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裹竟被当作盲盒出售

快递包裹竟被当作盲盒出售,第1张

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好奇心。

“拆了的东西基本都没用了。”近日,买家石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个价值30元的盲人快递盒。“手机壳、灯泡、机械零件都算过了,甚至还有过期的暖宝宝、未开封的艾灸棒、不会写字的笔……”

多位受访买家表示,快递盲箱大多是价值不高的小物件。

记者发现,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是这些快递盲盒的主要销售渠道。商家“论件卖”或“论斤卖”。“一个卖”售价30元人民币19.88,40元人民币23.88,60元人民币59.88。“按斤卖”有2斤35元、4斤60元、112元8斤等不同价格。有的快递盲盒卖家,月销3000多件。

有买家告诉记者,快递盲盒价格普遍不高,在“物超所值”的宣传刺激下才选择尝试。除此之外,短视频平台上一些自媒体博主的热门开箱视频也为快递盲盒吸引流量。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说:“商家把不知名的商品包装起来卖给消费者,意在制造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了实际购买和想象商品之间的不确定性,从而满足了部分年轻消费者的好奇心。”然而,一些无良商家利用“不确定性”销售不合格产品,过度上市,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快递员变成了盲箱。

有买家告诉记者,盲箱里的每个包裹都是用快递原件包装的,来自不同的快递公司,每个包裹上都印有完整的原收件人信息。那么,这些本该签收或退回商家的快递件是如何变成“快递盲箱”再次上架销售的呢?

通过北京快递盲箱买家提供的快递包装袋,记者联系到了一件原快递的收货人——上海宝山的褚女士。

楚女士说,这个快递确实是她购买过的产品。因为收货地址的原因,她没有签收,而是中途退了,卖家的退款已经收到。然而,记者查询快递包装上的物流信息发现,楚女士的快递并没有退回给广东的商品卖家,而是在上海宝山的一个网点签收,然后作为一个盲人快递箱从上海寄出。

记者打通了快递公司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不了解快递盲箱现象。“如果是有地址的快递,应该不会再卖了。”客服人员还告诉记者,如果快递员丢失快件,一旦被投诉,将面临数倍于商品价格的处罚。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快递盲箱”,发现一些店铺在首页声明了自己的供货方向,比如来自直播的尾货、仓货、无主快递积压等。

“它们是买家退货,卖家不回收的快递积压件。”淘宝最后一个卖家这样告诉记者。

有物流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一些快递盲箱是一种商业噱头。快递上的收件人信息和电话都是假的。卖家只是借用盲盒的概念,卖一些本身毫无价值的小东西。

卖盲盒不可能是“法盲”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有些快递确实成了无主件,长期无人领取,但不代表这些无主件可以随意处理。”陕西高雪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晶表示,《快递暂行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倒卖他人快件。此外,对于无主快件,《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管理规定》中也有相关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安排专门场所保管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保管期限自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登记之日起不得少于一年。”

“如果出售的快递盲盒与收件人的个人信息一起出售,就会泄露消费者的个人隐私,给其他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刘晶介绍,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在快递服务过程中获取的用户信息。

在电商平台上,将无主快递当盲箱卖的现象依然存在。业内专家赵晓敏认为,销售快递盲箱的行为在监管层面还是比较滞后的。“无主快递积压也是快递行业一直存在的现象,但没有一家快递公司可以私自出售快递物品。”

“监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种现象。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如果快递公司对无头快递有疑问,建议尽快与当地邮政管理部门协商,规避法律风险。”



快递包裹竟被当作盲盒出售,第2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260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1
下一篇 2022-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