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拒绝英国通商请求,只因狂妄自大吗?乾隆:我对西方很了解

乾隆帝拒绝英国通商请求,只因狂妄自大吗?乾隆:我对西方很了解,第1张

乾隆帝拒绝英国通商请求,只因狂妄自大吗?乾隆:我对西方很了解

公元792年,以贺八十寿辰为名,英国政府派遣外交官马嘉礼率领庞大的使团出使清朝。这是西欧国家首次向中国派遣正式特使。

马尼尔向清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贸易要求,被乾隆皇帝以“中国物产丰富,应有尽有”为由拒绝。很多人,在评价这件事的时候,都会骂乾隆皇帝沉浸在天国的美梦里,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罗恩拒绝英国的贸易请求仅仅是因为傲慢吗?

Magalny率领的英国使团会见乾隆皇帝。

龙皇帝并不缺乏对西方国家的了解。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的祖父康熙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西学爱好者。他非常喜欢和西方国家的传教士交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聚集数学人才研究包括勾股定理在内的数学原理。他提出了数学中的“元”和“幂”的概念。他设立了展示西方科技产品、书籍和绘画的如意阁等场馆,并派出以耶稣会士为核心的专业团队走遍全国,制作了当时最先进的地图——《康熙皇帝全图》。他还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通信和礼物。

康熙十三年(1674年),比利时人费迪南德·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也仿照明代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大通用地理图》,绘制了一幅新的世界地图《昆玉全图》,向清朝人展示了当时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

雍正帝对西学并不那么热衷。在发现洋教逐渐在内地传播,福建福安发生了洋教敛财、教堂男女混杂的事件后,他颁布诏书,禁止传教士在中国传教,驱逐回国,从而加强了海禁政策。但他也能意识到西学在外交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西学馆,培养翻译家。他也穿西装,玩西式钟表,玩假发cosplay。

上图_昆玉全图东半球部分

在父辈和祖辈都喜欢西方东西的情况下,乾隆皇帝显然不可能缺乏对西方国家的了解。他从小就喜欢研究钟表等西方的东西,对传教士Xi·成元发明的“自走狮”非常感兴趣。他还下令两广总督李侍尧和广东海关总督李永标,向一些镀金的海景亭致敬。当时在巴黎和伦敦流行的东西,很快就会通过商船和传教士传到清朝。欧洲的一些顶级制表商专门根据皇帝的喜好制作手表,甚至有商人直接从欧洲来到广州,运送制作钟表的机械设备,设立钟表厂,为皇室和贵族成员生产奢侈品。

康熙和路易十四是同时代人,乾隆和路易十六是同时代人。像他的祖父一样,甘龙保存着法国国王之间的通信。法国大革命爆发时,乾隆建议路易十六严厉镇压反对派。但是路易十六没有这么做,所以被斩首了。这件事也让乾隆对欧洲大革命更加警惕,这种情绪蔓延到他对英国使团的态度上。

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

所以说,乾隆皇帝傲慢是真的,但这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外国是怎么发展的,而是因为他知道西方国家发展很快。但是,他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和政治制度,他认为中国仍然远远领先于这些欧洲国家。到了清朝,君主专制登峰造极,国家达到“武功尽善尽美”,封建农业达到顶峰,人口达到近3亿,乾隆很难沾沾自喜。

更何况,马嘎尔尼访华时,甘龙已经80多岁了,他的思想确实很难适应世界的快速发展。由于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他没有预见到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会给世界带来多么剧烈的变化。

乔治·马加尔尼(1737-1806)

英国欣欣向荣的民族形势和扩张引起了乾隆皇帝的警惕。

自17世纪以来,英国先后击败西班牙和荷兰成为海上霸主。插着米字旗的船只威风凛凛地驶过四海,奏响掷弹兵进行曲的龙虾兵不断在北美、印度、非洲等地开疆拓土,开始建立一个日不落的新帝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使英国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强国。这一时期,英国的风头无疑被其他西方列强盖过。

因为郑并不缺乏西方国家的知识,他可以从其他国家的传教士和使节的口中以及边境官员的报告中大致了解英国的情况。他意识到英国“在西方国家中是比较强的”,所以当马嘎尔尼的使团带着炮舰来到中国时,他立刻开始怀疑他们在东南海上是不是有所图谋。当他得知英国人带着贡品前来朝贡时,他的警惕性稍微有所放松。

上图_傅康安(1754-1796年7月2日),夫差的。

1788年至1792年,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廓尔喀(今尼泊尔)受西藏喇嘛沙玛巴唆使入侵西藏。龙派大将傅康安击退廓尔喀的入侵,并试图翻越喜马拉雅山,围攻廓尔喀都城。国王逃到英属印度边境,向英属印度总督康华里侯爵请求武器支援。康华里侯爵没有公开支持廓尔喀,而是派了一个代表团去廓尔喀讨论秘密支持武器。

然而在使团到来之前,廓尔喀向清军投降求和。使团抵达后,廓尔喀拒绝了英方提供武器装备的提议,将其遣送出境。但是廓尔喀敢入侵西藏,英属印度肯定在背后提供了一些支持。傅康安也发现了英国人支持廓尔喀的迹象,所以对英国人的态度比较冷淡。

上图_乾隆皇帝(1736年至1796年在位)

英属印度支持廓尔喀入侵西南边陲,自然让乾隆不快。虽然甘龙对英国人的强硬有所了解,但很难想象英国的全球殖民地在他的家园概念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一度不确定Magalny使团和在印度的英国人是不是同一批人。在会见Magalny的代表团时,甘龙问代表团成员,英语在哪里,它与俄国有什么关系。不是他事先不知道英伦三岛的大概位置,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国可以控制与中国接壤的印度的事务。

这样的疑惑在道光年间依然存在。很多人拿战争开玩笑,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哪。事实上,道光提出了与甘龙相同的问题,他也缺乏殖民帝国形态的概念。

道光上空

甘虽然拒绝了英国人提出的贸易要求,但他担心英国人会进攻东南沿海。他很清楚东南沿海的防御和他的海军的水平。于是,他颁布诏书:“在东南沿海地区,一定要加强军备,做好战斗准备,不要让英国人偷偷占领领土。英国人虽然擅长海上航行,但上岸或进入内陆水域并不方便。因此,地方长官应该严密守卫港口。如果外国人开船到天津、宁波等地假装贸易,决不能勒令上岸,立即驱逐出洋。最好用士兵来恐吓他们。浙江到广东的海道也要整合。”

与此同时,甘龙指示两广总督林林在与Magalny使团沟通时开导和鼓励他。常林还通过暂时削减进口税或承诺Magalny修改一些贸易规则来稳定Magalny的心态。1993年10月,乾隆皇帝指示常林“告诉他,以色列国王的特使远航到贵国,他提出了真诚的建议。伟大的皇帝非常感激并奖赏了你...大皇帝无意怪你,你不必怕。”龙试图用这种“小恩小惠”让英国人没有入侵海洋的借口,同时搞清楚马嘎尔尼等人是否在图谋侵占中国领土。尽管龙称英国人为“英国野蛮人”,但他很清楚他们的潜在威胁。

上图_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该团画家画清军士兵和猎枪。

马格尼的贸易请求几乎是《南京条约》的翻版。

龙的担忧并非全无必要。如果我们看一看马嘉烈使团试图与清政府达成的贸易协定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其条件几乎与1842年《南京条约》的条款一致。

马尼使团要求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地登陆经商。在这份相应的《南京条约》中,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地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英国君主在这五个城市派驻领事、管家等官员,负责商人事务,与当地官员交换公文。要不是买西洋钟表之类的奢侈品,乾隆皇帝早就把广州的十三行关了。

上图是两国代表在《南京条约》中英文版交界处的签名和印章。

马尔尼使团提出在舟山或广州附近指定一个不设防的岛屿供英国商人使用,使英国商船可以立即休息,储存所有货物,供商人居住。广州附近的小岛是香港岛。龙害怕英国人会留在岛上,所以他自然不会同意这个要求。在《南京条约》中,香港岛是割让给英国的一部分,允许英王长期占有立法权。

马妮使团提出要求清政府公布税法,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制定的税率纳税,不在税率之外征税。《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应根据民意协商确定进出口税标准并对外公布,让英国商人照章纳税。不公布税法,地方政府可以各种理由阻挠,刁难英国商人,拒绝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税法公布后,清政府无权任意处置。《中英关税协定》是损害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体现。

马尔尼使团提出废除工商银行的垄断地位,对英国人开放自由贸易。《南京条约》规定,所有英国商人和在广东进行贸易的人都要定期设立行商,也就是众旅。以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政府对中英贸易的垄断是中英贸易出现巨额顺差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

至于双方官员的平等往来,这种现代外交的通行做法,在当时的清朝统治者看来,是越界的行为,自然不会答应。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默许西方列强在北京设置使节。

可以看出,马加尔尼这次向清政府提出的要求与《南京条约》几乎一样,只是没有征地补偿。这种内容无疑会让乾隆和清大臣产生怀疑和戒心。康熙皇帝之前在位的时候,曾经这样评价西方国家:几千年过去了,中国可能已经厌倦了。这直接跳了一波先知。乾隆时期,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实力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所以乾隆对他们的警惕不亚于康熙。

上图_康熙皇帝,爱新觉罗·叶璇(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龙之所以拒绝中英贸易,除了出于对中国心态的考虑,维护小农经济和封建统治的基础,即认为马嘎尔尼提出的这些条件会对中国的主权和政府统治造成危害。虽然乾隆拒绝通商,但中国失去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在近代处于被动地位。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一个重大决策的做出都与当时的国情、统治阶级的目标和利益、社会的文化和认知息息相关。

在处理马格尼使团和中英贸易问题上,甘龙选择了最有利于满清统治和封建制度延续的做法,同时制定了当时可以做的措施,严防英国入侵。他对英国的潜力和未来的看法是错误的,但他仍然对英国人的力量和雄心有所了解。

作者:铁骑风校正/编辑:莉莉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56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