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磊
来源:人民论坛2022年第5期
基于江南文化的孝文帝文教改革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变革。总的来说,冯太后在十四年前主持了太和改革,孝文帝在冯太后死后才开始领导改革。从改革的内容来看,俸禄制、均田制、三年制、调租制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大部分都是在十年前的太和完成的。太和十年以来,改革主要集中在礼仪领域,如设置朝服、开办明堂、批庸、设置乐章、迁都洛阳等。据《舒威高祖纪》记载,十年后的太和诏书都是孝文帝写的。可见,改革所触及的深层次文化教育问题,多由孝文帝主导。
值得注意的是,孝文帝的文教改革不仅体现了他自己的政治和宗教理想,而且是由时代的现实问题所驱动的。这个时代的问题是,北魏统治中国北方半个多世纪后,如何建立一个融合胡汉的新的国家制度,实现长治久安。文教改革是最主导的环节之一,涉及宪法和民心。正因如此,孝文帝面临的文化教育问题,既是鲜卑人与汉人的文化差异,也是汉人士绅之间的学术纷争。泰和十二至十五年(488-491)迁都前,汉族士族围绕姚、等礼仪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以至于孝文帝为了通过引进江南典籍解决北魏的礼仪问题,不得不派遣使节到江南。至于孝文帝借书江南,不仅在《南齐书》中有记载,在清光绪年间出土的李弼墓志中也有记载。著名作家王戎写了一篇长文来表达他的观点。孝文帝的文教改革是一件涉及南北朝历史走向的大事,以至于南朝不得不密切关注。
江南借书发生在太和十三年(489)。两年后,孝文帝派有“独断公输思想”的蒋绍友为辅佐,秘密命令他视察建康宫的风貌,为修建洛阳宫做准备。齐判断了蒋绍友的间谍动机,但还是让蒋绍友回到了北魏。此后,洛阳的宫室制度由蒋绍友开创。可见,江南文化是北魏改革的标尺。孝文帝选择洛阳而不是邺城作为新都,使改革不受河北省士绅的控制。因此,他选择江南文化作为整合胡汉,实现大一统的价值导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南在北魏之外是从来不存在的,孝文帝的改革是那一天来自中国南北的要素交汇的结果。
除了孝文帝主动从江南直接引进典籍和宫廷制度外,南齐每年还“专简秀才,以为是行人”,并聘请使臣向北魏展示江南的风流人物。太和七至十八年(483-494),南齐十二次出使北魏。其中,刘缵两次出使,受到北魏官员和大臣们的一致称赞。据《南齐芦伟传》记载,“太后岳峰亲之”。的使命也影响了孝文帝变法的核心成员刘。刘缵的弟弟刘芳在刘缵到达后受到了冯太后的惩罚,因此他被冯太后提升为主客。据刘的记载,太和九年(485年)刘缵出使后,刘芳成为中书大夫,后为侍郎,成为孝文帝革命的决策参与者。朗·陈震是刘缵的另一位主持人和嘉宾,他对刘缵的外表非常着迷,经常为此叹息和吟诵。当六十多岁时,的后裔来到罗,娶了他的孙女。这在北魏成了一段佳话,朝廷特别下旨,为其婚礼支付伙食费。
南齐使者的到来,给北魏江南文化留下了直观的印象。据《南齐书·芦伟传》记载,孝文帝非常重视齐人,每次有南齐使者来,都要接待,并宣示其义。他经常对手下说:“江南好臣子多。”太和十七年(493),南齐著名学者王肃投奔北魏,迅速成为孝文帝改革集团的核心成员。对于孝文帝对王肃的礼遇,陈寅恪先生认为:“有送别的政治策略,但最大的原因是苏灿供给了孝文帝那一天所渴望的需求。”文帝渴望的是“祖业”。王肃出身于江南一等高门琅琊王,琅琊王演义的人物从魏晋一直延续到宋齐。王肃的父亲王建,贵为南齐丞相,长于礼制。所以陈寅恪先生说王肃“能持南朝利器,迎北主新知”。《舒威王肃传》在描写王肃北奔后在邺城拜见孝文帝的情景时,专门描写了王肃的风格,说他“能言善辩,能言善辩”,“陈说他治乱,用韵高雅,通晓圣旨”。王肃的谈吐、举止、思想都得到了孝文帝的高度认可。文帝见王肃第一眼,便“兴宴移景,却感坐之劳不堪重负。”后来他越来越看重礼貌,或者说屏幕,相对地聊到半夜。“不可能吻你的老臣。”王肃用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来形容他们之间的亲密。“自称君臣时,遇诸葛亮于聚玄德。”
模仿北魏江南与胡汉贵族的精神融合。
文帝的文教改革为北魏江南文化的传播培育了社会土壤。无论汉族士绅还是鲜卑贵族,江南名士的风度都是模仿的对象。《舒威王肃传》记载了王肃侄子王嵩的名声故事。王吟诵圣旨,“音制内敛,风神疏”,使“众民皆倾向一家,皆叹美色。”王的音容笑貌体现了江南高门的文化教养。生于琅琊王家的王嵩在廖白的房间里宣读了圣旨。这种安排本身就表明了北魏朝廷对江南文化的认同。在这种当下的政治语境下,江南名士的风度成为人们仰慕和模仿的对象。
即使是南朝门阀序列最底层的人,在子女北上的时候,也成为北魏官员大臣欣赏和模仿的对象。比如出生在河东裴家的裴灿,就以“好风度”著称。宋武帝北伐关中时,河东的史培南迁,南齐时成为豫州名门望族。史培是齐明帝政治斗争中的重要军事支持者。东侯即位后,南齐政局混乱,裴的位置落到了魏手中。南朝门阀社会,河东裴氏属于晚渡华侨家族,在政治上很难入仕。论门下,裴的武功,很难成为名人圈。但对于北魏的官员大臣来说,裴的文化观足以满足他对江南文人的仰慕。这就是北魏时期裴灿享有“好风度”美誉的社会背景。
凭借“管乐器”,裴毅在政治舞台上转败为胜。裴灿曾经得罪过王,一个有权有势的列文,等着他的到来,满腔怒火。根据《舒威·裴灿传》的描述,裴灿见到袁勇时“神情闲适内敛”,袁勇的目光被他吸引,不自觉地泄了气。坐下后,袁勇对裴毅说:“相爱可以做得更多。”所以裴可以在袁勇进来的时候重新出现,从容的走出来。又一次,裴灿参观了清河王元,刚一下车就遇上了一场大雨。裴灿并没有因为大雨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但他依然允许自己踏入舒雅。袁遗让人拿着盖头遮雨,并向周围的人感慨:“任何一代人都没有奇怪的人!”后来,宣武帝听说裴灿善于自招,想欣赏他的风度。他派使者去裴灿家传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接连派出了几名使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裴灿的家人都感到害怕,但是裴灿却很安详,看起来也一样。得知此事后,宣武帝对裴灿的冷静印象深刻。
在模仿江南的风尚下,河北士绅很快学会了江南人物的容止风格。例如,出生在范阳卢氏家族的陆元明在《舒威陆玄传》中记载,他“富有无忧,相当先进”。陆元明的进退管乐器深受临淮王的喜爱。中山的王元熙看到后,引用东晋著名学者王恭的话来赞美陆元明:“陆郎精神如此之强,只需背《离骚》,饮美酒,好仪表。”鲜卑贵族既能领略河北士绅的江南文化因素,又能熟悉江南文化典故,从而阐述自己的文化观。
鲜卑贵族用江南典故赞美本朝名士,清河有王元丧的例子。据《舒威刘芳传》记载,刘芳从儿子刘茂那里得知他“容貌清秀,情爱俊美,时代推崇。”袁遗爱惜他的儒雅,常目送他离去,说:“刘胜是贵人领袖,若休假,必为魏国辅佐。”袁遗引用了宋明帝赞美楚原的典故,宋明帝认为楚原只要走得慢、走得晚,就能当上丞相。刘茂出生在彭城刘氏家族。他的祖先和父亲都是宋明帝时期的官员,很有名气。袁遗引用了宋明两代皇帝的典故,不仅赞扬了刘茂本人,也表达了对其家族官员的尊重。
这些例子说明,通过孝文帝的文教改革,鲜卑贵族获得了非常深厚的文化教育,他们对江南文化的认同与河北士绅无异。北魏鲜卑贵族与河北士绅之间,正是在江南认同的基础上,才会发生精神上的融合。
北魏江南身份促进民族融合的机制。
在鲜卑贵族模仿江南言情的过程中,孝文帝改革集团的核心成员崔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舒威牧婧十二王传》记载,袁宪河参军为司徒吉时,时任司徒的崔光评价他说:“袁参军,雍容华贵,为丞相之仪。”崔光鲜卑贵族袁仙鹤,算是名人,他是按照当时江南盛行的玄学观念来期待的。对崔光人物的评价与其政治地位有关。《子同治鉴》卷140 2002年8月,齐明帝建武整理出孝文帝变法所倚重的人的名单,王肃、刘芳、在其中。和崔光的刘芳一样,都是北魏占领刘、宋、清齐地区后迁徙到戴迪的“平齐户”,在文化上更接近江南。崔光在太和10-17年(486-493)期间处于孝文帝的决策圈,正是孝文帝大力进行文教改革的时期。孝文帝评价崔光“人才济济”,认为他二十年后当老大。在宣武帝和明成祖时期,崔光长期居于政治中心,领导周琦大正。文帝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门阀制度,在门阀制度中,中正居于核心地位,审人是中正的职责。
崔光评价的鲜卑贵族中有米源。崔光对他的评价是:“黑头三公,做这个人吧。”这意味着玉娟可以在黑发的年龄成为一名公职人员。《舒威太武五王传》上陆道评价及其兄弟安袁延明、中山王元熙时说:“三才虽无优劣,但安丰之才较他人少,中山之皂太多,不及济南之雅。”江禄和崔秀之所以有评价三王的权力,是因为他们处于选官的地位,对三王的仕途有重要影响。鲜卑贵族被纳入官僚体系,受到门阀观念的审视,这是孝文帝改革的结果。
门阀制度中,吏部根据中正的评价授予官员,后者必须经过挑选和讨论。门处于士论的中心,不仅垄断官位,而且操纵舆论,其价值观可以贯穿选官的诸多环节。文帝的改革是将鲜卑贵族和汉族士绅纳入同一体系,所以他们的仕途,无论是鲜卑贵族还是汉族士绅,都不得不深受士论的影响。元和,王新程之孙,字司徒吉士,后从军。他是一级官员。对政府官员崔光的评价会对他的仕途产生影响。而等人,作为宗王,不需要排在正品之首,都是优等品,一般以四品官起步。尽管如此,它们仍在学者们的理论过程中。玉娟等三王被当代人对比评价:“三个楚王琳琅满目,不如晋安。”(《舒威吴泰五王传》)的受欢迎程度也会影响他的政治前途。米源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人,曾被封为中书侍郎。
之所以说比袁延明和袁更好,是因为他更浪漫,更优雅。《舒威太虚吴王武传》也记载了玉娟的“风姿、欢腾、疲惫”令王符神魂颠倒,并特别指出“琅琊王符中有名士”,意在表明玉娟的“风流飘逸”得到了江南一流高中的认可。评价米源等人的陆道江生于范阳卢氏,崔秀生于清河崔氏,两人都是北魏一等贵族。琅琊王、范阳陆、清河崔氏一致称赞的"风雅",表明南北高中对江南风月人物的认同已达成共识。这种价值共识也通过门阀制度重塑了鲜卑贵族的精神面貌。正是通过门阀制度,江南认同在北魏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磊。
编辑:项羽
回顾:水手
中国历史学会官方订阅号
中国历史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