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吾:宋乐陵城史略——一个村庄的1000年

石棉垫2022-09-23  11

行吾:宋乐陵城史略——一个村庄的1000年

乐陵城南有一个乐陵古村落,是宋金元时期乐陵县的所在地。它叫咸平城,又因为建于宋代,所以宋代又叫乐陵城。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据乐陵地方志记载,咸平城原址为咸平镇,位于乐陵市郑店镇乐陵旧村。这个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各约为500米。当地也有“一夜移城”等传说。除此之外,没有确切的记载。但笔者在梳理历史文献后,发现了咸平城的一些蛛丝马迹,有助于我们弄清其来龙去脉。

这一发现源于宋代地方志手稿集。原文记载:

沧州市乐陵县仙坪镇。咸平六年(1003),崔村改为咸平镇,熙宁二年(1069)废弃。——《宋代会集手稿》

正是这短短的一行字,揭示了宋乐陵这座城市,也就是咸平这座城市,从乡村到城镇,从城镇到城市的历史沿革和具体时间。因此,咸平镇由一个名叫崔村的村庄演变而来,其地名源于的咸平称号,意为天下太平。这个称号用了六年(998 -1003),也是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被称为“咸平之治”。乐陵县平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镇”的概念最早并不是一个行政单位,而是一个军事据点,具有防御和防守的功能。常分布于水陆交通要道,俗称“军镇”,始于北魏初期。到了宋初,随着商业市场交易的兴起和繁荣,凡是“有税而无县的市场”都称为“镇”,于是就有了“镇”的说法,“大县有十多个镇,但也有没有名的”。由此,“镇”被正式纳入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体系,一直延续到明清及现在。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崔村必定地处要道,商贸繁荣,人口集中,聚落规模大,是乐陵重要的税源。因此,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大宋以“咸平”为名,设置咸平镇。

时隔60余年,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乐陵郡从郡北(唐乐陵市)秀津河(今张伟欣河)南岸一带迁至咸平镇,后废弃该镇,设县,称宋乐陵市,又称咸平市。

也许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乐陵要在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迁到县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宋朝的历史五行中找到答案:

Xi宁元年(1068年)秋,霸州山水泛滥,宝鼎军(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泛滥,毁坏庄稼,腐化官员私宅和城墙,溺杀居民。冀州觉恩河,溺死居民。2002年8月,沧州(今河北省盐山县南)合觉饶安,溺死居民。——《宋史·五行》

也就是说,北宋西宁初夏和秋季,降水量过大,导致河北、山东的黄河故道泛滥。老黄河两岸的县城、房屋、农作物被洪水冲毁,居民严重受损,被淹死。

我们不难推测,位于魏晋南岸的乐陵唐县,也在这次洪水中受到了威胁,甚至被摧毁,只好匆匆迁城。当时,仙坪镇因其地形、交通、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被选为县城最理想的选址。更何况,洪水过后,人们发自内心地期待着一种安宁祥和的生活,而仙坪镇的“仙坪”二字,正好符合人们的期待。

直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乐陵县令迁入现在的县址(土人又称富平镇),咸平市才被葛省降为一个村,保留了“乐陵”的名称,并在村名前加了一个“老”字,以示区别和纪念。乐陵的旧村名延续至今。

所以,作为乐陵郡的所在地,咸平城存在了300年(1069-1369)。这期间,南宋著名的抗金人物吕颐浩就诞生在这里。据清代《乐陵县志》记载,咸平市旧崔贤亭旧址,相传为吕颐浩少年读书之地。"爬到山顶后,他把凉亭夷为平地,叫崔贤."清朝乾隆年间,乐陵举人张淼写了一首《鲁崔翔闲庭》的诗,缅怀吕颐浩的功绩:

陆翔《崔贤馆》

张清说

琴毁数年秋,黄叶寒亭静数年。

千金风唱友谊,浓节指刘淼。

此外,宋末元初,乐陵县的华侨甚至迁到了狄州城,也就是现在的滨州市惠民县以北(境内有惠民古城墙)。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二年(1265年)无棣县撤销,“并入乐陵郡,由郡入济南狄州管理,另寻替代。”也就是说,没过多久,无棣郡恢复,乐陵郡迁回原址——咸平城。这应该是两个朝代被冠上革命的时候。乐陵、无棣两县池损失惨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他们又恢复了活力,华侨的临时安置只是暂时的权宜过渡。

元末,咸平城因年久失修和战乱而衰落。后由居乐陵的江西平章政事于谦据帝州老城重建。“乐陵土城,方圆三里,高二尺,东、南、北三门。”此外,北郊还修建了赏花平台。因建于元代,故又称元台。"这个平台很高,可以容纳一百人."这里曾是地方官员和圣贤赏花设宴的地方,但在城外修建瓮城后被侵占破坏。明清时期,“望花台”是乐陵八大古景之一。明朝万历年间,乐陵著名诗人宋云曾写过一首诗《元台春草》。

太春草

沙里草回春,亭台楼阁一般花开;

千里烟云下,一撮土消。

铜管弦乐弦易人,白亮仙掌撕成灰;

春天,我常看,柳垂青苔。

明朝初年,民间有乐陵县从咸平镇迁到富平镇的传说,说是迁都时,知县请来一位神仙帮忙,趁着半夜人们睡觉的时候,绕着咸平镇走了一圈,迁都乐陵城。当时南关只有三户做生意的人家起得早却不动,一个是油条,一个是铁匠,一个是开水。

传说归传说,背后其实是有历史线索的。为什么乐陵县又搬家了?据清乾隆《元末明初乐陵县志·艺文志》记载:“(乐陵)郡府宅民宅尽毁于兵火,民兔乱窜,千里救于太平处。”当时乐陵全境“地广人稀,有413户。”据此,经过战乱和天灾,乐陵咸平城几乎被毁,全县人口只有400户1000余人,可谓四野生灵涂炭,满目萧条。

吴明二年(1369),知县何衡、县令郭尊、典史岳德胜“承乐陵之政。看到土地被污染,他们申请迁到县城,获准迁到旧乐陵以北五十里。”陵县等三人带领人民“同心同德”重建家园。在建设过程中,他们非常注意节省人力和材料。“浪费了草,浪费了瓦砾,材料用得好,布局大,不敢超过”。终于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春天,建成了一座崭新而古朴的乐陵县城,“一座绿草如茵的城,三里环绕”,“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围墙景观,一个人们可以完整地照看的地方”。与此同时,县城人口也随之增加,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年份增加了2000户,为后世乐陵县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此后,乐陵县正式从咸平镇迁至富平镇,并延续至今。相传乐陵新县原有的管制布局,如衙门、街道、寺庙、城门等。,几乎完全仿照咸平市,“富平”和“咸平”的含义是一致的。当人们经历过战争之后,似乎更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和来之不易的安定。于是,他们写下了“盛世三春景,太平二字”的对联,告诫后人,盛世如三春景,难以长久,太平才是福。

所以,乐陵县之所以能够“一夜移城”,是因为当时乐陵县人口很少,很容易做到。但老乐陵村可以推断,明初在仙坪镇旧址上留下的几户当地居民,加上后来的移民,逐渐恢复成完整的聚落。该村至今是否有崔氏居民,是否为北宋崔村遗民,不得而知。

离开老城,我辈再访。除了宋元时期被写进诗词的亭、花台遗址外,翻阅《清乐陵县志》寥寥数语,还可以知道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荷花池、甘泉井、悬钟槐、真武庙、三官庙、观音寺等一些地方史迹。至今仍有踪迹可寻,并建立了一个大众市场,不失为乐陵南部一个乡村市场的重要场所。

世间有新陈代谢,日月照今昔。现在在乐陵境内,乐陵老村除了名字独特外,和其他村子没什么区别。古城的记忆也变成了遥远的传说。当口碑从老一代传到年轻一代时,它激起了一些自豪感,但它总是倾向于扭曲和软弱。幸运的是,历史学家留下了一些零散的文字。

坐拥古城镇之巅,老乐陵村就像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和坐标,吸引着人们追逐慕路忠和穆的亭子,俞平章的平台,何显成的迁城。透过千百年来咸平市咸平镇崔村、老乐陵村的地名和建制的流传,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村落的传承与变迁,更是乐陵作为中国一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沉浮的缩影。

2022年2月,吴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480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