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现状与问题梳理及模式解析

实心胎2022-09-10  27

存量盘活增量创新 政府引导基金转型探索在路上

证券记者张

虽然地方引导基金和股权机构的匹配存在很多问题,但王廷富仍然认为,地方政府通过引导基金投资地方企业,把资金给专业投资,比政府直接补贴企业要好得多。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政府引导基金现已进入增量放缓、存量待优化阶段。也对其精细化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方向,才能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至此,光谷引导基金进入3.0版本。1.0版本于2012年推出。当时引导基金的回报投资比例是3倍,回报投资的确认非常严格,需要投资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企业。记者了解到,部分基金经理尤其是外部基金经理对回报投资比例没有信心,所以早期引导基金规模并不大,最低投资500万元,每个子基金最高投资5000万元。最终子基金整体规模不大,光谷创投引导基金(一

光谷创投引导基金2.0版本于2019年底发布,回报投资比由之前的3倍降至2倍。但由于2020年疫情,2020年底才开始运营,效率受到一定影响。发行了约5只基金,规模为5亿元,财政支持和基金支持也未能达到预期的规模效应。

从2021年开始,全国各地包括地级市、县级市都开始发力引导基金,而且规模更大,政策转移更有力,倒逼光谷创投引导基金变革。在综合研究了全国其他地方的政策后,今年3月上线了3.0版本,资金规模和资金支持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在项目回报投资方面设定了灵活的确定,单个基金的支持扩大到1亿元,并引入了盈利机制。光谷创投引导基金希望以100亿元的引导基金规模撬动500亿元的社会资本。

“母基金,尤其是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改变财政投入方式、布局新经济和未来产业的重要工具,正在空之间快速扩张。从河南省来看,已经到了‘不创新,不后退’的被迫转型阶段。”河南省发改委金融与信用建设处处长田近日表示。

2021年以来,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办法》和《河南省促进天使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设立省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郑州市、中原科技城、郑州高新区也设立了规模适度的政府所有基金或国企所有基金,多层次的政策合力正在形成。据田透露,近期,河南省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基金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文件,将于2022年上半年出台。

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河南省政府母基金匮乏,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不足。为弥补这一短板,河南省政府计划推动设立总规模30亿的省数字经济和总规模20亿的生物医药新材料两个政府所有基金,于5月底前投入运营。这两只母基金的整体回报投资比例降低到1: 1,并且不锚定某只特定子基金,甚至理论上不要求优秀基金机构的回报投资。

田表示,河南省将两只政府引导基金定位为催化剂,核心目标是促进优秀基金机构的清算,通过设定差别化盈利回购策略,鼓励阶段性参股和提前退出。提取的资金将用于对接合作下一批优秀基金机构,实现引导基金的长期滚动发展。我们决心将其打造成为河南创新资本的源头平台,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长期价值。

此外,盘活存量基金资产也成为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重点之一。去年以来,福建、浙江、重庆、贵州等地开始了政府引导基金整合的尝试和探索。

李扬建议,S基金应该是未来几年地方政府必须考虑的方向。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子基金后,在基金的运作中,需要流动性,使财政资金的效果最大化。如何盘活这部分财政资金?基金份额转让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呼吁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较好的城市,推动建立S基金交易所,或者成立全国性的S基金交易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600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