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命题新要求?考生能否上岸?“双减”后首次中考来了

怎么看命题新要求?考生能否上岸?“双减”后首次中考来了,第1张

怎么看命题新要求?考生能否上岸?“双减”后首次中考来了

还有一个月左右,各地将迎来“双降”后的首次中考。如何看待命题工作的新要求?考生能成功“上岸”吗?中考在未来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调整?记者在广东、辽宁、重庆等地进行了采访。

命题中的“减”元素

今年中考是“双降”政策实施后的首次中考。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

据了解,2022年重庆中考所有科目采用全市统一命题,其中地理、生物科目今年首次实行全市统一命题。

“统一命题有助于加强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导,促进学考有效衔接,更好地巩固‘双降’效果。”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吴伟表示,今年中考命题将重点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不超标命题,不做跑题、怪题,优化试题情境设计,以立德庶人为明确导向,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双减”是站在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未来创新人才高度的重要举措。广州五中校长邱志坚表示,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后,考试命题“要增加命题的情境性;增加命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减少记忆试题;增加跨学科试题。”

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务处主任李凤婷表示,从今年的模拟考试和适应性考试来看,阅读范围较广,传递了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涉及前沿科学和时事新闻。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中的“减分”战术

命题“指挥棒”改变后,告别“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学生还能成功“上岸”吗?

据江西省萍乡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历史老师刘伟介绍,“双降”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学,还要学。”

最近刘伟打破传统的上课复习备考的模式,把知识分成专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古为今用,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讲述。学生陈丽君说,“这种复习方法让我们对知识记忆深刻。”

沈阳市第126中学的副校长陈悦说:“要让学生走出问题的海洋,教师必须首先进入问题的海洋。”学校组织老师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形成不同学科的‘自学笔记’,包括知识点总结、拓展练习、分层练习等。,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问题不在于做得多,而在于思考。"

下午5点至5点50分是山西省泽州县八公镇初级中学的活动上课时间。多年来,学校利用这50分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还有篮球、乒乓球、书法等感兴趣的课程。校长何说,在“双减”之前,只有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才能参加活动课。今年,学校第一次让九年级学生的活动课“停课”。

“令人惊讶的是,与往届学生相比,今年九年级考生的模考成绩略有提高。很多老师觉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身心健康也提高了。“跟秦书谈谈。

“班里的学生不再到处补课,校外培训学校也没有培训谈资。”实验中学初中教师李表示,家长和学生不再在横幅和社会环境的引导下盲目跟风,而是更多地考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高等教育。

未来“还原”的想法

“当简单的死记硬背、刷题已经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大家看到考试评价改革的成果,就会真正以更大的热情拥抱‘双减’。”重庆珊瑚中学校长李琳认为,中考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应该表现出更鲜明的信号和导向,引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特色,培养学生的核心学业素质。

针对“双减”后的评价方式,广州五中探索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通过主题学习活动整合多学科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研究任务是“植物猎人”,好像是生物课。但从汉语的角度,提出了这些植物的哪些诗人写过相关的诗;从英语学科的角度,可以用英语引入;从数学的角度,你可以学习如何测量。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探究学习,为此孩子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相关书籍。

辽宁省本溪师范学院副院长夏冬梅表示,从中考的定位和功能来看,应进一步强化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建议,进一步优化中考机制,确保中考命题方向与“双降”精神一致,考学匹配,推动“双降”政策进一步落实。

“中考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学什么考什么。”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学校长杨叶表示,下一步学校教学将注重考试与实践的结合,减少考试的刚性。

“今后中考的内容和形式会有很大的优化空,比如更好地把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考试结合起来,让综合素质评价等过程性评价真正发挥作用。”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刚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884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2
下一篇 2022-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