大败,导致驻扎在此的曹军士气低落。

另外,当时是八月,是长江流域最容易发生洪水的季节,而且史料中明确记载,在这一年,江汉地区洪水严重,暴雨致汗涌,而襄阳、樊城,一个在汉江南岸,一个在汉江北岸。

而且由于水势较大,达到了“平地数尺”的程度,导致城市和军营被淹。

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那么就是发动攻击的好时机。俗话说的好,关羽生病的时候出兵符合这个思路。

主观原因在关羽本人。

汉中之战后,黄忠为杀夏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与关羽平起平坐的“四将”。关羽虽然也被封为前将军,是武将之首,但对黄忠的快速升迁明显不满。

他甚至说,“勇敢的人从来不在老兵之列”。

这句话就是关羽怨念的最好证明。虽然事后他花钱安抚并接受了任命,但心里的疙瘩还是挥之不去。

不仅如此,汉中之战后,刘备提拔了黄忠和魏延,这让关羽多多少少有了危机感。毕竟常年驻扎在荆州,这里的战事没有益州、汉中那么多。没有战争,就意味着没有立功的机会。

所以关羽看到魏延和黄忠被提拔有点着急,就想找个机会建功立业,让大家看到他还是有点本事的。

所以关羽的心态,以及当时的外部环境,促使他不请示就出兵北伐。

关羽出兵后,绕过襄阳,直奔樊城。此时驻扎在樊城外的曹军队约有七万人,即“七军”。领头的是于进。虽然宇金在数量上占优,但是水势太大,关羽又有水军,所以宇金战败被杀。

之后关羽包围樊城,同时分兵包围襄阳,使这两座城市被孤立。关羽在外,水患在内,襄阳、樊城危在旦夕。

更何况当时守军和两城周边的官员百姓也向关羽投降了。如宛县令傅芳和徐贤以南的几个县都起义接受了关羽的加封。

由此,关羽的名声达到了一生的巅峰,历史将他记载为“威震神州”。

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襄阳和樊城必将落入关羽之手,刘备的势力将再次扩张。但是随着孙权偷袭关羽的背刺,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逆转。

关羽《威震神州》后,远在长安的曹操颇为着急。

毕竟当年曹操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六月败于汉中,还没缓过来,就赶上关羽北伐。

更糟糕的是,当时南阳郡很多地方已经投降了关羽。如果驻守樊城的曹仁不能再次阻挡关羽的进攻,关羽势必继续北上,这将使曹操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如果关羽成功北上许昌,许昌的汉献帝就会落入关羽手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刘备集团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对曹操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所以当时的曹操认为有必要把汉献帝和朝廷迁到外地。

然而,曹操手下的几位谋士,如司马懿和柳椰,认为迁都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让曹仁守住樊城,联系孙权对付关羽。

事情的后续是,孙权接到曹操的邀请后,迅速派梦露等人出兵。经过一系列战役(包括白衣渡江),在曹操手下大将黄旭等人的配合下,关羽终于被打败了。

后来关羽兵败麦城,突围时在林州被将军马忠杀死。

关羽的失败,当然有自己的原因,但也和孙权的背刺有关系。如果孙权没有同意曹操的合击,曹操很难单独拿下关羽。

但问题是,孙权为什么要答应曹操?要知道,在此之前,吴栋和蜀汉一直是合作关系。虽然有一点小摩擦,但共同抗曹是孙权和刘备的共同目标。

孙权怎么可能一眨眼的功夫就帮曹操对付蜀汉的关羽?

孙权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关羽在荆州四面楚歌,不仅给曹操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也给孙权带来了一定的危机。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关羽成功打下樊城和襄阳,把曹操在这里的势力全部清除,那么关羽的下一步棋就是对付吴栋了。

毕竟关羽在不久前刚刚发生的“湘水世界”中,遭遇了吴栋的暗损。按照他的性格,他一定会和吴栋算账的。

因此,这不得不让孙权感到危机。

不仅如此,孙权分析利弊后发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如果他不拼命,那就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关羽成功,曹魏失败,一种是关羽失败,曹魏成功。

第一种结果会导致关羽在荆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显然不是孙权希望看到的。至于第二种结果,曹魏占据荆州,就相当于一只老虎走在他家门前,另一只狼来了。荆州还是和孙权没有关系。

这两种结果都不是孙权愿意接受和看到的。所以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孙权必须出招。

况且当时的局势其实对孙权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什么?关羽出兵后的打法完全不符合常理。表面上看是真的在扫,但也暴露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问题是关羽把战线拉得太长了,不在乎前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在关羽背后有所动作,关羽会很被动。

所以曹操向孙权发出邀请后,孙权会欣然接受,发兵攻打关羽。

而且孙权当时也意识到,关羽虽然勇猛,但综合实力毕竟不如曹操。一旦曹骏稳定下来,汉水的洪水季节过去了,关羽撤退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在关羽还没有撤退,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射杀他是最合适的,这样既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又不会和曹操交恶。

于是,孙权安排鲁迅打头阵,吕蒙打头阵,先迷惑关羽,再通过“白衣渡江”把吴军送到关羽后方,最终促成了东吴的胜利。

总之,关羽最后的失败,不仅仅是在他自己的性格上,更是在孙权的谋略上。孙权利用关羽的性格赢得了这场战斗。

但是,孙权既然赢了,为什么还要指使部下杀关羽呢?难道他不知道关羽对刘备的重要性吗?你不担心刘备杀人会报复吗?

这些孙权其实都知道,他之所以要杀关羽,是迫不得已。

首先,孙权最怕关羽投降,他也不允许关羽投降。

为什么?因为一旦关羽投降,如果再被杀,那么孙权就会得到一个“杀了就投降”的恶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关羽在背后捅刀子,孙权已经是“背叛联盟”了。孙权再弄个恶名,怎么出去?

即使他不怕被谴责,但说出来也不好听。

所以活捉关羽后,孙权不会让关羽有投降的机会,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杀了他。于是他对外界说,自己杀关羽是战场上的行为。

其次,关羽是蜀汉军队中的佼佼者,这种能力对吴栋是最大的威胁。

要知道,在当时的形势下,结盟只是权宜之计,可能谁也不知道明天的刀光剑影会不会相见。所以,有了消除这种威胁的机会,关羽只好被杀。

再者,是关羽的性格,这也是孙权会杀他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属于侠义性格。你对他不满,你就不满。有仇必报。如果这样的人让他回到蜀汉,对吴栋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就湖南水业本身来说,吴栋让关羽吃了个暗亏,现在又让关羽吃了个惨败,丢了这么大的脸。按照他的性格,如果以后有机会,报复是一定的。

一旦关羽要找吴栋报仇,按照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即使做出不符合刘备战略的事情,刘备估计也不会过多阻止。

包括诸葛亮,也未必能阻止关羽的报复。

如果是这样的话,按照关羽在蜀汉的影响力和他自己的战斗力,将会对吴栋造成致命的打击。

基于这些原因,孙权最终决定关羽必须被杀,而不仅仅是被活捉。

于是,孙权亲自部署了杀关羽的具体行动,下达了杀他的指令,因为除了杀他,什么也做不了。

至于为什么吕蒙与杀害关羽无关,如上所述,不在现场是一回事,吕蒙和关羽之间没有个人恩怨。此外,关羽当时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所以有必要简单地活捉吕蒙来杀死他。

正是因为孙权杀了关羽,吴蜀联盟才最终破裂,而吴蜀联盟破裂的最大既得利益者确实是曹魏集团,因为关羽被杀一年后,曹操就死了。如果此时吴蜀联盟稳定,趁着曹操之死,内部政权不稳,双方联手北上,很可能会改变当时的世界局势。

不幸的是,孙权杀了关羽,导致蜀汉和吴栋之间的裂痕。正当双方因为关羽的死而剑拔弩张的时候,曹丕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成功实现了政权转移的过渡,篡汉为帝。

至此,天下局势完全明朗,曹魏集团成为最后的赢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93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