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狂欢。你买的东西大概都到了。就问:现在,你收到包裹后,还有动力给它一个好评吗?如果对商品不满意,你敢给差评吗?
一些网店购买删除差评的服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如果消费者打了这些店铺的差评,一次骚扰将不可避免。软劝,跟你说好话卖惨,给点好处希望主动删评论,也许有人能忍;轰炸,短信滥用,传播地址等隐私,甚至送一些不吉利的物品给消费者,店家用各种方式让人恶心,甚至到了违法的边缘,让人无法忍受。举报和报警可能维权成功,但只是耗费大量时间。在商家的威逼利诱下,很多人都选择了妥协,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做差评的习惯。
与差评共存难,好评不准。相信现在很多人购物的时候直接去差评区,根本不看高赞区的“彩虹屁”。似乎只有差评才有参考价值,购物变成了看谁的还不错,让人哭笑不得。一方面,很多网店刷了刷赞,评论区全是统一的评论,真的没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近年来,虽然淘宝等网购平台多次申请禁止夹带有优惠返现的小卡,但这种违规行为远未被禁止。肖恩小惠收到的好评和肖辉刷出来的基本没什么区别。
曾几何时,好评差评的机制是网购的一个创新,不同于线下渠道,打通了不良消费信息。差评直接给了消费者维权的权利,可谓大善举。但好评差评机制在电商内部竞争中已经失去了味道。店主们发现,在唯销量、唯好评率的推荐机制下,还不如花点力气维护评论区卖更好的商品。网购平台走向千家万户后,用户对好评和差评的标准差距在逐渐拉大。有些人真的很严格,稍有不满就会给差评,而有些人喜欢做好人,除非太差,否则绝不会轻易给差评。这些消费者是对的,但是遇到严格消费者的店家只能自认倒霉。说起来,这种竞争环境确实有运气的成分。
好评和差评的机制失效了。现在很多海外电商平台都在研究替代这种过时机制的方法。在中国,也有以舆论领袖为核心的商品评价体系,如直播投放、社交平台投放等。但无论如何,未来电商平台应该探索一套客观评判消费者评价的机制,而不是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不同消费者的评价进行智能分级和加权,让高质量的评论脱颖而出,“注水评论”石沉大海,让电商产品和商家得到公正的评价。
如果批评不自由,表扬就没有意义。如果差评很难打字,好评自然就没有参考价值了。电商平台和商家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删除差评或许能暂时获利,但长远来看绝对没用。停止删差评买好评的自欺欺人。或许是目前的好评,差评机制和拯救机会。
(原标题《深网观察第528期|差评难打,好评有什么意义?》)
(作者:深圳新闻网评论员Wilson、深圳新闻网主播金剪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