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汇|清正廉洁 力挽狂澜——于谦
【来源:陕西榆林神木妇联】
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很多忠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誉为“救世宰相”的于谦。在明朝历史上,他被誉为“忠义之士,与日月争光”。作为名臣,于谦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拯救了明朝,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作用,名垂千古。
于谦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从他爷爷那一代开始,家里就挂着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画像,要求晚辈要以文天祥为榜样,精忠肝义胆,报效国家。于谦少年时写过《石灰之诗》这首诗,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道德理想:“千锤凿出深山,烈火闲烧。断了骨头也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镇把持朝政,朝廷乌烟瘴气。当地方官员去北京时,他们必须向王镇等人送礼。义于谦发誓绝不巴结别人。同事劝他,就算不送金银首饰,至少带点土特产吧?于谦扬起宽大的袖子,幽默地说:“是的,我有。我没什么可失去的。”从此,“两袖清风”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449年,明英宗率明军攻打瓦拉,导致土木堡20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一时间,不少大臣提议迁都南京,以躲避瓦拉的进攻。危急时刻,于谦痛斥迁都的提议,并与部分大臣一起,要求太后立新帝,维护国家政治的稳定。同时积极布置北京的军事防御,在瓦拉攻打北京时赢得了防御战,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避免了国家灭亡。
在家庭中,于谦不仅给予儿子深深的爱,而且注重对道德品质的潜移默化。当他还是山西省省长的时候,他的家人写道,他的长子于勉的13岁生日就要到了。希望他不会忘记。于谦写了一首诗鼓励儿子:“阿绵今年十三岁,耳根青葱。”我善于研究照明史,研究经典,勤于侍奉朝廷。"收到这份"生日礼物"后,俞眠读出了父亲的深意,认真研读经典和历史,尊敬长辈。
年轻人志向高远,为官清廉,既能力挽狂澜保家卫国,又能以身作则教好子女。于谦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不仅为明人所推崇,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结束
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