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疫情数量多、范围广、频率高,以奥米克隆株为主,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疫情防控面临着复杂、艰巨、反复的严峻形势。湖南疾控中心郑重提醒,各地要加强对外省进入湖南人员的登记和健康监测。
我省多个市州发生本地疫情,多为外省疫情外溢所致。各地要密切关注上海、广东、吉林、山东、辽宁、江苏、浙江、黑龙江、广西、云南、内蒙古、福建、天津、河北、甘肃、陕西、安徽、河南、江西、四川省的疫情。我省公众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县(市、区)。
根据湖南省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各地要严格落实“入湘前报告”措施,所有通过民航、铁路、水路、公路等途径进入湖南省的旅客,,严格执行48小时内100%测温、100%戴口罩、100%查健康码、100%查旅行卡、100%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来,从疫情省份进入湖南的人员,要坚持在落地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对从疫情外溢高风险地区进入湖南的旅客,严格执行“入湘检查、入湘检查、入湘交接”的相关规定。要加强对外省进入湖南人员的登记和健康监测,落实高中风险区、疫情发生地和疫情涉及人群的防疫服务和高危人群排查控制,按要求做好隔离观察、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工作。各类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测温、场所扫码、健康码核对、乘车卡核对、督促人员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避免人员聚集。清明期间,各地要倡导文明祭扫方式,防止因人流、聚集造成疫情扩散。
入境及返湘人士健康贴士
1.主动报行程。
所有入湘和回湘人员,均可通过湖南居民健康卡中的“在湘申报”功能,提前向目的单位和村(社区)申报。近21天在国外居住或在高中风险区及其所在县(市、区)、近14天封闭控制区和控制区的在湘入境(返)人员,与感染者活动轨迹重叠,健康代码为“红色代码”或“黄色代码”,收到过防疫短信的人员, 以及谁的行程卡上显示的前14天到达的城市名称或路线标有星号,都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到你所在的社区(村)、工作单位或宾馆、酒店、民宿报到,主动告知你的相关居留史,积极配合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逾期不报、故意隐瞒疫情扩散或者拒绝配合实施健康监测措施等。,将依法追究个人法律责任。
2.积极开展核酸检测
所有进入湖南和返回湖南的人员应在48小时内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开上海和返回湖南的人员应在24小时内持有抗原检测阴性结果。因急事进入湖南的,一到湖南就要做核酸检测。在没有其他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的情况下,他们应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时进行个人防护旅行。湖南省有本地病例(包括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入(回)湘人员应在到达湖南后24小时内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建议第7天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进行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
3.合理安排出行
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和中高风险区变化,进(回)湘途中尽量避开中高风险区及其县(市、区、旗),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与口岸入境人员、货物和环境有接触的高危岗位人员,以及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的高危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差的,必须离岗14天以上并在48小时内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告。
4.做好个人防护
在回家的路上,实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部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不要去封闭的地方或拥挤的地方。公众应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通风、不聚集、一米线等卫生习惯,配合做好扫码、打码、测温、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用手肘或纸巾遮住,不要随地吐痰,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
5.加强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己、家人和假期同事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立即戴上口罩,到附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如实报告相关居住史和接触史。如入湘及回湘后卫生编码变为红黄色,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或宾馆报告,配合专业机构调查,并按要求做好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疫工作。
原文链接>: gt gt湖南疾控中心郑重提醒!各地要加强对外省进入湖南人员的登记和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