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疫情防控通知

苏州市疫情防控通知,第1张

苏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内容(2022年5月6日)

一、关于疫情防控现状

昨天(5月5日)苏州全区调整为低风险区,出行卡成功入选星级。自4月20日以来,本次疫情共报告10例确诊病例(轻度)和203例无症状感染病例。目前仍有39例在接受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

今天(5月6日)零时至15时,全市新增阳性感染病例0例,已连续七天清除社会情况。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自上次新闻发布会以来,全市解除了86个封控区和75个控制区,现在封控区59个,控制区49个。封闭区和控制区人数分别降至1.68万人和12.1万人,减少近4万人和24.4万人。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防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社会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实践证明,我们的疫情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同时也要意识到,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解封”不等于“缴械”。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仍在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仍不确定,我们还远没有到可以放松休息的时候。特别是周边城市疫情依然严峻复杂,呈现多区域、多点分布,偶尔聚集疫情,不可大意。我们还是要坚持“外防投入、内防反弹”的原则,坚持动态清除,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根据目前的情况,昨天(5月5日)晚上,苏州发布125号文,从今天(5月6日)零时开始,全市除封控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主要包括:

凭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公民可以进入单位、社区、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于14天内只有苏州境内行驶轨迹的车辆和驾驶人,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12小时内核酸检测采样证明,可不再在所有交管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可通行全市所有交通通道。

全面落实帮扶企业脱困、防疫指导服务等各项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复工达产,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和市场。

全面推行“场所码”扫码入场。

公园和开放景区实行“限流、预订、错峰”要求,按最大承载量的50%限流管理。

有序恢复各类门诊部、诊所日常医疗服务,零售药店恢复解热、镇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重点地区日检、风险地区日检、其他地区日检的原则,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并根据疫情情况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在全市设立了268个便捷的核酸采样点,方便市民朋友“量力而行”。昨天(5月5日),全市开展重点地区核酸检测,共采样577.1万人。今天,该地区核酸筛查的目标人数为724万,收集的样本总数预计将超过820万,截至15: 00收集的样本为804.1万,并增加了集中隔离点、遏制区、控制区和检出区。截至昨日(5月5日),全市已接种新冠肺炎疫苗1319.95万人,免疫498.77万人。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尽早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符合条件的市民及时接种第三针加强疫苗或序贯加强疫苗。

二。关于全市企业复产

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经济要稳、发展要安”的明确要求,坚持规章制度下“两手抓”、复工达产“同步推”、工业服务业“双提升”,出台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指导意见,细化防控方案、核酸检测、信息平台、闭环管理等9个方面要求,推进具体操作流程、防控措施常态化、辅导化。截至昨天(5月5日),全市12486家规范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9.6%,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昆山、太仓已全部复工。全市复工的规上工业企业中,48.8%的企业生产率在80%以上,28.9%的企业生产率在60%-80%。所有受监管的工业企业都在加快去产能。我们编制了服务业疫情防控指南,涉及邮政快递、交通运输、银行、超市、理发等行业,将于今日全部发布,逐步有序推进服务业恢复营业和市场。

今天上午,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7号线延伸工程开工暨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顺利召开。各县级市(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上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情况。

今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我市计划新开工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共275个,总投资36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8亿元。其中,轨道交通2、4、7号线延长线全长18.91公里,总投资约124.48亿元。项目建成后,苏州西北地区将实现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进一步发挥苏州北站全国枢纽的辐射引领作用,有效激发区域产业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要素、投融资、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力挽回疫情发展滞后局面,努力夯实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在顺畅的道路交通上

目前,为了统筹外部防御投入和交通服务保障,我们将进一步疏通市内交通。在做好外围防范的前提下,全市县级市(区)之间封闭的地面道路全部恢复通行,不设检查站。我们将进一步确保畅通,严格执行“所有公路都要开放”的原则。目前,全市72条高速公路除1条因施工封闭外,全部开通,10个服务区全部开通。今晚24时起,全面使用“苏火通”平台作为进入我市货运车辆的申请受理和审核平台。各县级市(区)自有平台停止受理和审核通行码申请,切实做到“一个平台申请审核,一个货运码全市认可”。

朋友们,我们将尽快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请履行个人防疫责任,牢记“三件套”和“六项要求”,切实增强防疫意识,落实防疫措施,遵守防疫要求,配合防疫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坚定信心,团结一心,与我们共同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四。有序的开学和复课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一,在线教学不断完善。为深入了解全市中小学生网络教育情况,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了第三方专项调查。覆盖全市近300所中小学、45000名学生、10000多名教师、75000多名家长。调查报告显示,本轮网络教学课程资源丰富,注重网络教研,关注心理健康,探索作业创新,加强答题点评。各学校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制定网络教育管理方案,合理安排网络教育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同时,报告也指出在师生互动、视力保护、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引导学校做好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线上学习体验和整体教学质量。

二、初三9号恢复线下教学。距离4月13日已经过去24天了,初三,再次上线教学。从4月29日开始,苏州已经连续七天清场。经市指挥部综合研判,决定初三于5月8日返校报到,5月9日正式恢复线下教学。也请目前还在“一点二区”的初三学生放心。只要还有学生没有返校,我们就继续提供同步在线教学和专业化辅导,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

下一步,市指挥部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周边城市情况,积极准备,分阶段、安全有序地组织中小学其他年级和幼儿园依次恢复线下教学。也请家长配合日常健康监测,增强健康防护意识,减少参加各种聚会活动,为早日复课做好准备。

在这里,我也想通过镜头,对屏幕前可敬的老师们、可亲的家长们、可爱的孩子们多说几句。疫情以来,广大老师都成了主播,在线上一遍又一遍的给建议,和线下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你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尤其是高三全体教职工,为了高三学生的学业梦想,你们以校为家,封闭在校园里,守护着一方净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苏州的老师太厉害了!在此,我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向屏幕前的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父母,这段时间也不容易。对你们的努力、合作、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还有屏幕前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在这次特殊的学习经历中学会生活,学会锻炼,学会自律。永远相信自己,相信苏州,老师会在美丽的校园里等你。

借此机会,推荐全市同学积极参与苏州青少年“云游戏”。提高学生在家学习期间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通过苏州在线教育中心举办“云游戏”。学生可以参加游戏,并通过观看样本视频和与他们一起做运动来完成他们的任务。活动分为六个时段。完成全部六项体育任务的学生将获得“体育之星”成就证书。我们还将颁发一、二、三等奖,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五、公众关心的问题解答

问:初三返校后,如何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同时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答:疫情防控方面:虽然苏州全境已降为低风险区,但苏州周边城市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容有丝毫懈怠。我们将始终把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初三返校前,做好校园防疫物资的存放、校园环境的消毒、开学方案的制定等充分准备。三年级返校后会采用集约化管理模式(所谓集约化管理模式就是住校生封闭式管理模式,走读生封闭式出行管理模式)。在师生员工返校的第一周,我们将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从第二周开始,研判形势发展后进行调整,坚决保卫校园疫情防控阵地,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教育教学方面:返校第一周,学校会组织系统的教学衔接活动,因为前期大家都是线上授课,主要做线上线下的衔接,包括集中点评疑难问题,个人点对点解答,个性化指导。从第二周开始,所有学校还将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帮助学生进一步查漏补缺,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问:对于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物流不畅”、“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市政府是否有相关措施应对?

答:针对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物流不畅、供应链不稳定”两大痛点,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立“点对点”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供应链问题。共协调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相关问题1484个,制定了“保障运行”专项工作方案,特别针对汽车等重点行业,协调解决汽车行业专项需求581个。

二、推出“苏联通”平台,努力提升供应链供需匹配效率。平台注册用户4945人,共发布供需信息12007条,帮助形成供需对接意向7376个。

三、实施“白名单”管理,全力畅通企业物流运输渠道。目前,“白名单”企业已达78401家,覆盖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和规上重点企业。全国统一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实现了“该申请的都申请,该申请的都申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6121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3
下一篇 2022-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