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和他的老师张居正|《万历十五年》

万历皇帝和他的老师张居正|《万历十五年》,第1张

万历皇帝和他的老师张居正|《万历十五年》

今天是明代政治人物张逝世440周年。张(1525-1582),江陵县(今湖北荆州)人,号“张江陵”。他担任内阁首辅十年,辅佐万历皇帝,推行一系列改革,使明朝一度生机勃勃,国库充盈,边陲安宁,从而成就了明朝第一人的地位。然而,1582年,张因病去世。不仅死了,还被万历皇帝洗劫一空。他的家人有的被迫自杀,有的被放逐,很可惜。历史学家先生在其名著《万历十五年》中,曾详细讲述了张和他的学生万历皇帝的故事,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万历十五年(四十周年纪念版)

一个

在万帝统治的初期,他高贵的外表给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皇帝,他的世界里没有人能和他平起平坐。除了两位皇后,他需要尊敬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张的张先生,另一个是他的“大伴”鲍锋。

张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长得像轩朗,留着长胡子,注重装饰。他的长袍每天都皱得像新的一样。他的思想和外表完全一致。如果他不开口,就会暴露问题的关键。他的话短小精悍,让人不容置疑。很符合中国的一句古话“淑女不开口,必有真话。”

万历皇帝张故居书

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母亲对张都特别尊敬,称他为先生。原因一言难尽。据说,隆庆死的时候,内阁大学士高拱以为自己是始皇帝的老臣,对新皇帝不理不睬。幸好老天保佑,还有忠臣张;他当即献上奇谋,建议采取断然措施解决高拱。张危难之时,保证了皇族的安全,建立了如此显赫的荣誉,自然应该取高拱而代之。

张除了担任首辅之外,还主管万历的教育事务。皇帝讲授经典的五位老师,两位教授书法的老师,一位读书的老师,都是他任命的。他还编了一篇讲道作为万历的教材,有机会就自己教。

张和陆跳阳写了《皇帝鉴图说》

皇帝剑图说(全插画版)。

万历皇帝读书的地方是文华殿。1572年秋以后,他每天的功课由经书、书法、历史三项组成。中午过后,小皇帝在文华厅吃了午饭。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还是指导他复习功课,练习书法,背经典。小皇帝不敢忽视这种教导,因为第二天他要背诵今天教给他的经文和历史。如果你准备充分,如果你像银瓶一样背书,张先生会称赞天子之圣;但如果他磕磕碰碰,或者读了别的字,张老师马上会质疑他是严师,让他感到羞愧。

在这样严格的监督下,万历的学习不断进步。他被教导说,当皇帝最重要的任务是崇拜天上的祖先。学习的进步更突出的体现在书法上。慈禧太后和她的伟大伴侣都是书法爱好者,他们总是鼓励皇帝在这方面的进步。万历十岁,能写直径一尺多的大字。有一次,他让张等官员看他挥笔,“挥毫如飞”,一口气写了十八个大字,然后送给这些朝臣。还有一次,他送给张“我送给一个人,永远留着我的命运”八个大字。张谢过他,第二天却对皇帝说:“陛下的书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现在不宜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精力,因为书法始终是一种琐碎的技艺。”自古圣贤统治者以德治国,精妙之术并未造福百姓。像汉成帝、梁、、、和宁宗,他们都是伟大的音乐家、画家、诗人和词作者。只因纵情艺术,未能修国事,有的亡国之患。对于这种忠言,小皇帝自然只能听之任之。1578年后,他的日常课取消了书法,只保留了经史。

万历手迹

物质资源的节约也是从皇宫开始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农历正月十五,午门外都是鳌山烟花和新宫灯,灿烂如昼。在张的建议下,这项奢侈的工程被取消了。万历皇帝想为他的两位母亲修复和装饰宫殿以示孝顺,但张认为宫殿已经非常丰富和完善,没有必要再装饰了。他还向万历抱怨宫里的女人只喜欢玩珍珠玉石,称赞万历的经济。通过讲述宋仁宗不喜欢珠饰的故事,指出一个大师应该时刻关注世间所有臣民的衣食。至于珠玉,就不值得国君重视了。

总的来说,万历即位后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1572年到1582年,是这个朝代一切都向苏联转变,欣欣向荣的十年。北方的“入侵”不再发生,东南的日军入侵也消失了。长期以来,国库充实。这些意想不到的成就不能不归功于内阁大学士张。难怪张先生偶尔会感到腹痛,皇上还得亲自准备麻辣面给张先生吃。

1577年秋天,宫廷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件。大学士张的父亲死于湖广江陵。按照规定,张应该被停职,回原籍守制,这样才符合四书所说的父母丧三年的原则。张照例向报告了丁的心事,这使万历皇帝大为不安。

明朝中后期紫禁城地图(引自《北京历史地图集》)

然而,官员们的反应并不完全令人满意。他们不相信张要求他辞职的诚意,进而怀疑这场关于时局的争论是否是皇室发起的。官员们的愤怒使他们决定采取另一种方法。他们直接把张打了给万历皇帝。

张一参加演唱会,就停止了一切公开和私人的接触,在家等待处置。但秘密活动并未停止,他的意图会及时传达给代理内阁事务的第二助手冯保和。当然,具体细节谁也说不清。我们只知道那个参加会议的官员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他们的罪不是得罪记录,而是藐视皇帝。

张以布衣代替锦袍,以角带代替玉带,穿着丧服在馆照常营业。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停止支付他的官方工资。但他同时下令宫里按时送柴、油、盐等生活用品,光禄寺派酒席以示照顾和优待。

次年,即1578年,张带着红袍和玉带参加皇帝的婚礼。仪式结束后,他换上一件布袍,带回祖屋。公历四月中旬离开北京,七月中旬回到北京,三个月。即使在离开北京期间,他仍然处理重要的政务,因为皇帝要把所有重要文件送到离北京1200多公里的江陵张寨,去请张先生。

张作品集

1578年前后,年轻的皇帝对张的信任达到了最高点。这种难得的友谊在张离京前的一次君臣谈话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张先生开始说,他过去被攻击,是因为一心为朝廷效力,不顾其他,导致怨恨和诋毁的交集;万里说,他很清楚,张先生的忠诚,确实是在稀薄的天空上。说完,君主和他的臣民痛哭流涕。张回老家安葬父亲。这三个月的缺席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所以特别长。当回京后,万历松了一口气,更加依赖张。

这年秋天,张的母亲赵经大运河来到北京。不久她被召入宫中与两位太后见面,加恩送给她珍贵的礼物,而不是国礼。在接受这些信任和恩惠时,张和她的母亲不明白也不能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王室友谊不同于世俗友谊,它不具有世俗友谊因相互关心而产生的永久性。

1582年是多事之秋。法庭上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张元福·居正还没来得及参加皇帝长子出生的大庆就去世了。一开始说只是腹部疾病,也有医生建议可以用凉药治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疾病很快就戏剧性地转变并死亡。像他这样一位精力充沛的活动家,年仅58岁就去世了,这让很多人为他哀悼,但也有很多人私下庆祝。去世前九天,万历封他为太师,这是文官中最高的官衔。在这个王朝200年的历史中,还没有人在生前获得过这种荣誉。然而,疾病很快夺去了他的生命,他无法利用这一新的荣誉来增加他的权威。

就像张

这股大风是从清平年底开始的,所以太师张的参与是从一件事情开始的。皇帝下了一道圣旨,上书说,过去在丈量全国土地的时候,有很多违法的行为,主要是当地的地主被迫多报耕地,或者虚增面积,甚至把房屋地基、坟地等都包括进去了。当地官员声称这是他们的功劳。鉴于存在严重弊端,该测算不能作为实事求是的计税依据。年轻的皇帝认为,由于他敏锐的洞察力,他实施了仁慈的政策,这给了整个世界休息的机会。

他没想到,这道圣旨虽然没有提到张的名字,但一经颁布,所有过去严格按照张的指示办理丈量的地方官员,都被斥为虾兵蟹将。没有彻底进行测量的地方官员被土地所有者称赞为人民的真正父母。反张运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涉及到一大批严格办理丈量的官员,他们都与张旧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们劣迹累累,推理缜密,所以胆大妄为,有张撑腰。这一运动传播缓慢,但稳定,参与者清楚地知道,政治局势是非常不同的。他们揭露事实,制造舆论,使张的形象变得虚伪阴险。到了1582年底,也就是张死后仅半年,就被判了棺木。罪名包括欺君毒民、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任用私人、纵容奴隶羞辱士绅等等。最终,他为了个人利益组建了一个政党,别有用心地试图控制朝廷的权力。

这一切使年轻的皇帝感到他对张的信任是一个不幸的历史错误。张先生言行不一。他很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他在玩珠玩玉、玩字画方面积累了很多名气,也有很多绝色美人,这些都是他的崇拜所呈现的。得知这个消息,万历又感到很难过。这十年来,他一直在九五,却被限制没钱奖励宫女,以至于不得不记在小册子里,等着以后兑现。他爷爷因为收入不足,被迫拿公共物品牟利,被当众训斥。然而,这个节俭的倡导者,张居正,谁认为自己是一个圣人,如此表里不一,充分利用自己!

从1582年冬天到1583年春天的几个月里,皇帝的情绪处于混乱状态。如果万历确实有优柔寡断的弱点,他的臣子们都是勇往直前。清算运动在张继续发展;我们必须弄清事情的真相。几个月来,得罪了老姓的官员,几乎都被复职,降为庶人复职,从充军的边界召回。至于这些人是否应受惩罚,则不在考虑之列。

张的官员还认为,张的财产应该被没收。但万历一时拿不定主意。一提到张,各种复杂的回忆就会涌上他的心头。所以,在被拒绝后,张建议继续参加的十四大罪。皇帝和朱批回答说,张对人民极其仁慈,但“我已服了十年的年龄,现在我死了,我不在乎我的贷款,所以我会一直这样做”。

然而,两年后的1584年,万历皇帝改变了态度,失去了他在张的家。高拱遗作的出现,对彻底解决张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本书讲述了张和冯的罪恶,并为自己洗刷。这本书内容的可靠性可以另当别论,但至少,它的出版对政府和公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张案最终处理的强大催化剂。之后在万历皇帝对张先生的记忆中,连勉强保留的一部分爱情都化为乌有。他发现,自己和母亲曾经错误地认为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保护皇位的忠诚,而现在看来,张不过是出于卑鄙的动机,为了自己的荣誉而做的叛徒,纯粹是一个玩弄权术和政治的人。

圣人临终遗言(丛书集成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

至于张及其遗属的待遇,早在1583年夏之前,万历皇帝就已经剥夺了张三个儿子的官职,并撤销了张本人生前获得的一个姓氏称号。虽然情况仍在发展,但他仍然想停下来。又过了一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阳历五月,辽王的公主指责张出于个人恩怨,为了夺取府邸而蒙蔽了盛聪,废黜了辽王,夺取了本该失传的王坟和金宝。这时,万历皇帝觉得张侵犯皇族中饱私囊是有罪的,于是下定决心答应了这个请求。

张死后两年,其家产被没收,这在技术上造成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按照这个朝代的习俗,被没收的财产应该是张死后的全部财产。这两年家属花的、转的所有物资、钱都要补齐,这叫“追悼会”。但应该补充的数字没有确切依据,只能按照“合理性”来估算。张生前没有节俭的名声。就算他偏了,负责“追悼会”的官员也绝不敢小觑这个数字。张的弟弟和儿子,原籍江陵,已全部抄光,黄金近一万两,白银一万两以上。这一数字与估计相差甚远,于是进行“追悼”的官员对张的长子张严刑拷打。张交代,确实有30万两白银存各地,但他很快就上吊自杀了。据记载,张家还有一个人也自杀了。

被盗财物300余条(包括张在京财物)被抬入宫门,其中包括四面平额的御笔,是皇帝赐的褒扬张先生为忠臣的大字。这个地方没有值得注意的珍宝。万历皇帝是否亲自看过这些东西,或者看了之后有什么反应,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抄家后,两人上书皇帝,要求格外开恩张的老母亲。万历批了空的房子和一千亩地作为支持,同时指责两个请愿者。大学生受到了温和的训诫,而刑部尚书潘继勋因夸大张家庭的悲惨境遇而被人民罢免。

比如申时行

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万历已经退无可退了。还必须向世界上所有主体说明过去两年采取的所有措施。要说张密谋反对皇位,一是缺乏证据,二是对皇室没有任何好处。于是,在查抄财物四个月后,也就是公元1584年阳历九月,官方公布了总结性的罪名:“谤宗、侵占皇陵、约束官吏、包庇我、独揽朝政。”这本来应该是割棺杀人,只是因为他多年的服务,我的姑姑。他的兄弟、儿子等四人被送去烟熏地放逐。

张远·居正死后被清算,他的同伴鲍锋被驱逐出北京。皇帝实际上掌握了政府的权力。但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发现,摆脱了张和冯之后,他所获得的自主性仍然受到种种制约。就算你是天子,也只是一种制度的产物。他逐渐意识到张倾销的真正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

然而,万历皇帝陛下的统治是这个朝代中最长的。在那之后,他的统治时期会发生很多事情,1587年只是一个契机。这一年,阳历七月,正好是张元福·居正先生逝世五周年,皇帝坐在皇宫里,往事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万历皇帝雕像

他指示工部如实查报:张在京的住宅,未上缴官方后是否有人居住?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卖?记录中找不到该部的答复。关于正史认为记录这份圣旨已经可以表现出当时皇帝微妙复杂的思想。至于房屋的买卖或出租,与国家大事无关,不必琐碎记载。

(摘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四十周年纪念版)

万历十五年(四十周年纪念版)

[美]黄仁宇著

简化的水平行

32开精装

978-7-101-15647-8

98元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是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然而在中国,在这平凡的一年里,发生了许多历史学家往往忽略的事件。这些事件,虽然看起来像是小节的结束,但其实是之前发生的大事件的症结所在,也是未来兴风作浪的机会。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眼里,因果关系只是历史的焦点,我们伟大的历史征程从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一部力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融合了作者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经验,首次以“大历史观”剖析明代社会症结,观察近代中国之道,发人深省。

2022年是黄仁宇名著《万历十五年》出版40周年。在俞哲思黄先生的全力支持下,中华书局再次推出纪念版。40周年版利用目前便利的编校条件,在经典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文字质量,同时将原专版放在书背,并增加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三事》一文和多幅历史图片。采用双色文字印刷和纸质精装的形式,希望为喜爱黄仁宇作品的读者朋友提供一个更加完美的版本《万历十五年》。

【钟中华书局一百一十周年纪念章】万历十五年(四十周年版)

(统筹:藜专辑;编辑:思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61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