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阴阳相隔的全家福:照相时烈士已牺牲,而这张照片为何出现在纪念馆?

一张阴阳相隔的全家福:照相时烈士已牺牲,而这张照片为何出现在纪念馆?,第1张

一张阴阳相隔的全家福:照相时烈士已牺牲,而这张照片为何出现在纪念馆

九十三年前,西北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大规模武装暴动,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史称华伟起义。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以刘志丹为代表的领袖在陕西点燃了星星之火,为红军长征后在陕北开辟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60年后的1988年,在邓小平、向倩等中央领导的过问下,渭南市设立了华伟起义纪念馆和纪念塔,深切缅怀在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

在纪念馆保存的资料档案中,有一张黑白照片特别显眼,已经发黄。看过的人心里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甚至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感。照片看起来是这样的:

特殊全家福

这是20世纪20年代拍的一张全家福。照片里有四个人。中间那个人坐在椅子上,戴着瓜子帽,穿着昂贵的缎子上衣,脚上穿着一双白袜子和皮靴,看上去像个富家子弟。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人四肢僵硬,嘴唇微张,双眼紧闭,看起来十分反常。

站在他旁边的是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年轻女子穿着便衣,一脸愁容,右臂紧紧抓着面前的男子,好像总担心他会摔倒。

站在这三个人后面的是一个穿白衣服戴白帽子的年轻人。他一脸肃穆,故意把帽子压得很低,好像是为了掩饰眼中的悲伤。

如果你仔细看这张照片,你会发现这些不寻常的事情。在这四个人中,坐在椅子上的那个人很特别,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他穿的明明是裹尸布!

没错,这是一张阴阳相隔的全家福。拍这张照片的时候,穿裹尸布的人已经死了。那么,这个人是怎么死的?你死的时候为什么要拍全家福?为什么这张照片会出现在纪念馆保存的资料档案里?

一张张特殊的全家福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红色革命故事。

陕西老照片

照片中间的男子名叫文,站在他左边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石和文,站在他后面的是同村村民文志德。这张照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火纷飞的革命时代。

文,陕西滑县人,1903年生。文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丰衣足食。文的父亲是文家亲戚收养的孩子,起初待他如亲骨肉。然而几年后,文的奶奶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对这个养子就不那么上心了,这也为文的牺牲埋下了伏笔。

文长大后,被父母送到七里庙小学读书。校长是我们党的早期党员。在史志的影响下,青年文对革命有着无知的认识。小学毕业后,文去了华县中学,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1921年,年仅18岁的文小学毕业,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接替了老校长石志的职务,担任小学校长。

文回到家乡不久,就遇到了一件令他愤慨的事。李四小学的老校长历史直,人如其名,眼里容不得沙子。陕西省军阀头子刘振华靠一帮匪兵欺压百姓,在村里捞油水。他为人正直,不能容忍这种行为。他多次代表人民发言,写文章批评刘振华的霸道行为。刘振华被揭发,恼羞成怒,把石直扔进监狱,折磨致死,然后弃尸街头。

让人心寒的是,老百姓怕得罪军阀势力,却没人敢上街收老校长的尸体。当消息传来的时候,文心里感到无比的愤慨。他亲自带领学生们把老校长的遗体接回来安葬,并为老校长举行了葬礼,鼓励学生们以他为榜样,在革命的道路上艰苦卓绝地阔步前进。

农民运动

石倒在血泊中的惨状,并没有吓倒文。他继续组织农民运动,在当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后来,文在老乡史卓生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民运动,文、史卓生等华县共产党员成立了当地农会委员会,文当选为委员。

1927年3月,文带领100多名农会会员进入赤水镇,与粮库主任杨保和当面对质,要求他归还鱼人的赃款。被拒绝后,文等人清算了杨保和,并联名要求华县县长叶振本严惩恶人。没想到的是,出于相互保护,叶榛对此事视而不见。被压迫的人民团结起来,聚集在县政府向叶振本提问。叶振本被革命浪潮吓住了,干脆关了门。结果激起了民众的愤怒。他们砸了县政府,逼着叶振本辞职。刚刚任职43天的华县县长,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只要绝望的逃离。

跑了叶振本后,文代表农会发出通告,要求华县严禁赌博和抽鸦片。而当地的劣绅石二看到告示后,一意孤行,继续在城西开鸦片店。

宣化暴动

温的妻子石立即向丈夫透露了此事。文立即组织人力,赶到城西,捣毁了石二的鸦片馆。石二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躲在桌下不敢出声。

在滑县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有国民党做后盾的叶振本回到滑县,继续担任县长。文连夜与农会成员开会,迅速组织起来,第二天就把叶振本赶出了滑县。这是一次令人震惊的宣化事件。为了更好地团结群众,不久,中共七里寺党支部成立,文有望出任党支部书记。

宣化事变的爆发彻底惹恼了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宋。他要求军队迅速介入,查处滑县农协,逮捕活跃在当地的工厂党员。劣绅闻风而动,暗中勾结,向新成立的县政府申诉,要求严惩文等共产党员。

华伟起义

1928年5月5日,滑县政府接到密报,七里寺小学正在召开党支部会议,于是当晚就派了一队宪兵到七里寺,悄悄包围了小学。随着一声哨响,军警突然冲进学校,堵住出口,包围了正在开会的共产党员。经过一场枪战,三名共产党员文、史卓生和肖成东不幸被捕,关在华县监狱。

5月10日,在刘志丹等人的领导下,威化起义爆发,在威化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在陕西的统治。

然而,在监狱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被拘留后,文非常自责,认为是自己的疏忽,没有及时发现敌人的阴谋,导致党组织被破坏,同志被捕。同时,他说,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不应该放弃我们的信念和希望。庭审中,文后稷对反动派破口大骂:“我是校长,一切由我承担,与他人无关!”

温济侯夫妇墓

一方面,反动派安抚文,另一方面,他们告诉文的家人,只要他们愿意支付300大洋,文就可以完好无损地回到去。然而,当这个消息传到文家时,只有文的父母和妻子石很着急。其他温家人得知他被捕的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以为终于摆脱了一个针对地主乡绅的“祸害”。

由于没有收到赎金,反动派彻底暴露了他们的狰狞面目。他们再次审问文,拷打他,并在文的胸口烧红烙铁,强迫他说出共产党的秘密。文后稷痛苦万分,但咬紧牙关,发誓不泄露党的秘密。

敌人恼羞成怒,准备把文送到安处死。曾与文共事的刘志丹,得到消息后,埋伏在从华县到安的路上,准备营救受难的同志。然而,由于告密,在计划实施之前,敌人改变了立场,决定当场杀死文。

5月29日上午,文被押赴刑场处决。行刑前,文后稷高喊:“共产党是永远杀不死的!”“共产党万岁!”他25岁就英勇牺牲了。

在行刑现场,七里寺小学的管理员文志德见证了文校长牺牲的全过程。行刑后,他含着泪把文的遗体送回文的家中,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史。

这时,正在哄孩子睡觉的看到丈夫的尸体,悲痛欲绝,当场晕倒。当再次醒来时,已经是晚上了。她流着泪问文志德:孩子出生后,因为文忙于工作,一家三口一直没有拍过全家福。现在文被坏人杀死了。为了弥补这个心愿,我希望最后再拍一张照片。文志德含泪同意了的请求。

毛主席颁发的烈士证书

当晚,两人擦去文身上的血迹,给他换上了一件像样的寿衣。第二天,他们从县城请来了摄影师,在村西的小庙里拍下了这张令人心碎的全家福。

文牺牲后,思念丈夫,生活在悲痛之中,染上了重病,同年冬病逝。

1958年,牺牲30年后,文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毛主席亲自颁发“烈士证”,告慰革命烈士在天之灵。

在华伟起义纪念馆里,有一行用319块青砖铺成的标语:同志们,快点,踏上烈士的鲜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61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