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以10人的代价击败两千敌人,这攻城战打得太巧妙了

1943年,八路军以10人的代价击败两千敌人,这攻城战打得太巧妙了,第1张

1943年,八路军以10人的代价击败两千敌人,这攻城战打得太巧妙了

“我军对下来的官兵一向很好。趁还来得及,10分钟后回复,不然就要被炮轰了。不要搞错了。”

1943年11月19日,时任八路军滨海军区政委的傅将军拿起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他仔细看了看,考虑了一下,然后喊道:“小李,你过来。”保安小李马上过来问:“政委,有什么任务?”

福朱婷把纸条放进一个简单的信封里,交给了卫兵。他对他说:“请你把这封信交给对面的人,请他们交给李亚帆。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第二次最后通牒。我们再等10分钟。如果他们不出来投降,我们就要被炮火伺候了!”

“是的!”警卫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离开。他刚走几步,政委傅突然喊道:“让炮手李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敦实的老军人兴冲冲地扛着一门崭新的迫击炮走过来。他一靠近就大喊:“政委,政委,你看,这是个鬼子的家伙!嘿,这东西真精致!”

当政委傅看到他时,他笑着说,“李呢?听说你发财了,所以我来打秋风。如果城里的那伙人以后不肯投降,你可以在我的命令下给他一轮炮击。”

余答道,“那没问题,政委。我们现在炮弹丰富,把炮塔夷为平地没问题!”

政委笑着点点头,然后让李过去准备。他自己又看了看表,对身边的指挥官陈士举将军说:“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抓到王凤鸣这个汉奸。”

陈士举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就算他再跑,也翻不了多大的浪。”

此时,两位将军还没有得到自己部队的伤亡数字。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惊叹于自己在这场战斗中的成就和伤害比。抗日战争以来八路军的又一次伟大胜利即将到来。

1943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欧洲战场上,苏联已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并在其他国家的支援下开辟了第二战场;而日本则比太平洋战场上的初战更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全面转入守势。在中国战场上,他们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只能尽量维持现状。在敌后,像1941年和1942年那样的扫荡战役逐渐消失,日本鬼子的数量日益减少,而伪军的比例却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八路军更加活跃。

赣榆县现在是江苏省连云港的一个城区。但在抗战时期,这里是八路军滨海军区边缘的重要县城,是日军“扫荡”“蚕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前哨,是八路军不得不拔掉的眼中钉。赣榆县城很坚固,四周有一圈五六人高的厚砖墙,墙下是平均水深两三丈的护城河。在城门附近,建造了大量的碉堡。同时,这里还驻扎着日伪军两个团,以及伪满保安队和盐警队两千多人。说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一点也不为过。

1943年11月,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日军,一扫自己的家园,集结两万多兵力,再次“扫荡”鲁中、清河两大抗日根据地。他们可能也知道此时不能孤军奋战,于是命令驻守赣榆城的伪军进行协调,想办法通过两路同时“扫荡”打通海州到青岛的沿海公路。

此时,伪“和平建国军”第36师第71旅驻扎赣榆县,旅长为李亚凡。他是东北军57军的军事副官。后来因为私生活不检点,被军方辞退。回国后,为了再次仕途有成,他竟然勾搭日伪特务,最终背叛了敌人。这个人没有特殊能力,也不是强敌,因为他打架一般。人们真正讨厌的是71旅2团团长,名叫杨步仁。这个人,其实就是王凤鸣,一个不久前刚刚因叛国罪投敌的叛徒。此人曾在八路军造成不良风气,害了不少指战员。就连后来在朝鲜战场上一战成名的将军梁兴初也是他的俘虏。后来上级注意到这个人有问题,让他回延安审查。结果他全力以赴,直奔敌人!投敌后还多次反叛115师指战员,可算是十恶不赦之人。

为了粉碎日军阴谋,惩办汉奸卖国贼,山东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向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举、政委傅作出了攻克赣榆城、遏制日军进攻企图的指示!

接到任务后,陈士举和傅立即着手操作。显然,直接用重兵攻打赣榆县是不明智的。不说别的,光是那些密集的碉堡就对部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城里的伪军,即使战斗力不强,手里有枪,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拼命。两位将军经过精心策划,最终决定采取“先取里应外合,智取城墙”的策略。如果这个计划失败了,它将再次遭到强攻。

战役具体部署如下:战役由老6团、23团、海干独立营实施。进攻时,6团先拿下(或突破)县城北门,协同其他部队进城,歼灭西门街以北东南门伪军;二十三团一、二营负责消灭东西街以南、南关、西关的伪军;23团3营部署在青口与赣榆城之间的李三寺地区,负责阻击青口可能支援的日军;江西独立营主要负责破坏青口至赣榆城的公路,同时伺机攻克朱杜、尹庄、小庄子、沙河等地的伪军据点,防止敌人出来增援。

陈士举向罗帅汇报了计划。罗帅非常赞同这个策略,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调来了一门92式步兵炮和三发炮弹。虽然听起来不多,但对八路军来说已经是大事了。

至于6团怎么才能赚钱打开对方的城门,陈士举心里也不是100%有把握,但是有七八成。原来在赣榆县,已经有八路军埋伏的地下党员了!

此前,伪军第1团团长黄圣春与八路军有过接触。他也看到日本势力撑不了多久,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主动提出为八路军效力。他的副官刘连城曾被八路军俘虏,后来经过教育又被放回伪军当卧底。这两个人组成了情报造反队,长期为八路军工作。

于是,陈士举和傅想到可以假借第一团的命令,调一个营的伪军出城“抢粮”。进入我军伏击时,我们俘虏了这个营的人,然后让6团的一个营穿上衣服,然后刘连城把他们带了回来。这样就可以绕过敌人的防御火力,顺利入城。一进城,仗就赢了一大半。

11月19日,战斗正式开始。但还没开始,赣榆县的外面就格外的平静。这时,刘连城率领的一批伪军匆匆离开了赣榆县。当他们来到城外十几里的一个洼地时,周围突然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接着大批八路军部队从洼地的四面八方站了起来。随着“缴枪不杀”的喊声,这群伪军很快沦为阶下囚。

刘连城和几个指挥员寒暄了几句,先让老六团的战士穿上伪军的衣服,然后找了几个扮成种粮农民的战士,弄了几个装满炸药和武器的麻袋。做好这些准备后,一行人开始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当我们到达赣榆县城门口时,已经接近午夜。

刘连城冲到大门口喊道:“快开门,我们回来筹粮了!”

城中众将皆曰:“是刘么?你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等等,我给你开门!”

过了一会儿,哨兵打开了大门。看着门外这么多人背着麻袋,他惊讶地问:“刘,你背的是什么呀?为什么我感觉你出发的时候人没那么多?”

刘连城生气地说:“你今天为什么说这么多话?粮食多了,又没有交通工具,那人不带着能干什么?要不你自己找人扛?”

哨兵显然有点警觉。他只把门开了一条缝,然后问身后那个农民打扮的士兵:“这位老乡,你是哪个村的?”

被问到的人碰巧是工兵连长任发明。他刚从山西调过来,口音还是很重。他一旦开口,就一定会暴露自己。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刘连城一把抓住哨兵的颈圈,掐死了对方的脖子。其余人冲过去,推开城门,迎接早已埋伏入城的部队。

八路军一进城,立即按计划直奔目标。事实上,战斗的进展比预期的要顺利。仅仅经过轻微的抵抗,伪军的三个营都成了俘虏。另一个方向,伪警察局的300名警察也在第一时间放下了武器。伪军1营,刚打完仗,就向八路军23团投降了。等到天亮空的时候,整个赣榆县除了李亚帆的旅部之外,已经全军覆没!

看到大局已定,政委傅觉得没必要强攻这群惊弓之鸟,于是开始写条子:“目前日寇奄奄一息。我们攻打赣榆是为了解放群众。如果抛弃认贼为父的方式,立即投降缴械,是国家和人民的幸运;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死的。何去何从,希望能迅速做出选择。”他考虑了一会儿,叫来警卫,让他把纸条递过来。但是等了将近十分钟,对方没有任何回应。于是,付政委写了第二张纸条,让人传了进去。同时,他叫有“炮神”之称的李,让他准备进攻。这是本文开头的场景。

然而又过了十几分钟,对面依然没有任何回应。政委傅立即下令:炮兵开始攻击!

张最后用手测量了一下距离,然后接过弹壳,“唰”地一下就被装进了迫击炮的枪管里。听了一辈子“轰”的一声,炮弹准确地飞进了敌旅部大碉堡的二层窗户,然后就是一声巨响!随着这惊天动地的爆炸,碉堡的上部塌了一半!

张还想再开一枪,对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先生,不要再开走了!”说着,一个满身泥土的伪军军官,跌跌撞撞地从硝烟中走出来,手里高高地举着一条白毛巾。

战士们一见对方投降,就停止了炮击,把那个人带到了政委傅面前。政委傅说:“你是谁?你能代表你们旅长吗?赶紧让你们旅长投降!”

这时,这个人满脸笑容地说:“哥哥没有才华。他是我们第三团团长张兴三的营长。我姓谢。我奉我们旅长之命前来与八路军谈判……”

“哼”政委在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说道,“这个时候,你还想谈判?我们有一个原则:缴枪不杀!我们没什么可谈的了。我觉得你做不到,那就废话少说吧!李,那就叫我吧!”

“是的!”听了李的这个命令后,立刻把一颗炮弹塞进了迫击炮里。“砰”的一声,碉堡的另一面大墙被掀到了天上!

“先生,不打不打!我进去让我们旅长投降!”营长谢惊恐地喊道。

符政委那样看着他,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说,“我给你最后五分钟。你不投降,我就继续打!”

营长谢谢了他,跑了回来。眼看5分钟过去了,傅政委正准备命令李继续轰炸,却见伪军第一团团长黄胜春和一个带枪的人带着李亚凡、走了过来。这些人现在是灰头土脸,双手高举,终于投降了。随着他们的投降,残余的伪军放下武器,成了八路军的俘虏。

不幸的是,叛徒王凤鸣这次没有被绳之以法。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逃跑了。但正如陈士举司令所说,从此销声匿迹,再也没能掀起什么波澜。

一战胜利后,八路军乘胜追击,清洗赣榆县附近的据点。两天后,战斗彻底结束。八路军以3死7伤的代价,死伤敌军2000余人,缴枪1600余支,缴获轻机枪8挺,榴弹发射器40余个,战马30匹,汽车2辆,粮食10万斤。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此战之后,敌人的“扫荡”计划彻底破产,抗日军民的士气再次受到鼓舞!

1987年,赣榆县之围作为一个典型,被载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成为了一场载入史册的战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69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