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在各路大军节节胜利时,为何要突然撤军?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在各路大军节节胜利时,为何要突然撤军?,第1张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在各路大军节节胜利时,为何要突然撤军

271年,已经在蒙古汗流浃背的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成为元朝的第一个皇帝。之后忽必烈继续向南进攻南宋,同时将目光转向东方。

远征朝鲜

在忽必烈之前,蒙古多次与朝鲜作战,但始终无法彻底降服朝鲜,于是忽必烈再次进攻朝鲜,最终使朝鲜成为元朝的附庸国。占领朝鲜后,忽必烈将目光投向了隔海相望的日本。据说日本比贫瘠的朝鲜富裕,所以忽必烈多次派使节到日本,希望日本像高铁一样成为蒙古的附庸国。

送出日本

这是当时日本统治者是镰仓幕府的北条。他对蒙古的使者彬彬有礼,却坚决不同意成为附属国的条件。忽必烈看到既然外交不能用,就只好用蒙古人最擅长的武力征服。他下令向朝鲜投降,紧急建造战船,并从进攻南辛宋的军队中抽调一万精锐,组成三万余人的东伐军。蒙古军统领,汉将刘复亨、朝鲜武将金、洪察秋为副将。

可以看出,在第一次东征中,使用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所以有人认为第一次蒙古东征其实是试探性的进攻,他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完全征服日本。

公元1274年,凶残的蒙古舰队出现在海外日本对马岛。对马岛当地的守卫者代宗朱郭早已接到蒙古人可能入侵的警告,于是他带着儿子、兄弟、家臣和部分当地民兵80余人连夜赶到海边,布置防御,抵抗蒙古人的登陆。宗竹国见到蒙古人后,先按日本战争传统射出一个“箭头”,即呼啸的箭,宣布战斗开始,然后双方各派一名将军,在宣布名字后一对一打赢战斗。

当宗射出“箭”时,回应他的是蒙古人潮水般的箭矢。然后蒙古人迅速集结成10人或100人的队形,集体行军。所有习惯单枪匹马作战的日本武士很快就被杀了,他们的儿子和守护代宗朱国的亲戚也是如此。然而,在他战败之前,他还向日本派出了紧急使者。

蒙古军在沙滩上消灭日本武士后,冲入岛内,仅用一天时间就消灭了对马岛上的守军1000多人。蒙古人占领对马岛后,就像之前的西征一样,开始在对马岛上抢掠杀戮。岛上所有的日本人都被杀了,他们的财物被蒙古士兵洗劫一空。救援结束后,一场大火将其余部分全部烧毁。

进军伊旗岛

占领对马岛后,可能是忙着抢,也可能是第一次坐船觉得累。我花了八九天的时间再次登船,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一木岛。

蒙古人这次只派了两艘船,400多人上岸。一歧岛的防御和对马岛差不多,防卫力量不多。卫士戴平景龙,率百余人出战。他准备利用这一地形,在岛上的森林和树木的掩护下,与蒙古人展开弓箭射击。然而战斗结束后,对方的弓箭不仅残忍精准,而且箭上还涂了毒药。很快被箭射中的日本士兵

就在日军难以抵抗的时候,每一声巨响都在人群中炸开。蒙古兵上来学了宋朝的“惊雷”。他们在球形铁盒里装满黑火药,点燃导火索,互相投掷。眼看难以支撑,平景龙带领剩下的人,逃到了城里。此时已是夜晚,蒙古军没有继续攻城。第二天,精力充沛的蒙古人开始了正式的围攻。围城从早到晚,城内日军守军只剩下几十名伤兵。此时,平景龙对被俘的命运知道得更少了,于是他让还能行动的家臣先把老人和孩子杀了,然后自己了断。平敬龙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沙博多湾

蒙古人占领伊淇岛后,开始像对马岛一样抢掠杀戮。五天后,义起岛一片废墟,蒙古舰队开始杀到日本本土博多湾。

当时日本收到的消息全是战败,整个九州和幕府都高度紧张。他们紧急从世界各地调集援军。据记载,此时日军人数已超过10万。

蒙古人到达博多湾时,由于主战船吃水较深,无法直接靠岸,只能用独木舟将船上的士兵分批送上岸。蒙古人计划兵分三路。蒙古军主力约一万人,由左副元帅刘福恒率领,直扑博多湾沙滩。博多湾附近也聚集了大量日军。当他们看到蒙古军乘船冲向海滩时,立即准备齐射弓箭阻挡蒙古军登陆。然而,在他们的箭还没射出之前,日军已经发出一阵巨响,海上蒙古军舰上的投石机已经开始攻击了。

巨石和火药炸弹一个接一个砸向日军。好在对于防守的日军来说,他们是在沙滩上作战,海沙挡住了大部分弹药力量,才不至于一上来就被彻底击溃。但蒙古人的毒弓毒箭,加上投石机和雷电,以及各种火器,在所有的进攻中都取得了胜利。这时,日军将领绍尔·景子开始集结败退过程中的残兵,并撤退到水城外的太宰府。就在这时,率领蒙古军一路追击的是汉族将军刘复亨。

少井子见情况危急,追兵越来越近,也顾不上很多了。当他回头时,他向领头的蒙古将军射了一箭。随着一箭射出,追击的蒙古士兵在一阵骚动后立刻停止了追击。这时,绍尔·景子还在纳闷,为什么蒙古士兵会因为一个人的受伤而突然撤走。他不知道蒙古左副元帅刘福衡刚刚被枪毙了。

自愿撤军

夜幕降临,日军大部分躲在水城,蒙古人发现水城防守严密,短时间内很难迅速突破。再加上天已经黑了,各路蒙古军陆续回到战船上。城内日军白天溃败,受毒箭之伤折磨。他们的士气已经很低了,最乐观的将军们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在这里坚持几天。第二天早上,紧张了一夜的日军发现,蒙古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起猛烈的围攻,海上也没有蒙古船只的踪迹。但资本不多的百姓还是不敢大意,甚至被蒙古人骗了,于是派出大批斥候前去调查。之后他们得到的消息都是蒙古人撤退了。

原来,昨夜蒙古统帅新都认为,目前日本集结了大量兵力,依靠城内工事自卫,很难快速取胜。一路下来,我们收获了很多俘虏和战利品。现在,最好回到朝鲜,回到忽必烈身边。

蒙古人对日本的第一次讨伐到此结束。主动撤退的蒙古人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风暴。虽然所有的将军都安全返回,但超过一半的士兵被杀或受伤。正是因为蒙古的这种主动退让,所以蒙古和日本都认为自己这边赢了。

于是忽必烈再次派出使团,让日本就范,而日本因为蒙古人的撤退,自认为是胜利的一方,对待蒙古使者也没有以前那么客气了。北条世宗直接斩首所有蒙古使团,同时开始在博多湾沿岸修筑二十公里高两米的石墙,防止蒙古人登陆。随着使团被杀,蒙古必然会再次出兵日本。

再次十字军东征

281年,第二次蒙古讨伐开始。相比第一部,这一部的规模增加到了15万,但这一部也是水到渠成。主力基本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一样。从朝鲜出发的4万多人,主要是以新都为统帅的蒙汉军队,另一部分是10多万“江南军”,主要是南宋大量的士兵、流民和土匪。

忽必烈一直很头疼如何处理这些南宋的降兵。如果处理不好,他们很可能会变成一帮抢人家的土匪。于是忽必烈利用这次十字军东征,把这些人都送到了日本。如果能攻占日本,那将是一件好事,即使你们都死了,也只是为自己减轻负担。

到5月初,从朝鲜出发的东伐军再次轻松拿下对马岛和一歧岛。肆意屠杀之后,没等到与江南军相遇,就直接扑向日本博多湾,目标是一举拿下太宰府。力争占领九州,不过这次日本做了充分的准备。数万大军站在博多湾的石墙后面,蒙古舰队在海面上游荡,却找不到合适的登陆点。与此同时,日军派出战船对蒙古军的后方进行攻击和骚扰。

蒙古人在看到无法找到合适的登陆地点后,只好选择在滋贺岛临时登陆。双方以海中央为中心打了整整一周,双方有赢有输。眼看蒙古军始终打不开局面,只好退守伊旗岛坚守。在一歧岛的军事会议上,主帅辛再次主张撤退,但朝鲜大将金坚决反对,说他现在的粮草足够维持一个月,可以等待江南大军的到来,再寻找决战的机会。

江南军在范的带领下,在预定的会师日仅三天后就从浙江出发,终于在一歧岛等到了来自朝鲜的东伐军坚守十天之后的江南军先头部队。随着大批援军的到来,东伐军士气大振,准备在7月下旬主动出击,为进攻太宰府做最后的准备。

8月1日夜,一场改变历史的超强台风突然降临,台风席卷了整个蒙古舰队。一夜之间,大量战舰和士兵沉入海底。台风过去的时候,东征舰队已经分崩离析了。日本人一看,立刻从四面八方进攻。这时,蒙古军的总司令和将领们只能收拾残局,匆匆撤退。

蒙古人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随着一场台风的到来戛然而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88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