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江,习近平念兹在兹

这条江,习近平念兹在兹,第1张

这条江,习近平念兹在兹

一场细雨过后,从湖南岳阳市城陵矶水文站望去,水面一望无际,两岸草甸绿油油,万物盛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干部陈建祥感慨万千:“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岳阳楼上写的‘汤阔,海阔天空’的场景重现。”

城陵矶水文站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七里山,洞庭湖入长江出口处。这个始建于1904年的水文站,不仅为长江防洪提供了重要支撑,还监测洞庭湖的总水量、泥沙量和水质。

2018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在城陵矶水文站,陈建湘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长江湖南段和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综合监测管理情况。

陈健翔清楚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听得很认真,期间还询问了清代的建站地点、历史极值出现的年份、1998年最高洪水位的痕迹线以及2017年洪水过境的地点。

”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随行人员,洞庭湖治理工程资金是否到位,老百姓是否享受到了实惠。总书记问得很细,我心里暖暖的。我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洞庭湖和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关心。”陈健翔说。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城陵矶水位自记台外的长廊上,用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洞庭湖、长江和恰青苇滩,询问随行人员的水利、航运、生态保护等情况。

离开城陵矶水文站前,在通往高架桥的台阶上,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转过身,靠在栏杆上,望着宽阔的江面,久久沉思。

次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我说‘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是很重。根治‘长江病’,需要科学应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

自古以来,文明靠水繁荣。长江和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延续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多年来,一条河流的发展一直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脑海中。

在城陵矶工作了30多年,老水文学家陈建祥见证了这里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在城陵矶附近的水域,曾经有很多采砂船和运沙船乱停乱放,附近的长江岸线沿线还有很多砂码头和砂场,污染了水质,侵占了湿地,破坏了岸线环境。近年来,长江湖南段排污口逐步整治,采砂船全部定点停靠,危险化学品码头和非法码头被强制拆除。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长江、洞庭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民生活会更加美好。”陈健翔说。

(来源/新华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609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