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压岁钱的由来 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的由来,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黑身白掌的小恶魔“宝贝”,经常在除夕之夜拍孩子的头,让他哭得发高烧。于是,人们就在当晚“保留珍贵的东西”,给孩子“压岁钱”,让他们赶走遇到的小妖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守岁给压岁钱的习俗。
压岁钱也和“赢钱”有关。早在汉代,“赢钱”在我国就已出现,又称“赢厌钱”和“花钱”,民间将其作为吉祥或辟邪之物。“输赢钱”被铸造成硬币的形式。除了普通硬币上的文字外,正面还有许多吉祥的文字,如“消灾避祸”、“天下太平”、“千年万岁”。背面有各种图案,龙凤、龟蛇、双鱼、宝剑、星辰等。
到了唐代,春天宫中送钱的习俗盛行。那时候春节是“立春日”,是宫里互相拜祭的日子。民间没有这样的习俗。王建《宫词》云:“贵妃庭上初寿,妻乞钱洗儿。”《紫同治鉴》也记载:杨贵妃生了一个儿子,“玄宗亲自看了,欣然赐贵妃金银钱,为其洗儿”。虽然“洗孩子的钱”意味着快乐,但主要是为了给新生儿辟邪。宋元以后,春天撒钱的习惯传入民间,逐渐与“赢钱”融合。无论是在长江以北还是以南,红绳硬币都是受欢迎的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