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最新动态: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与普京会面并且将只讨论停战问题;欧洲最大食盐生产商已停止营业

俄乌最新动态: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与普京会面并且将只讨论停战问题;欧洲最大食盐生产商已停止营业,第1张

俄乌最新动态: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与普京会面并且将只讨论停战问题;欧洲最大食盐生产商已停止营业

俄罗斯和乌克兰最新动态:

泽伦斯基:我已经准备好会见普京,只会讨论停战问题。

据央视5月24日消息,当地时间23日,据乌克兰UNIAN通讯社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准备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面,只会讨论停战问题。”

泽伦斯基说,他无意会见中间人,原则上不会会见除普京以外的任何来自俄罗斯的人。他强调,唯一可以与普京讨论的问题是停战。

乌克兰寻求加入欧盟,法德否认能快速加入。

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乌克兰向欧盟提交申请文件,呼吁欧盟启动“新的特别程序”,迅速吸收乌克兰。然而,22日,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克莱门斯·博纳在接受法国一家电台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乌克兰可能需要“15年或20年”才能加入欧盟。

央视新闻截图

对此,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当天表示,他认为乌克兰一直是欧洲的一部分,他期待乌克兰在6月成为欧盟成员国候选人。

央视新闻截图

但是,欧盟对此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在3月举行的欧盟峰会上,一些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反对乌克兰“快速入盟”。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承认,乌克兰加入欧盟没有捷径可走。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承认,乌克兰加入欧盟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他还建议欧盟可以为乌克兰和其他非成员国建立“欧洲政治共同体”,但这一建议被泽伦斯基拒绝。

俄罗斯之前并不担心乌克兰加入欧盟,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其立场也发生了变化。俄罗斯认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与美国领导的北约的立场完全一致。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表示:“‘经济组织’已经结束。这不再是欧盟了。只是北约的经济关系部门。”

但从目前法国和德国领导人的反应来看,乌克兰加入欧盟似乎并不容易,这不禁让人想起北约此前对乌克兰入盟的态度。

央视新闻截图

几天前,前美国驻俄罗斯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承认,美国在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上一直在“撒谎”。

舆论认为,尽管美国不时通过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来“刺激”俄罗斯,但其对此事的态度实际上是“不冷不热”。对此,泽伦斯基还表示,基辅多年来听到的是,北约的大门是敞开的,但实际上乌克兰无法加入。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军重返乌克兰的计划仍处于低级别讨论阶段。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当地时间2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任何在乌克兰重新部署美军的计划都将是“总统的决定”。

米利表示,美军以任何形式重返乌克兰的计划,比如保护重新开放的美国驻基辅大使馆,目前仍处于低级别讨论阶段,这些计划尚未提交给国防部长或米利本人。

马克·米利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说:“目前,在欧洲行动区驻扎着大约10.2万名美军,,比俄乌冲突开始前的美军人数,多出30%。”

国防部长:20个国家宣布了他们对乌克兰的最新安全援助计划。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他主持的第二次乌克兰问题联络小组会议结束时表示:“20个国家宣布了对乌克兰新的安全援助计划,将向乌克兰提供火炮弹药、海防系统、坦克和其他装甲车。”

奥斯汀说,丹麦已经同意向乌克兰提供鱼叉发射器和导弹,捷克也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支持,包括武装直升机、坦克和火箭系统。

受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影响,欧洲最大的盐生产商已经停止运营。

据央视消息,当地时间5月23日,据乌克兰UNIAN通讯社消息,欧洲最大的食盐生产商、乌克兰国有企业 artyom盐业(Artemsol)因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已于4月停止业务。

企业负责人维克托·玉林说:“停业的影响将波及乌克兰国内外。这家企业定期供货的国家包括匈牙利、波兰、格鲁吉亚等。

相关新闻

泽伦斯基的猛药就要结束了,这几天会有最大的悬念。

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波多利亚克

直消息 : 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当地时间周六宣称:俄罗斯军队必须撤出乌克兰,围绕和平进程的谈判可以恢复。如何期待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谈判进程?

特约评论员吴伟: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的这一表态,仍然坚持乌克兰在前几轮谈判中的立场,即俄军必须完全撤出乌克兰。与此尖锐对立的是,俄罗斯的谈判立场有四个条件:第一,乌克兰必须军事化;第二,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第三,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独立;第四,修改宪法,删除加入北约的条款,放弃加入“任何联盟”。两者对比,你会发现,双方其实是谈不到一起的。毕竟“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适用。一方面,俄军未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让基辅当局改头换面。自然很难要求泽伦斯基政府修宪“自废武功”;另一方面,乌克兰军队无法有效阻止俄军对东线的蚕食,战线无法推进。怎么能求敌人掉头就走呢?这意味着战场仍处于动态变化中,虽然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谁先眨眼谁就输的战斗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从一开始就已经到了一个节点。自今年2月24日,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进行为期90天的全方位军事动员,这剂猛药即将结束。基辅是否会进行新一轮的全方位军事动员,进一步挤出更多的士兵去东线战场,将是这几天最大的悬念。乌克兰国防部长此前透露,不排除再招募100万人参战。对于4000多万人口的乌克兰来说,这几乎意味着“可能要牺牲整整一代人”。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负责人在《华尔街日报》上写道:“这是一场与乌克兰人的战争,没有人能迫使乌克兰停止战斗。除了1991年边界,我不知道还有其他边界划分的存在。”但少将也不得不承认,乌克兰高度依赖西方的军事援助,尤其是中远程导弹系统、大口径火炮、战斗机等等。

这就把话题引向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决定乌克兰战争潜力是否可持续的恐怕不仅仅是士兵数量,还有技术武器的数量。

源地图

直击新闻:那么技术武器的兴衰如何影响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呢?

特约评论员吴伟:什么是技术武器?一般我们把坦克、火炮、飞机、反[/k0/]导弹、雷达系统这些价格昂贵、有一定科技含量、需要士兵长时间学习训练的武器称为技术武器。要充分发挥其效能,就需要不断投入时间进行“人机协同训练”,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机合一,人车合一”的境界。一旦失去了技术武器,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失去主战装备的坦克兵、导弹兵、雷达兵、飞行员,都只是手握一杆枪的步兵。

事实上,技术武器能否发挥作用,能否源源不断地投入战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战争的走向。俄罗斯军队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乌克兰的非军事化”。事实上,它在破坏乌克兰军队的技术武器上做文章。在我看来,俄军总体上做了几件事:一是摧毁了乌克兰军队战场上的大量技术武器;第二,乌克兰军事工业体系的大规模破坏;第三,有针对性地摧毁位于乌克兰西部军事储存区的北约军事援助物资。在这三大轴心下,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实际上正在被有效扼杀。

两难之下,乌克兰走出国门,美国和西方走出国门,共同组成了一个奇怪的“战争机器”。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因为我们中的一个会清醒过来。

源地图

直击新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俄罗斯面临着被美国和西方国家孤立的窘境。这几天在泰国曼谷举行的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美国和俄罗斯的代表在对方发言的时候“互不让座”。如何看待这种国际外交场合的隐形对抗?

特约评论员吴伟:国际外交场合有一套既定的外交礼仪。遵守这个礼仪与否,可以发出相应的外交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俄代表“互留座位”的举动,其实是在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很好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俄在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但作为参与程度更高的一方,俄罗斯的一条腿早已陷进了乌克兰。

美国很擅长在国际舞台上拉帮结派,恃强凌弱。对于已经深陷经济制裁泥潭的俄罗斯来说,这种所谓的“孤立”无非是雪上加霜。真正的问题在于,俄乌冲突长期不会平息,国际市场的国际紧张和焦虑情绪恐怕难以缓解。总之,只要战争继续,俄罗斯的外部环境只会向更坏的方向堕落。

但是事情并不是没有转机。东盟系列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三个重要的国际多边会议将于今年11月在亚洲举行。三个东道主柬埔寨、印尼、泰国顶住了美国的压力,都对俄罗斯的加入表现出积极开放的态度。东南亚这个不完全取决于美国意志的地区,或许是俄罗斯突围的绝佳机会。

我仍然坚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问题是世界各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凝聚这种共识,让乌克兰战局相关各方坐下来,共同探讨一个可行的“战争退出机制”。从目前俄乌冲突过程来看,我认为双方战争的动能已经逐渐下降。营级攻防和火炮相互压制是东线的主要战斗,短期内很难有深度拉动,这本身就为冲突降级带来了契机。如何抓住这个机会,从降低冲突强度到最终实现停火,将考验双方的智慧和勇气。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西方国家希望俄乌冲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叙利亚的战争”。那么我们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它,尽力避免这种阴谋的实现。

作者吴伟,直接新闻资深编辑,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843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