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找了我这么多年。”12月6日,在深圳警方的帮助下,电影《亲爱的》的原型孙海洋夫妇见到了他们被拐14年的儿子孙卓,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被玩具车哄走的小男孩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微博截图
今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积案拐卖儿童案件,抓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搜寻失踪被拐儿童。截至11月30日,公安机关已成功侦破拐卖儿童案件290余起,抓获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690余名,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8307名,其中失踪被拐儿童与亲人失散长达74年。“团圆”行动成效显著。那么,“团圆”寻亲活动中采用了哪些先进的科技手段,这些科技手段发挥了什么作用?
“绑架DNA系统”缩小了寻亲范围
“爸爸,妈妈!”一阵哭成泪人后,陈建新把胡国安和孔目连揽入怀中,轻轻擦去他们脸上的泪水。近日,铜鼓县公安局会议室里,一场跨越江西、福建两省的32年重逢,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亲人和民警。
原名胡,。1989年12月,胡的父亲在铜鼓县大屯镇的一个建筑工地当临时工,6岁的胡在附近玩耍。中午,的父亲胡发现儿子不见了。多年来,胡的父母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儿子,一直在鹰潭、宜春等地寻找亲人。
胡的失踪,也成为铜鼓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和大段镇派出所民警的一块心病。大屯镇派出所原所长何英介绍,10年前他刚到大屯上任时就了解到此案,并根据当时收集到的线索到陕西省寻找胡,但最终未果。
30多年来,胡案一直牵动着警方的心。每次刑事技术更新,警方都会再次采集胡父母的血样录入数据库,并多次走访宜春、南昌、上海等地。
今年1月,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被拐卖失踪儿童“团圆”行动。铜鼓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认真梳理基础信息,再次采集胡父母血样进行DNA数据分析,录入拐卖失踪儿童信息平台进行比对。前不久,平台匹配到了在江苏省太仓市工作、籍贯为福建省莆田市的高度嫌疑对象陈建新。
“一方面,我局立即与胡的父母取得联系,进行进一步核实和确认。另一方面,我们请求伊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协助与陈建新取得联系,并成功采集了他的口腔拭子。”通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队长黄说,双方血样经过DNA提取、扩增、电泳后,DNA数据正式称重,经宜春市公安局、江西省公安局、公安部复核,最终确定胡父母为亲生父母。
如果说十年前,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亲人就像大海捞针;现在,我们可以通过DNA比对等科技手段,将搜索范围缩小到一个城市、一个县甚至更具体的一个村庄。难度大大降低,成功率也显著提高。
人像大数据和免费采血点都发挥了作用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童碧山说,正在进行的“团圆”行动有很多好处:
在刑事技术方面,寻找失踪被拐人员的技术手段不断丰富,特别是我国的DNA检测技术和数据库建设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寻找和识别亲属最准确的方法。
在侦查组织上,我们通过开展命案悬案攻坚行动,积累了很多方面的经验。一批经验丰富、精通业务、敬业奉献的专家成为侦查破案的骨干力量,为“团圆”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行动支持方面,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快,渠道更多样。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参与,为“团圆”行动汇聚智慧;
在合作机制上,全国公安机关跨区域侦查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密切配合、协同查证成为常态,为“团圆”行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记者获悉,对于采血困难的家庭,公安机关也在探索二代DNA测序技术,即从亲子鉴定到亲缘关系鉴定。比如,疑似走失或被拐人员的亲生父母死亡,或者因年龄、行动不便而不便采血,通过第二代DNA测序技术,对叔伯、孙子、外孙等复杂的亲属关系进行识别。
寻亲的技术不仅仅是DNA。“团圆”之战专家王翔说,“走失孩子的DNA数据没有进入数据库,所以没有办法进行匹配和比对。这时候我们会利用孩子走失前的照片,通过人像大数据进行筛选,缩小范围。
近年来,人像比对技术和DNA比对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准确率大幅提高。在“团圆”行动中,有时需要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成为找到被绑架者的关键。
据了解,公安部高度重视寻找失踪被拐儿童工作,先后召开四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团圆”行动;督办一批拐卖儿童大案要案,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专案侦查,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深入研判,全力攻坚积案;集中优势资源,抽调全国170余名刑事技术专家开展“团圆”行动刑事技术集中比对战,协助成功破获部督案件15起,找回失踪被拐儿童3672名;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在全国部署3000多个免费采血点,并公布其地址和联系电话,极大方便了群众快速免费就近采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寻亲活动2600余次,不断宣传家人团聚的感人场景,营造了反拐寻亲“人人参与、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通过“团圆”行动,许多被拐家庭的团圆梦一次次含泪上演,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助,也是科技造福社会的重要体现。
(原标题:《8307名失踪被拐儿童被找回!“团圆”行动用的是什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