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票房(长津湖票房突破40亿)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下午3点,电影《长津湖之战》上映第11天累计票房正式突破40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七。超越第五名的电影《团圆4:决战》(42.5亿元),仅仅是按照记者票房分成比例,投资人只能拿到33%左右的票房。《长津湖之战》票房超过40亿,已经保证“返璞归真”,盈利超过2.5亿。
国庆期间,《长津湖之战》以34.1亿元的总票房成绩成为今年国庆档票房冠军,刷新了国庆档单日票房、战争电影总票房、单日票房、单日观影总人数的纪录。
长津湖之战是由徐克、陈凯歌、林超贤三位著名导演执导,吴京主演的战争片。影片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奋勇作战,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据了解,一部电影在影院上映后,除去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两项固定支出后,剩余的电影票房将由制片方(包括发行方)和院线(包括发行方)进行分配
在长津湖40亿分割票房之战中,影院拿到20.88亿元,而
据博纳集团CEO蒋德富透露,长津湖战役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亿美元(约合13亿人民币)。
不过据报道,13亿的造价已经包含了长津湖续集水门桥的战斗。记者在知名社交媒体豆瓣上看到,水门大桥的入口已经建好,预计2022年上映。如果按投资成本13亿元估算,《长津湖之战》制片方从第一部电影中获利2.7亿元。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成本这么高?这就要从长津湖战役本身的制作说起了。
作为一部战争片,影片幕后阵容强大。虽然明星们有望收获更多票房,但这也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压力。同时,电影的特效投入巨大。相信看过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影片的每一帧都是“资金在燃烧”。
总制片人黄建新曾透露,算上平行重叠拍摄的时长,剧组工作天数达到460多天,摄制组前期现场工作人员超过7000人,字幕结尾列出的工作人员超过12000人。影片后期特效由mainland China、港、韩、英、俄等国80多个特效团队共同完成。因为疫情,电影的筹备期长达两年多。三个导演带领三组人,所有演员在三组协调档期。
电影的现场拍摄需要大量的团体表演。据报道,只有3000名解放军士兵参与了射击。再加上拍摄期间的疫情,仅全体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就高达800多万元。
根据灯塔的预测,《长津湖之战》总票房有望达到45亿,而《猫眼》的预测为53亿,有望冲击中国电影史上票房前三的位置。
最近,一个“提案”甚至开始在网上流传,称主演长津湖之战的吴京和他的剧组应将所有票房收入捐给志愿军老兵。
虽然影片最终利润超过2.5亿元,但利润将由两家主导制片公司、五大制片公司和10家联合制片公司分享,而以吴京为老板的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只是五大制片公司之一。
记者注意到,长津湖之战背后的出品方还包括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影业、重庆电影集团等。
今年以来,随着各地复工复产,影视行业逐渐开始复苏。2021年半年报,多家电影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2021年上半年,已披露上半年业绩的24家影视公司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5家,而2020年同期只有3家。
今年总票房即将突破400亿大关,离2019年的641.49亿还相差甚远。不过,国庆长津湖之战的火爆依然会让今年最后两个月的院线和电影板块表现回暖。
上游新闻记者唐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