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离去有人归来:上海轨交恢复运营,他们第一时间买了回沪车票

有人离去有人归来:上海轨交恢复运营,他们第一时间买了回沪车票,第1张

有人离去有人归来:上海轨交恢复运营,他们第一时间买了回沪车票

5月22日,4条上海轨道交通线路恢复运营。

对于有些人来说,如果能坐轨道交通,可以去火车站,回老家。在10号线虹桥的车厢里,几乎每个人都提着一个行李箱。

源地图

反方向呢?虹桥火车站到基隆路的地铁会有乘客吗?乘客是谁?轨道交通运营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他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来上海?

其实每节车厢都有乘客,或多或少。他们来上海的原因有很多——我们登上了下午3:15发车的列车,尽可能地与每一位乘客交谈。

源地图

舒女士:我父亲已经两个月没去上海了

“我们要去医院,胸科医院。我爸已经两个月没去上海了。”

舒女士和父亲是浙江台州人。老人有肺病,以前每个月都来上海看病。因为流行病,他们在最初的两个月不能按时到达。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再来会发生什么。我爸不着急,我担心死了!”舒女士说,“还好,现在上海又能接受医疗了。我赶紧买了火车票带他过来。”

直达票没抢到,舒女士只好选择从杭州转机。但是,他们只要能顺利到上海,就不在乎这些麻烦。到了虹桥站后,舒女士想看看能不能打到车。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她,地铁恢复运营了。

说到这里,舒女士笑了。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她买了一张火车票,那天正好是上海轨道交通恢复运营的第一天。她指着车厢里的线路图:“我们到虹桥路坐吧。我以前也这样坐过,很熟悉。”

源地图

顾阿姨:三个月没回家了

“我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女儿天天盼着我回来。”

顾阿姨喝了一口上海浦,一听记者说上海话,马上切换到上海话“频道”。“我之前回去截河了。”

顾阿姨住在浦东东方路。2月底,她一个人去江西宜春度假。她原本想待一个月再回来。谁知上海实行分区管制,她却回不来了。

“我本来是去散散心,住酒店,看风景,住一个月。上海人多,都是来休息的。”顾阿姨说:“我无缘无故又住了一个月,烦死了。”

顾阿姨告诉记者,她女婿是居委会干部。自疫情爆发以来,她一直住在该单位,从未回家。这两个月,女儿一直在“瞎折腾”做饭。

顾阿姨很高兴能回家。但由于目前运营的线路不多,她只好一路坐到10号线另一端附近的港城路站,再换乘6号线沿长江南下。她花了两个半小时转了一个超级大的圈。“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过河。以前从虹桥坐地铁回家要一个小时左右。”

源地图

张先生:自带防护服,坐地铁

“再过一个多小时,爸爸就要回家了。”

在所有乘客中,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张先生显得很突出。他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和儿童视频。

“我家里有两个孩子,我怕传染给他们,就自己带了一套。”张先生说,下了高铁后,他马上穿上了防护服,感觉很闷,但为了家人,只能坚持。

张先生,福建泉州人,2013年来上海定居。3月初,他被公司派到泉州出差,却赶上了当地的疫情,没能及时返回上海。“还好父母住在泉州,没有无家可归,但还是很想念老婆孩子。”

张先生说,疫情期间,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不得不上网络课。对于妻子来说,独自做家务和监督孩子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其实我很久以前就想回来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过河。看到公共交通恢复了,我赶紧查了回家的路线。”张先生说,疫情发生前,他只需要坐2号线就能到家。现在他需要坐10号线到老西门站,换两次车。不过,能够顺利回家,他已经很开心了。“我住的小区是防范区,只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绿码,就能进去。”

源地图

肖骁:他回中国探亲,去过很多城市

“我父母都住在上海,这次回来探亲。”

仿佛文学弱项的肖骁背着大包,拖着大行李箱,独自登上地铁。她平时在澳洲生活工作,回上海的路很曲折。

因为疫情,肖骁没有买到直飞上海的机票,只好从澳洲飞到昆明入境,再从昆明飞到长沙。在当地呆了一段时间后,她坐上了今天上午9点半发车的高铁,下午3点左右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现在很难买到返程票。至少需要提前三四个月买,价格也不便宜。”

但是当肖骁想到他将很快与久别的父母团聚时,他的情绪仍然很激动。“我昨天买了去上海的高铁票。还有很多票,不要抢了。”肖骁说,最近她每天都在关注上海的疫情和城市交通的恢复情况。看到地铁公交重启的新闻后,她计划好回上海的时间,尽快在手机上买票。“我觉得现在回市里挺方便的。据说还可以在出口打车。”

但是肖骁仍然选择地铁回家。她家在10号线新江湾城站附近,没必要换车。“坐地铁又便宜又方便。车厢里人不多,体验比预想的好很多。”

源地图

老兰:去浦东一家工厂上班

"我曾经在浦东的一家工厂工作过几年."

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手里拖着一个行李箱,老兰抬头仔细看了看指示牌,确认是开往浦东的地铁。今年2月,他休探亲假回老家。他打算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三月份回来。没想到上海发生疫情,他只好留在江西老家。

“前几天老板联系我,说工厂计划6月1日复工。能回来吗?”从那天起,老兰就一直密切关注着上海的局势。得知地铁将于22日恢复运营后,他马上买了今天的高铁票。

“希望工厂能快点开工,这样我们就能有收入了。”老兰说。

源地图

毛女士:在嘉兴呆了72天

“我家在上海,今天出差回来。”

记者在站台上见到毛女士时,她正站在后备箱旁,正在手机上搜索回家的路线方案。她告诉记者,今年3月,她因工作原因从上海出差到浙江嘉兴。没想到,由于之前上海的疫情和交通恢复不到位,她无法返回上海。虽然出差已经结束,但她在嘉兴呆了72天。

最近看到上海地铁公交恢复的消息后,她买了一张票尽快回上海。匆忙收拾好行李后,她登上了下午2点15分从嘉兴出发的大巴,并于下午2点50分左右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

毛女士家住浦东新区周浦镇。她在网上看到,从火车站出来后可以打车回家。但她现场往返了一圈,没有找到去浦东的出租车,于是决定选择“地铁+公交”的方案。“我准备坐10号线到虹桥路站,换乘3号线。到了上海火车站后,我就坐车去周浦。”

源地图

[S2/]黄:出差回来后,我对上海很有信心

“之前在外地出差,今天回上海。”

与其他乘客带着很多行李回上海不同,记者见到黄先生时,他只带了一个小包。从事金融行业,年初去福建出差,原计划3月份回上海。没想到疫情打乱了节奏,他决定留在当地,等情况好转再回到上海。“我们都是跟着项目走,经常出差,有时候难免会在外地待久了,习惯了。”

黄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刚从外地搬到上海。最近他看到上海各个城市的功能都在逐渐恢复,他认为时间节点比较适合回上海。“你看,今天几条地铁线路恢复运营就是一个信号!”

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胡兴阳王显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864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2
下一篇 2022-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