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个“结局”是恒大的倒闭和破产清算,那么这个可能不大。
但另一种“下场”,如其集团经营某些业务板块的“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其集团资产在继续经营的同时改变原“姓徐”性质,则有可能发生。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恒大在全国有近百个在建楼盘。如果恒大此时倒闭破产清算,这些楼盘将面临烂尾风险,影响上游供应商、下游承包商、贷款银行、地方政府、全国成千上万购房者的具体利益。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第二,购买了恒大理财产品的客户非常多。按照法定的破产清算程序,恒大如果清算,首先要支付拖欠员工的工资和社保,其次要支付欠国家的税费,再支付其他负债。而且,在支付其他负债时,在优先项目完全清偿之前,不得清偿其他非优先项目。所以在破产清算中,这笔钱将很难支付给理财客户。
那么,那么多买了恒大理财产品的用户呢?他们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吗?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当人们谈到这一点时,他们可能会说:“吃咸鱼会让你口渴。”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既然你被恒大的高投资回报率所吸引,你就应该为恒大出事承担责任,不管国家如何。
可以说,就好像我们生气了,骂孩子了,但是如果孩子出了事,他们又舍不得。你能放弃吗?
所以不能让恒大倒闭,破产清算,让投资者流血。这种事情在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国家会发生,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更注重社会效果,奉行全能政府理念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让事情恶化,影响金融体系和社会稳定。
即使恒大愿意自己破产清算,在各种风险解除之前,政府也不会同意。
再者,要明白,这位专业的朋友应该很清楚,恒大违约不是“资不抵债”的问题,而是偿债能力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收紧房地产信贷、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过程中,其资金链出了问题,无法以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利息。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恒大已经陷入了“债务陷阱”,但其手中仍有不少优质资产和大量土地资源。而这些优质资源可以换来金钱延续生命,让恒大得以继续存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三个先决条件:
第一,时间,谈判找人接手需要时间。第二,买家需要有买家愿意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徐老板有诚意低价出售。这时候他还想高价卖,只好大赚一笔,把价格降下来,卖到了地板价以下。不要试图通过推高讨债人之间的冲突,逼迫国家队借钱或者介入收购来要挟政府,做冤大头。
恒大的现状是,三者都面临挑战:及时有了缓冲,但当银行停贷,投资者跑路时,“灰犀牛”立刻冲到了前面;至于买家,就我们整体的经济和行业形势来看,能接手的人少之又少,能接手并且愿意接手的更是凤毛麟角。计算中只有少数国字头企业;心态,虽然我们不方便揣测徐老板和恒大高层的心态,但我们都知道。
所以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恒大的危机永远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解决。绝不是和几个国企达成了什么共识,后者愿意投入6000亿或者几个亿来解决问题。
我昨天说了,国家根本不怕恒大威胁破产。不仅不怕,还派工作组进来,不断约谈恒大高层,要求恒大履行合同。与此同时,多个地方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停止对恒大地产本地项目发放贷款。此举明显是“风险隔离”,防止风险向社会层面和整个金融体系蔓延。可以说政府已经为恒大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此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昨天在回应有关恒大集团的相关问题时也表示:
“部分大型房地产企业经营出现一些困难,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需要观察。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运行来看,未来由于国家坚持住不炒的原则,会继续稳定价格预期,整体运行会保持平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仔细品味一下?这说明,第一,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运行符合官方预期;第二,恒大只是一个困难的案例。官方还在评估恒大的困境对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影响,至少目前不会出手救市。
国家不急,那谁急?除了供应商,承包商,广告商,买了恒大房子和理财产品的客户,只有恒大自己是最急的,所以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那些国有房企,虽然经营中官僚主义严重,有财大气粗的政府和银行做后盾,但也是自负盈亏的主体,SASAC也有考核要求,不可能不计成本高价接手。不会,不仅会借机大力砍价,逼得徐老板吐血获利,然后才有可能收购、注资、重组。
当然,恒大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都会发生变化,企业的资产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恒大原名徐,以后会改。至于姓什么,徐老板和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