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流行病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北京报道近日,北京一名32岁青年猝死引发广泛关注。5月29日,《北京顺义》报道了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延误救治的调查问责情况。通报显示,值班车组、顺义120急救分中心、顺义区医院、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每个重要环节都存在问题。,胸痛患者就医过程中。
通知截图
其中,通报还显示,原急救中心接到胸痛患者电话后,应第一时间派车接诊。但对方以防疫为由,提出去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需要二次防护后才能进入。病人只能和医院的发热门诊保持联系。通报称,患者已与发热门诊接触近20分钟。
急诊专家贾大成指出,如果出现胸痛,往往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首先要想到是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如果现场急救失败,超过4-6分钟,脑组织就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超过10分钟,大脑就会死亡,没有救了。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袁钟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疫情期间,应急政府制定了科学的防疫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意外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承担责任,相关管理部门要明确,在鼓励政策落实的同时,也有相关的惩罚政策。“另外,国家提出的科学防疫是建设战略规划的指导方针。其中,需要明确的是,科学不仅限于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还包括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疫情不仅带来了健康问题,还带来了经济、社会和心理问题,需要综合协调。”
32岁青年猝死
经查,宋某鑫,1990年11月出生,北京市怀柔区人,租住在北京市顺义区南蔡镇后冯伯村平安街93号青年公寓(当时因疫情已被控制)。
2022年5月11日3时38分,宋某鑫因胸痛用手机拨打120报警。3时41分,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南蔡值班车队(由医生刘某云、护士张某英、司机范某军组成)接到急救任务单。3时44分,刘某云用车载电话联系宋某新,询问其病情,并告知其由于在疫情防控区,前往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需二级防护后方可进入。3时46分至3时57分,刘某云先后4次拨打区医院发热门诊电话。总机接通了,所有分机都占线。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3:50开始穿防护服。3时58分,刘某云给区医院发热门诊打电话,医院反映要接诊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者,目前无法接诊。4时01分,刘某云致电区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接线员反馈需要了解患者病史。4时03分,张某英联系宋某鑫了解病情。宋某鑫女友接电话,反映仍有胸痛,轻微出汗,全身乏力,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类似病史。4时05分,刘某云致电区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告知宋其新的病史;之后医院判断胸痛疑似心脏病患者治疗能力较弱,建议送其他医院治疗。4时17分,刘某云电话通知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副主任阚某峰,阚某峰要求列车乘务人员立即离开接受治疗。列车乘务人员迅速戴上双层手套、鞋套、护目镜和其他防护装备。其间,宋的新女友打来电话,称宋的新病情加重。4点25分,值班列车出发。
4时32分,值班列车到达现场,发现宋某鑫躺在路边。刘某云、张某英、范某军立即将宋某鑫抬上救护车。刘某云、张某英共同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电图静止。刘某云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和心电监护。张某英打开静脉通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代替刘某云进行心肺复苏。刘某云采取气管插管等紧急措施。4时37分,值班列车出发,范某军通过车载电话联系顺义120急救分中心,请求协调确定救治医院。分中心立即通知区医院急诊科,控制区的重症患者即将就诊,准备救治。医院急诊科医生张某东、护士卢某梦接到任务,开始穿戴二级防护装备。途中,张某英再次向宋某鑫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
4点46分,值班列车到达区医院急诊科。4时47分,当班乘务人员将宋某鑫送至紧急隔离抢救室进一步抢救,刘某云、张某英继续交替进行心肺复苏。4时48分,张某英再次为宋某鑫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4时54分,张某东、卢某猛穿戴好防护用品后,接替宋某鑫,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和持续心肺复苏。宋某欣一直没有恢复意识,没有自主心率,也没有自主呼吸。6点多,宋的新父母等家属陆续到医院,张向家属说明病情,通报抢救情况。7时24分,宋某鑫仍未恢复自主心率和自主呼吸。经家属同意,张某东停止心肺复苏等抢救,宣布宋某鑫临床死亡,初步诊断为猝死。
5月13日至26日,顺义区医院多次电话联系宋新家,并于5月15日上午派人到宋新家慰问。5月16日,顺义区医院纪委书记马某梅、纪检监察室主任郝某对顺义120急救分中心主任赵进行了约谈,对涉事医生进行了停职处理。顺义区医院继续与宋的新家庭进行会谈。5月28日,双方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
四个重要环节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宋某鑫治疗过程中多个重要环节存在问题。
首先,值班列车出现问题,未能及时离车,对宋的新病情判断存在重大失误,未对其进行自救指导。
据了解,当班车组医生刘某云在接到急救任务单后,未能按照相关要求第一时间出车,不应将与医院联系确认作为出车前提条件;同时,刘某云在接到急诊任务单后,通过电话主观询问,认为宋某新年龄较小,并表示无既往史,因此判断患者病情不危重,故刘某云一直联系医院发热门诊,而非急诊科。
值得注意的是,刘某云在与宋某鑫及其女友联系的过程中,未能按照《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第二十一条“急救人员应当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取得联系,询问病情,指导其自救”的要求,引导其及其女友进行自救。
贾大成指出,很多日常疾病在医院都是由专业医生治疗的,但只有“心脏骤停”的抢救,因为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
“最近,新冠肺炎仍然屡战屡败。其实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猝死,从来不是因为疫情而减少,而是因为疫情影响了日常的急救工作。目前遇到紧急情况,除了拨打120和等待救护车,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和急救方法。”贾大成说。
注:急救示意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报道还称顺义120急救分中心有问题。具体来说,岗前培训落实不到位。顺义120急救分中心负责整个区域的急救任务,其工作人员在急救服务和处置流程方面的培训不到位。当班列车乘务医生刘某云于5月1日转岗至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后,顺义120急救分中心未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此外,分中心未按要求上报相关情况。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因医疗质量等问题造成人员死亡时,未按《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信息报告管理规定》要求履行报告程序,未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患者信息和救治过程。
再者就是顺义区医院的问题。顺义120急救分中心管理不到位。顺义区医院作为顺义120急救分中心的上级主管单位,对顺义120急救分中心的制度建设和岗前培训未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同时,善后事宜处理不当。顺义区医院对宋新的死亡事件没有高度重视,没有及时向区卫健委汇报情况。在与宋新家人的沟通中,工作主动性不强,家属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作为监管层,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存在问题,对顺义区医院监督管理不严格,没有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据了解,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顺义区医院的急救工作监督指导不力,对事发后的善后处理工作监管不力。况且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得知此事后,将其作为普通医疗纠纷处理,未按相关规定作为重大事项及时向上级报告。
根据调查情况,顺义区决定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
顺义区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应对此次事件负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顺义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月华应对此次事件负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顺义120急救分中心主任赵学田对此事件应负主要领导责任,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由于他没有党内职务,他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撤职处分。
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南彩值班车组医生刘小芸对此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被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解聘。
袁钟认为,作为监督者,除了鼓励政策的执行,还需要提出相关的严厉惩罚措施,对一些无良执行者起到震慑作用。而且他多次向21世纪经济报道强调,目前的疫情不是简单的健康问题,科学防疫涉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问题。,需要综合协调。
(作者:朱萍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