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用拓扑学中一个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理论来形容战争的惨烈并不恰当,但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能堡战役中,一记耳光造成的损失远比一场龙卷风来得惨烈。这一记耳光,如同蝴蝶的翅膀,拉开了一场苦战的序幕。
毫无疑问,军纪在任何战场上都意味着战斗力,军队士气参差不齐就没有胜利可言。战争本质上就是集结数千兵力,一举攻下城池。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协调和军队整合都需要协调。协调就是和谐,就是和谐。在对外作战中,军队内部的和谐是一切协同作战的开始,是打胜仗的绝对基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连零星的逃兵都可能成为内部兵败的开始,更何况是决定生死决定性时刻的总指挥官。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上惨烈的坦嫩堡战役,一切都处于两位将军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最后蒙上了一层红色和灰暗的色彩。
古往今来,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有砥砺奋进、励精图治、一次次失败的凯旋业绩。将领如何打仗,早已奠定了一场战役的成败。与此同时,将军们如何制定战略,如何以最精简的组合与部队协同作战,成为最强大的战斗力量,成为大规模战斗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点。
第一,战败的开始
作为俄军中两位卓有成效的将领,萨姆索诺夫和特雷恰科夫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日俄战争时期,他们就因为远东战争而结怨。
面对惨烈的战争,作为远东的主要陆军将领,特雷恰科夫和萨姆索诺夫的态度截然不同。萨姆索诺夫在战场上更加活跃。在战局处于劣势时,依然积极承担战斗。但此时无论是兵力还是后勤补给,都已是山穷水尽,急需增援。
与面对劣势战局竭尽全力的萨姆索诺夫不同,另一位主管军队的主要将领特雷恰科夫在处理战局时倾向于保存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聚集力量与其他部队进行抵抗战斗。当萨姆索诺夫在国内积极寻求援军时,特雷恰科夫选择了视而不见。
所以,当萨姆索诺夫带着奄奄一息的残兵败将拼命逃离战场的时候,这两者注定是水火不容的。一旦再见面,就是仇人,特别嫉妒。在他们自战斗以来的第一次会面后,萨姆索诺夫终于忍不住愤怒,打了特雷恰科夫一记耳光。从那以后,俄罗斯军队中的两个主要将军之间就没有和平。
二:整天坐立不安。
或许可以理解为,面对激烈的战斗,特雷恰科夫领导的部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这种在困难时期对战局的妥协,抛弃队友,让自己一个人被削弱,已经让萨姆索诺夫恨之入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两位俄国将军在东欧战场上再次相遇。和以前一样,他们之间的火药味丝毫没有减弱。1914年,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和德国率先在贡比昂展开激战。这场战斗从两军的一场遭遇战开始,随后逐渐进入胶着状态。
起初,德军在东部战场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这场战役对德国军队非常重要。基本上,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因此,德军对这场战役非常重视。这样德军在整个战线部署中充分展现了谨慎小心的特点,在通讯装置、后勤补给、地形相关战略的制定上相当有效。
也正是由于德军在军事布局上的特殊照顾,才使得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在坦嫩堡战役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德国将军马克斯·霍夫曼趁着大好形势,决定利用俄国将军之间的嫌隙,玩一个诱敌深入的把戏。
三:悲剧结局
霍夫曼假设两位将军永远不会合作,于是他列出了相应的计划,将两位俄罗斯将军率领的部队逐一击破。首先,德军主动示弱,表现出节节败退的样子,以此来吸引萨姆索诺夫军队的注意。当萨姆索诺夫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德军的包围圈时,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但此时已经陷入德军结界的特雷恰科夫此时早已被战绩冲昏了头脑,再加上他与萨姆索诺夫的宿怨已久,也不会前去救援。这样一来,一是诱敌深入,二是迷魂。德剧最终击败俄军,取得重大战略胜利。
总结:
面对如此汹涌凶猛的敌军进攻,俄军并没有及时做出均匀的反应,而是一步一步走进了敌人自己设下的陷阱,因为过去的恩怨,在战局面前无法认清。对于这两个未来的俄罗斯老兵来说,他们在战场上的经验已经足够丰富,但他们仍然无法高瞻远瞩,摸清敌情,只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从古至今,战斗不计其数,能载入史册,影响深远的,无非是大败或大胜。一场伟大的胜仗,往往导致人心一致,而一场伟大的败仗,往往是从小处开始,直至全军覆没。如果当时俄军积极配合,共同作战,而不是看到德军士气一天天高涨,结局可能会大不一样。
抗美援朝战争中,正是中国军队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战术策略的充分合理性,才使得一场近乎奇迹的战役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战败的原因,都逃不过其内部军心崩溃,导致战略失误,导致战败。但军队领导的人心浮动会加速战败,就像Tennenburg战役一样,除了不可避免的战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东欧战场上的这段历史也给世人留下了警示。任何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军,如果不能宽以待人,以大局为重,最终都会灭亡。俄罗斯在这个战场上的失败代价很大,以萨姆索诺夫牺牲和特雷恰科夫被解职而告终。正如一双翅膀的耳光最终卷起了战场上的狂风,掀翻了所有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