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带孩子开出租

单亲妈妈带孩子开出租,第1张

7年前,带着5个月女儿“住”出租车的单亲妈妈,现在怎么样了?


她是在出租车里长大的孩子,户口本上没有爸爸,在上千个夜里,与妈妈相依为命。

如今7年过去,她已经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孩长成一个活泼开朗、懂得感恩的小女孩。她与妈妈亦母亦友,在困境中互相支撑与成长。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是吧。


着女儿开出租

Mobile Home

周迅演过两次出租车司机。

第一次是在电影《李米的猜想》中,她开着出租车,不顾一切寻觅失踪的男友。

第二次是在短片《女儿》中,她开着出租车,不顾一切为生活奔波。她似乎还是那个为了爱坚韧的女人,只不过在后座上,多了一个可爱女儿。


图源:短片《女儿》

在短片中,她有一个新的身份——单亲妈妈,因不被母亲理解而离开家,独自带着女儿开出租车。

女儿多多活泼可爱,天真烂漫。虽跟妈妈一起开出租,但她的世界就像万花筒一样灿烂多彩。


她们虽遇到过冷眼嘲讽的客人,但也载过幽默热心的乘客。母亲为了让她们过年能吃上饺子,每年都拿着饭盒,在街上一辆出租车一辆出租车地找她们。

终于在一个雨夜,那天除夕,母亲偶然打到她的车,她顿时释然,自己也是一个女儿啊。

于是三代人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其乐融融地吃起了热腾腾的饺子。


看到最后,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抓人眼球的反转,只有流淌在心尖的温暖和一丝丝心塞。

而最温情的残酷,莫过于这个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女儿》的原型就是武汉开出租车的女司机李少云和她的女儿依依。

依依五个多月大时,就跟着李少云离开家,过起了以出租车为“家”的生活,到如今,已经有七年多了。


图源:We我们工作室-中国人的一天

真实故事远没有短片中的温暖,李少云还是那个“不被母亲喜欢”的女儿,她开出租车不仅遭遇冷眼与嘲讽,还出过车祸,被人打伤。

与电影比起来,她的生活残酷得多,唯一有点一样的是,依依也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样子。

她“好不容易”才长大的。



生依依那年,李少云39岁。

她独自在医院剖腹产,身边一个照顾她的人都没有,只能跪在地上给孩子换尿布。

李少云和丈夫都是二婚,她还有两个女儿,丈夫也有三个孩子。

两人的结合本希望各自都有一个完整的家,但因为她又生了一个女儿,丈夫反悔不愿把她的二女儿接过来一起住,甚至找好下家,打算把刚出生的依依送人。


依依五个多月大时,他们为孩子上户口的事吵了一架,李少云被按在地上打了几拳,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被打。

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她的心彻底被打死了。

她被逼到了绝路,决定跟丈夫离婚,身无分文地带着依依走了。

这一年李少云40岁,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一个单亲妈妈。


她租了一个房子,一个月700块,身上没钱,向朋友借了2000块才勉强付了房租。

有了住处,李少云开始为两个人的生存发愁,“孩子要吃要喝,拿什么养活她?”

既要能照顾得了孩子,又要能赚钱。想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李少云觉得最适合她的就是开出租车。


她曾经开过一年的出租车,所以第一时间就给以前的出租车老板打了电话,问能不能去他那里开,对方同意了,但是李少云说她付不起押金,身上一份钱都没有。

那老板说:“你先开吧,攒到押金给我就可以了。”

为了方便照顾依依,李少云刚开始开的是“花班”,即两天白班三天夜班。

她永远都记得,2015年3月8号她第一次出车,那天是妇女节,赚到200块钱,立马给依依买了奶粉,她特别高兴,“好有成就感”。


对李少云而言,这是她经济独立的开始,也终于可以靠自己养活一个孩子。因为和第一任丈夫生的两个女儿,她就没能带在身边。


带孩子开车前,李少云也曾让母亲帮忙照看依依,每月付她1000块的工资,但相处下来她觉得母亲照顾不尽心,而母亲又觉得她总是惯着依依,本来两人关系就不太好,母亲断断续续只带了一年就回老家了。

有时李少云也会将依依放在隔壁的妹妹家。有次依依吵着要找妈妈,她下班回来后,妹夫劝她:“要么把小孩哄睡着了再出车,要么把她带着”。

李少云很敏感,赌气说:“她要是吵,你们就把她关在外面。”


她不喜欢麻烦别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找别人帮忙。

“我觉得自己的事还是自己扛比较好,这样在亲戚朋友面前,腰杆也直一些。总是以祈求的方式换取同情,将来自己也会变得很低微。我不希望孩子以后也这样。”

所以有时候李少云会把依依哄睡后再出车。有一次,凌晨一两点的时候,依依一个人在床上哭,住在隔壁的妹妹和妹夫听到后赶紧给李少云打电话,她只能通过视频将依依哄睡。

这次之后,李少云决定去哪里都带着依依,“不想让依依以为,妈妈不要她了”。


刚开始时,为了不让老板发现,她先从老板那里把车子开出来,然后再回家带上奶粉、热开水、冷开水,把依依“打包”放在副驾驶上。

带着孩子开出租,李少云不是不知道这样有安全隐患,有时她突然踩了一个急刹,依依从座位上滑下,碰了一个小包,她就赶紧停下来抱她一下,心里满是心疼。


有人建议她放一个安全座椅在车上,但如果这样,车上的空间会被占大半,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再上来。

每次有人要坐李少云的车,她都会提前说:“我带着孩子,你们要是不愿意坐的话就换车。”

从2016年开始,李少云固定开起了夜班出租,因为晚上人少、车少,交的租金也少,更重要的是她好带孩子。


“白天带着孩子的话,一些人不会听你多解释,马上就换车。”

依依稍大些以后,李少云才敢将她放到后座。依依活泼好动,常常在车上跟妈妈聊天,唱歌给妈妈听,瞌睡来了,就倒头睡在座位上。

带着孩子,李少云喜欢往机场跑。每天下午5点出门,六七点左右上机场,随便买点盒饭解决晚餐后,排上三四个小时的队,才等来第一位乘客。

完成了每天的第一单,她们继续往机场跑,直到早晨5点钟交班才回家。


依依喜欢上机场,因为排队时,她可以下车玩,和妈妈做游戏。机场的司机几乎都认识她们。

有些热心司机看李少云不容易,会把长途都让给她,自己跑短途。


人来人往,依依早就习以为常。她会脱掉鞋子横躺在副驾驶,把腿举起来,放在车窗上。无聊的时候,她会和客人搭话、玩游戏,遇到说话不太好听的人时,也会被吓哭,热心的客人帮忙一起哄才哄好。

不过,随着依依一天天地长大,她也会好奇别人为什么有爸爸叫,而自己没有。每当有乘客问:“她爸爸呢?”当着依依的面,李少云回答:“她爸爸打怪兽去了。”

依依在一旁听到后便问她:“你能不能赚到很多钱以后,把爸爸找过来玩一次”。

李少云回答说:“可以呀,但我现在好难过呀,他都没养过你一天,你那么一点点小我就把你养到这么大,你竟然想他”

依依说:“没事,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只是陪我玩一天,我说说而已嘛,你真是的。”


乘客问得多了,有时候李少云也会说她爸爸去世了,依依就会在一旁纠正,“妈妈你又说错,我跟你说过好多回了,爸爸去打怪兽去了不知道吗”。

依依说话的口气,总像一个小大人一样。

有时跑了一天也没挣到多少钱,李少云对依依说,“怎么搞,今天没挣到钱呀。”

依依会说:“那就我们加油再跑一会儿呗。”

李少云又问:“你受得了?”

“没事,我还能坚持一下。”



开夜班出租车,李少云什么样的人都见过。她接到过一个男的,可能因为早上赶得急,没拦到车,一坐上她的车就发牢骚,对李少云说:“你为什么带着孩子,现在世界上单亲家庭多得很,你干嘛不去死"。

李少云硬气地怼了回去:“我又不吃你的喝你的,我凭什么去死。”

她被骂过,被嘲笑过,但都咬紧牙关忍着,“小委屈可以忍,大委屈会争”。


有天晚上,依依不在车上。李少云接到三个喝醉酒的男人,坐副驾驶的那位耍起酒疯,在车上又拍又打,抢对讲机时,刮了下她的脸,还扬言要打她。

李少云被气到了,说:“你看到我是个女的是吧?你打撒,我今天打不赢你,也要咬你一口……”

看着刚烈的李少云,男子下车跑了,另外两个男的说,我们是混社会的,把我们搞进去了,等下就放出来了。

李少云说哪怕警察当着我的面,把你放了都没关系,今天我就咬你一口。最后两个男人道了歉。


这样的事对于李少云来讲已经屡见不鲜。她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是春节,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回去过年了,而她跟依依还在跑车。

天气很冷,下雪的时候,依依就会挨着她,什么都不会说。

说起这些事,李少云有些心酸,但再苦再累,只要能赚到钱她就很开心,因为相比于其他工作,她每天都能看到活钱。

她最怕的就是没了收入来源。


201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李少云开车过长江大桥,一位男子骑着电动车逆向冲上机动车道,朝她的车撞过来。

电动车速度很快,从李少云的车旁擦过,撞到花坛又弹回来,车倒了。

好在李少云跟依依都平安无事,但车子被拖走了,交警判定男子负事故主责,她负次责。

租车的老板担心她再出意外,劝她别再带着女儿开车,在李少云安顿好依依之前,不再租车给她。


她失业了,感觉天要塌下来,因为依依上幼儿园还需要八千多块钱。

李少云和依依坐在花坛旁边,她开玩笑似的对依依说:“我们俩去长江大桥好不好。”

“为什么呀,去长江大桥干嘛呀”

“我都不想活了”

“别跳,妈妈你不能跳”

李少云虽然是开玩笑,但第一次感觉自己被快压垮了。



正是那段时间,李少云被媒体报道。听闻她的故事,有人给她介绍新工作;有人给孩子寄吃的玩的穿的,有的直接提供经济帮助,甚至还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武汉一家幼儿园为依依提供免费的入学机会,免三年学费。

面对热心人的帮助,李少云大部分都拒绝了,对方多次坚持,她才不好意思地收下。

“别人今天帮助了我,我记得这份恩情,但是明天怎么办呢?以后又怎么办呢?”


依依上幼儿园后,李少云基本不开车了,偶尔帮车队的朋友代个班,顶替一两天。

她也找过别的工作,超市兼职、家装公司、食堂后勤……但大部分工作没法下午四点就下班,跟依依的上学时间难以兼顾。

现实的窘迫压得李少云动弹不得,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天无绝人之路。失业半年后,武汉客管所看到新闻联系她,说可以到盛源出租车公司去开车,她借钱包了辆出租车。


之后,她每天早上8点开车送依依上幼儿园,然后去跑车,下午5点接依依,带着她跑到凌晨2点回家。

她每天将近20个小时在车上,经常一天只吃一顿。因为厕所难找,所以很少喝水,落下了胃疼的毛病,隔一段时间就会头疼。

”觉得累的时候,想着送完这个人就休息一下,但只要看到前面有人招手,精神头马上就起来了,又有钱赚了。”


李少云的车牌号有三个8,是她摇到的,这似乎是好运的开始。

公司把没有人住的门房给她当宿舍,让她省去了房租。在“新家”,所有大型的电器都是别人送的,不过冰箱里空空如也,因为她没时间做饭。

她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似乎已经在慢慢进入正轨,只不过,“好运”并没有持续多久。

2020年1月,李少云被打了。


那天她送依依去幼儿园后,顺道在附近的菜场买早点。她将车停在一辆快车后面,她以为车里没人。

等她买完早餐回来后,只见快车旁一个男子跳起来就骂了她一顿,指责她的车挡了路,害他丢了订单,说话极难听。

男子骂她,李少云反骂回去,两人就吵了起来。

男子气急败坏,突然从驾驶室拿出一根钢管,一手揪她衣服,一手朝她腿上打。


李少云被打倒在地上,“把我打蒙了。”她觉得自己好狼狈,若不是依依不在,否则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后来路人将他们劝开,并报了警。两人在警局争论了一番,最后调节无果。

无奈之下,李少云一个人去医院做了检查,花了一千多,没舍得住院。


回到家后,李少云才发觉全身作疼:右手、右腿、膝盖、后背、左脸下颌,头像炸了一样。

依依很懂事,看着受伤的妈妈,抱着她安慰道:“妈妈,我给你吹吹,吹吹就不疼了。”

李少云休养的那段时间,依依无法去上学,就在家里照顾她,每天给她买早餐、烧水。她要喝水,依依就找来一根吸管,让她可以躺着喝。

依依懂事得让人心疼,很小的时候,她会给下了夜班的妈妈买早餐,会洗衣扫地;李少云身体不舒服,她会说“妈妈你别动,今天我来照顾你”。


后来,李少云又往派出所跑了一周,还是调节失败,她崩溃了。

那天晚上,趁依依睡着后,她坐在床边痛哭:受伤不能开车,孩子不能上学,求不来的公平……感觉“没希望了”。

好在一个好心的记者帮她一起想办法才解决了这件事,被打后第九天,男子跟她道歉,赔了1万元。

2020年1月22号,伤好得差不多的李少云带着依依出去跑了一天车,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武汉就封城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得李少云措手不及。因为不怎么煮饭,家里只有一些依依的零食。

平时,值班室的师傅会给他们带饭,但疫情严重后,小区封控,师傅没能来上班,吃饭成了母女俩的难题。

有一天她们饿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她想起床底下还有几包四年前的方便面,正泡着,一个记者打来电话问她情况,让她千万别吃。因为饿,她吃了两口就没敢再吃了。


后来她通过各种办法扛过了一段日子。媒体报道她的生活状况后,社区和不少好心人送来菜、米、油、肉。

姚晨给她捐了10万元,演员连奕名、杨若兮夫妇寄来防护用品和零食,每个月给依依1000块的学习费用。

李少云本想拒绝,想着十天半个月,扛一扛就过了,但他们说这个时候万别拒绝,”大家都一起想办法。”

社会的各种帮助让李少云感到格外温暖,所以她也不想在家闲着。

有一个出租车司机问她要不要做志愿者,她想都没想就说“要啊”,但她的车子出不去,就安排她在微信群里做调度的工作。


她每天拿着一张纸,一支笔,记录所有需要求助的信息,然后转发联络。

一天下来,她眼睛都发红了,不过觉得很心安。

武汉解封以后,依依也要上小学了。由于疫情的影响,根据政策,依依需要到原籍上小学,但依依的原籍不在市区,在这里上不了小学。

后来是有好心人找到相关部门,说明了母女俩的特殊情况,在开学前一天,依依上学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有时李少云觉得,没有人过得比她更差了,但她还是会认为自己运气很好。“可能是老天爷特别的关照,碰到很多好心人给我帮助、给我鼓励、让我感受到那么多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受李少云的影响,依依从小就知道感恩。

幼儿园毕业典礼的时候,有一个上台发言的环节,其他的小朋友都没敢举手,依依举手上去了。

她说:“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妈妈,感谢她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养我,很努力去工作......"她讲了很多,声音带着一种哭腔。

那时候依依六岁,李少云知道,其实依依什么都懂。



依依读一年级时,有一个一直关注她们的热心人打到了李少云的车,建议她别带着依依开出租了,可以装一个监控。

监控的作用很大,依依不用每天晚上都跟着她跑,她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监控里看到依依。

有时候依依一个人在家里害怕,她就会对着监控跟李少云说话。

周五放假后,依依不愿意一个人在家,也会跟着李少云继续跑出租。

对于依依来讲,在出租车里跟妈妈在一起更让她安心。


李少云的微信里有一个分组,叫“帮助我们的好心人”,就是想让依依知道,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人。

有人会问她:给你们的捐款呢?

在李少云的心里,那些钱是给依依的,“我自己的我还得去赚。”

自从带着依依出来后,李少云就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


武汉虽然是李少云的家乡,但她觉得自己除了一个户口本什么都没有,“感觉就好像是一直在外漂泊的感觉。”

所以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有一间属于自己和依依的房子。她还希望依依以后能考大学、能够有出息,去回报那些帮助过她们的人。

去年河南水灾,李少云用自己的出租车帮忙转运物资,同时,也开始帮助更多的人。

这不仅是对帮助过她们的人一种回报,她也希望,关于任何帮助或者被帮助这些事情里面依依能够亲自参与进去。

“有美好的东西她才会有向往,有希望。”


现在让李少云苦恼的是,出租车公司提供的住所那一片有了拆迁的传闻,一旦搬出这里,她每个月又要多一笔房租费。

不过,她觉得现在的生活也挺好的,每个月工作二十八天,除去交出租车的租子钱,还可以有两三千的收入。

”自己赚钱自己养孩子,我觉得挺安心,独立你在哪里都是自己的家。”

在她们的家里,依依在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字,“笑”。


本文图片源自:

微博:@澎湃新闻《温度计》截图、@N视频截图、

B站:We我们工作室-中国人的一天截图

纪录片《在武汉》截图、纪录片《六月武汉》截图、

短片《女儿》截图、网络等


[1]澎湃新闻:一位单亲妈妈,穿过武汉最深的夜

[2]澎湃新闻:武汉带娃开出租的单亲妈妈失业了:感觉天塌了下来,差点和女儿一起跳桥

[3]中国人的一天:那个睡在妈妈出租车里的小女孩,长大了 | 了不起的母女

[4]二更:感人!单亲妈妈与3岁女儿在出租车上度过了900多个夜晚……

[5] 人物:家住鄂A XT88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684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