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工厂员工辞职

美的工厂员工辞职,第1张

美的大裁员背后年轻人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冰川智库研究员连清川

5月21日,网络上的悲情故事,吴梅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一个内部论坛上,与一位刚刚被优化的老员工进行了一次对话。

美国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流传多日,一锤定音。此前,传说中的数字高达50%,被方洪波斥为“无中生有”。虽然方洪波和美国的官方数字尚未披露,但从如此严肃的对话和媒体事后披露的细节来看,这肯定不是轻描淡写。

老员工的帖子上写着:

“挺突然的,一下子就收到了被优化的通知。......这些年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尤其是父母和妻子。”

75岁的母亲在疫情中陪伴75岁患癌的父亲。不管有多难。2009年孩子出生,出差,妻子一个人去医院生。

“第二,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身体。”

2019年,我在一次实验中受伤。为了加班没治好,留下了后遗症。

“现在想起来,还是太善良了。要供给房子,宝宝要养,要断牙,要尝血。”

最后,他留下一首诗: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赞美春天花朵的美丽,春天也组成了绿叶。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赞美新浪潮,一眨眼,浪潮就变成了它之前的浪潮。

▲方洪波的回复(图/网络)

方洪波答道:

“仔细看了之后,觉得很难过,也深感惭愧。”
“在时代的洪流中,在某个时刻,我们会突然意识到不可抗拒的命运;就像我们怕黑一样,黑夜会如期而至。”

他解释说,2020年疫情后,公司一直在坚持,但现在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冲击,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他还留下了一句感伤的话:

“借用张爱玲多年前的一句话,‘努力到明天不会再有,梦想到明天一定会到来’。"

这场对话的悲剧在于,它就像一场生死之恋: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试图摧毁对方。

是什么让他们走到这一步的?

01

在《21世纪商业评论》随后的报道中,美的一位内部员工给出了美的裁员更详细的信息。现在是第二轮(裁员),第三轮会在6月份。裁掉1/3的人很正常。

“没有绝对安全的部门,只是比例不同。”以后每个月,后续可能还有4、5轮。

据说在2021年底,以方洪波为首的管理层已经做出了“未来三年将是一个寒冬”的预测。所以美的核心是恢复盈利能力。

所以按照官方的说法,美国的裁员去掉了非核心业务,只剩下核心业务。

图/网络

然而,这份报告对方洪波有些谄媚。意思是十年前,方洪波入主美国,大刀阔斧的对美国进行重组,砍掉了很多多余的项目,一路领先美国,创造了今天营收突破3000亿的伟大成就。这一次,方洪波仍然雄心勃勃。通过裁员和优化,依然可以超越三年寒冬的经济周期。

但这篇文章的作者和方洪波可能忘记了,10年前,中国是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结构最巅峰的时候,疫情还没发生,封城也没听说过,中国制造蒸蒸日上,人民可支配收入冲上顶端。

方洪波没有真正吃过苦,他显然没有经历过于对世界认识的沧桑。

在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的一次谈话中,说: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如果失业或者找不到工作,立马连房子都没有,因为很多人没有房子,租房子住。就算回老家,老家也不一定有资源。”

▲余(图片/网络)

余洪敏自己大概没有那么多担心。据说,截至2月份,他的账上仍有44亿美元。但在5月中旬,他要求管理干部迅速削减开支。“不然撑不了多久,新东方可能就完了。”

但关键问题是他不能开源。已经出道的直播,平均每场收入不到20万。

02

先不说于自己的前途,看来他对年轻人的担忧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而且就业和失业的形势似乎比之前严峻空。有很多调查和数据反复说明了这个问题。

2022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在空之前高达1076万,而目前为止的签约率男生只有22%,女生只有10%。4月份的数据更加可怕。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18.2%,创历史最高纪录。

图/财新数据

但在年轻人看来,这些中老年人的担忧根本是没有根据的;于的撤退更像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玩笑。

事实上,年轻人对职业的认知已经超过了上述所有企业家和前成功职业人士最疯狂的乐观。

华东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的一项为期五年的社会调查观察了2015年至2020年大学生的就业观。

试举出一些大学毕业生对职场的看法。在选择工作的四大标准中,优先考虑发展空、收入、能力提升和个人兴趣。追求物质财富积累,实现财富自由的愿望更强烈。所以这五年他们的薪资预期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一份工作的月收入预期是八千多,从11.8%提升到了33.9%。

那么他们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体制内。

理想就业方向的制度偏好。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的比例达到了42.9%,将近一半。互联网+中的私企,却只有13.1%。

这个调查还有一个结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家国之责和个人理想。

有机构调查显示,2019年Z时代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501元,而同期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61元。

换句话说,年轻一代比他们的父母拥有更多的现金。这些钱从哪里来?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独生子女时代父母付出了全部的支持;另一方面,他们完全大胆地告诉我们,互联网、大厂、游戏等等,都是足够他们养活自己的平台。

这印证了一个传说:灵活就业人数超过2亿。

03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互联网大公司的风声鹤唳。

自2022年初以来,出现了一大波裁员潮,从3、4月份开始逐渐推高。风口浪尖上,这些互联网大公司都在。

美团裁员从原来的优选事业部,蔓延到了几乎全线的各种工作岗位,如家、店、出租车、团货、练级、美团平台等。

字节跳动的创新业务线完全消失;Aauto Quicker不仅涉及电商,还涉及算法、商业化、游戏等核心业务线...JD.COM、滴滴、爱奇艺、哔哩哔哩、喜马拉雅、有赞、魏梦,所有你听说过的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都招了。

大大小小的工厂都在断臂求生。

一个是断臂,价值滑落。在纳斯达克,中国股票交易量减少了一半,甚至下降了90%。100多家公司的市值全部赶不上苹果一家,然后大部分公司都上了预退市名单。

另一种是为了生存,也就是裁员,想办法通过收缩业务线来降低开支,以获得生存空间空。

有人指责说,这些互联网大公司其实是想通过裁员来提高利润率。真有趣。很多正在被裁撤的业务线本来就属于扩张型。现在经济形势紧张,为了扩大核心业务的利润率而砍掉已经亏损的部分是错误的。全公司无所适从正常吗?

大厂撑不住了。其实后面更多的是小工厂,早就倒闭了。

▲五月,空流浪的南京路(图片/网络)

前两天微信账号“野兽之家”发了一篇稿子《他们都没有做错》,讲的是中小企业在这场大潮中的困境。很多都倒闭了。但是他们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时代的潮流。本文源于知乎上一个近千万浏览量的帖子:《今年真的有很多私企倒闭,很多人失业吗?》

答案有600多个。在这些回答中,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东北,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家在诉说一个事实,我们倒闭了,我们活不下去了。一个有60多人的公司已经成了刘的天下,初创时三个人;一家年收入过亿的外贸企业,老板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疫情新闻。

互联网巨头并不是传说中的聚宝盆。如果往里面扔一个金锭,不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倒出更多的金锭。他们要求大量的消费者用真金白银填钱:广告主需要打广告,玩家需要充值,消费者需要购买。

中小业主没有收入,工人没有工作。社会资本在流失,社会工作在消失。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互联网的收入自然会枯竭。

这是最基本的市场原则。

但是年轻人不懂。他们认为互联网平台会不断给他们送钱。

04

最后,只有那些经历过世事沧桑的中年人才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经济观察报写了《疫情下的失业中年人》。他们在失业树的洞里看到了600名失业人员,包括操作员、程序员和财务人员。

他们找了三个特别失业的人,一个剧团解散了四次的演员,最后成了外卖小哥;一个在服装厂和地砖加工厂打工的农民工,没有固定工作。一个曾经称霸泰国的导游,变成了网约车司机。

根据智联招聘去年的数据,35-50岁的中年人求职量同比增长45%,而职位数量仅增长5%。

有些东西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今年呢?

2022年一季度,上海新车销量为14.58万辆。4月0日。

最后会是一段关于裁员的美好对话:我觉得对不起,你觉得惭愧。我觉得自己再也负担不起家人了;你为千千万万无助的员工因为你断臂求生而深感羞耻。

图/图Bug创意

至于那些兴高采烈地看着资本家、剥削性的大厂、没有全局观的中小企业倒闭的年轻人,大概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荷尔蒙冲动带来的乐观情绪。

但我和余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没有出路。

至于我们,至少我们看过风景。你甚至不知道你的风景是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839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