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你要能参倒给我办事的人,你是我爹!|循迹晓讲

塑身裤2022-09-23  14

雍正:你要能参倒给我办事的人,你是我爹!|循迹晓讲

跟随,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谢撰稿

策划:谢

编辑:马戏团团长

阅读全文,3500字左右,10分钟左右。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改变了他们的祖先制度,包括清朝的一个。这是嘉庆的爷爷,雍正四爷。而且雍正改祖制比嘉庆遇到的更难。今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雍正朝的“祖制”改革。

雍正年间实行了一项名为“官绅一体为官取粮”的改革。说白了就是让官员交税,有名利的人也交税,甚至多交税。我之前说过好几次了,自从科举制度出现以后,中国古代有功名的人,也就是通过考试的人,都是有特权的。不能纳税,也不能接受徭役。名利双收的人,有钱有势。如果他们不向国家纳税,国家能有钱吗?

到了清代,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清朝满族统治者非常重视民族问题,优待汉人,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至少我们要说,文人是上流社会,所以对待有名气的汉人,他们往往会更纵容这种小家子气。

这让清朝的基层知识分子产生了优越感。不过当时做官还是有几种途径的,比如八旗,包括汉旗,孟旗,可以去国子监读书。这些人被称为监生。甚至还有人公然买卖名声和官位。

◇清末国子监照片

传统科举中的汉人尤其看不起后两类人,觉得他们没什么真本事。这群参加科举考试的汉人是这一制度最坚定的捍卫者。我之前说过,这个东西特别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因为清朝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民间有钱人比较多。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清朝的生死问题。雍正推行改革,一方面要解决财政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压制传统科举任用的官员的影响力。

雍正要求他的一位官员田文景首先在河南实施这一改革政策。

他是雍正四大宠臣之一田文静的汉朝旗手。他不是传统科举出身,而是国子监的监生,一种被传统士人看不起的人。雍正的改革本身就触动了传统士人的利益。现在有田文静背景的官员,肯定会被更多的盯上。

◇官绅不分,这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规矩。

◇电视剧中的田文静形象

◇学生举孔子排名抗议。

于是,雍正第二年,河南爆发了著名的河南罢考案。河南省一次地方考试后,2000多名本该参加考试的考生中,只有27人来了,其他人都停止了考试。他们公开的理由是田文静不尊重学者。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针对雍正改革的。

田文静的方法很残忍,于是向雍正汇报:皇上,你是要严惩还是严惩?雍正回答:那必须严惩!田文静公开处决带头罢考的考生,剥夺其他2000多人终身参加考试的权利。雍正对此大加赞赏。

如果田文静做到了这一点,他将会被世界上所有的学者所羡慕。于是几位官员联手弹劾田文静。当然也不能说他对秀才的处理是错误的,那无异于骂皇帝。弹劾理由是田文静腐败。

这些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算盘。雍正一上台就反腐败。现在我把腐败摆在你面前,看你怎么处理田文静。谁知,田文静知道了这一次后,直接上朝反击,说这些人是诬告。作为田文静雍正的宠臣,他自然是受宠的。那些联名弹劾田文静的官员反而被免职。

◇李福(1675—1750),字居来,汤姆人,江西抚州市临川区榕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人。

这时,朝廷里有一个官员看不下去了。此人乃新调直隶总督李福。李福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是一位儒家学者,是当时世界上所有学者的榜样。朝廷让他做直隶总督,掌管天下第一省的军政大权,也和这个背景有关。

在上任的路上,李富听说了河南的一系列事件。作为科举中的传统官员,他对此特别不满。于是特别要求绕道河南看看情况。在河南,田文静被李福抓了。田文静的官有问题。特别是有一个人叫张秋,本来就是个地痞无赖。他是由相当于现任副市长的田文静从四年级意外提拔到当年的。于是我把张秋的事记录在案,参与了田文静的一本书,希望雍正惩罚田文静。

雍正决心已定。

雍正信任田文景,但也担心田文景在地方上做出出格的事情,影响自己的改革。于是雍正下了一步糟糕的棋。他把李富的奏章送给田文静,请他过目,然后自己解释。

田文静,哎,你李福也加入我了,我得反击。于是他连续给雍正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解释他自己的行为,说他会严格管理他的官员。不过这块球早就改造好了,管理好了,当地人也给所有人送了一把伞。第二个字母更有力。田文静在奏章中说,李富和之前加入我的几位官员,都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这是任人唯亲。

雍正对任人唯亲深恶痛绝,一上任就写了一篇文章《皇权阴谋论》,里面说:凡搞任人唯亲者,必严惩不贷。田文静这一招太狠了,直戳雍正痛点。雍正果然不负众望,将之前加入演唱会的几名官员免职。新任命的直隶总督李福也被降职为工部侍郎。第一个产品从第二个产品变了,连跌三级。

本案是雍正初年著名的李瑱互助案。

但这还没有结束。毕竟,李福是世界上所有学者的榜样。他陷入了厄运,受到了被学者们瞧不起的国子监的惩罚。有一些人支持李福。当时有一个叫谢济世的御史,(立功立德,奉献天下,承袭祖业,在孙谋发迹)。站出来为李福说话。给雍正一个折子,参加田文静。没想到,这是一件大事。

◇谢济世(1689-1755),清代文学家,名石林,梅庄人,广西全州县龙水镇杜乔村人。

雍正拿到奏折后,勃然大怒,直接摔在地上。不是因为谢济世加入雍正的宠臣,主要是因为谢济世死了。李富是怎么加入的,又是怎么加入的?这就明确告诉雍正,我和李福是亲信。

雍正信说:我刚才说了,不许我和朋友来往。你公开跟我搞,太不在乎我了。谢济世被革职,发配青海军前方工作。

另外,谢济世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文人,在攻击别人的时候用了那些招数。什么营私舞弊,用人不当,任人唯亲等等。他们不管是真是假,反正都是打个招呼。多亏了这个世界的帮助,李的自行车心情很不好。他被降职了。按照清朝的传统,直隶总督被降职,最多一两年就得升回来。太好了。李富的官位一降再降。最后雍正七年入狱,杀了他两次。直到雍正去世,李福再也没有走出过监狱。

另一方面,在田文静那里,原来是汉军直接举的是蓝旗,汉军举的是黄旗,上面有三面旗。后来任命太保太子,最后做了河南、山东、直隶总督。

故事讲完了,我来告诉你背后的一些事。之前在雍和宫线下活动的时候讲过一些关于田文静的故事,但是没有讲这个案例。当时有人问我雍正为什么那么喜欢田文静。

我想,除了田文静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雍正改革需要这样的人。雍正四臣子张、鄂尔泰、李伟、田文静。除张外,其余三人都不是传统科举出身,像李傕一样,都是买官的。来个预习,之后我就说说李咏,很有意思。首先,他不是乞丐,是个正经的富二代。

◇李傕(1688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名洽亭,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

◇鄂尔泰(1677-1745),锡林觉罗,本名易安,出身满洲正蓝旗。清朝中期,他是一位著名的大臣,田文景、李伟的儿子,也是雍正帝的心腹。

雍正对这些人引以为豪的主要原因是雍正朝的改革有违传统士人的利益,到了清朝,打破了宗法制。这种官绅一体化的改革,更是打破了存在了几百年的规则。这种事情,传统的学者是做不到的。不拖泥带水就好。雍正和谢济世一样,问他是不是李福授意的。这显然是一种退步。

谢济世是怎么说的“我受教,但不是受李富,而是受孔孟之教。”那就是说,陛下,你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孔孟之道,你肯定不会好起来的。如果你生雍正的气,你在被杀之前就已经是任军了。

所以雍正一定要用非传统科举出身的人。文人看不起他们,反过来也看不起他们。我更是对孔孟之道的祖制不屑一顾。就拿田文静来说吧,他的背景并没有那么好,理论上无法得到重用。但是雍正的识人能力太强了。他知道田文静能力强,为人正直。你们参与田文静表演的都是假的,不能起诉。是对田文静的破格提拔,培养了一个得力干将,推动了改革。

在李瑱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雍正还利用士子与监生的矛盾,大做文章,打击天下一切传统士子,使他们不再对改革给予抵制。

相比雍正,嘉庆帝就没那么聪明了。没错,朝中无能,那也是因为嘉庆没有他爷爷体贴。单靠各路大臣,在实施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突破点,改革能成功就是个鬼。

(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官方账号“循迹讲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486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