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引导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流年的意思2022-09-10  15

又一家基金公司正式“易主”!

中国基金报记者若辉

时隔半年,“空壳”基金公司——郭凯泰富基金“易主”终于敲定。

近日,证监会批准郭凯证券将郭凯泰富基金66.7%股权转让给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郭凯泰富基金第一大股东将成为北京国资。郭凯证券在发起设立郭凯泰富基金8年多后,正式退出郭凯泰富基金股东名单。

事实上,自去年7月旗下唯一一只基金郭凯泰富货币基金清盘后,郭凯泰富就没有公开发行基金,也没有基金经理,业务几乎停止。此次股权变更能否重振郭凯泰富基金,仍有待回答。

CDB泰富基金股权变更正式获批

端午假期前夕,又一家基金公司迎来股权改革。

近日,证监会网站贴出《关于核准郭凯泰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变更的批复》,核准郭凯证券将其持有的郭凯泰富基金66.7%的股权转让给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证监会表示,CDB泰富基金及其股东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相关事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公司和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底,郭凯证券就计划将其持有的郭凯泰富基金66.7%的股权在京交所进行转让。转让标的对应的评估值为3.7亿元,转让价格约为3.74亿元,与评估价格基本持平。

同年11月29日,郭凯泰富基金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了股东变更5%以上股权的申请。这一申请在今年4月得到监管反馈,两个多月后正式获批。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于2008年12月由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注册资本500亿元。北京国资是以国有资本运营和股权管理为核心,以国有资本证券化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属重点骨干企业。

截至目前,北京国资已划归13家市属企业集团,包括京能集团、首发集团、首钢集团、精诚机电、北京电控、一轻控股、首开集团、北汽集团、同仁堂集团、祥龙公司、首农食品集团、北辰实业、北京金宇等。北京国管局受托管理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基金、北京郭蕊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北京郭毅基金等重大基金,并出资设立北京科技创新基金。

随着股权转让的正式批准,曾经的第一大股东郭凯证券不再持有郭凯泰富基金的任何股权。

错失权益市场机会,踩了债券投资的雷

国泰富基金成立于2013年7月16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6亿元,其中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66.7%,国泰证券投资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出资33.3%。

然而,从过去八年的历史来看,CDB泰富基金的发展并不顺利。早在“易主”之前,CDB泰富基金旗下的所有基金就已经陆续清盘,基金公募业务已经停滞半年。

未能把握住2014-2015年的牛市行情,大力发展股票型基金,风险控制不足,导致踩了丹东港公司债,这是CDB太平洋基金发展不理想的一大原因。

虽然公司成立于大牛市前夕,但郭凯泰富基金成立之初产品布局相对缓慢,主要以固定收益业务为主。2013年12月,郭凯泰富基金成立了首只基金——郭凯泰富年金存款信用债券基金,直到2015年初,公司第二只公募基金——郭凯泰富货币基金才成立。郭凯泰富开泰基金于2016年底问世,尽管该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侧重于债券和股票增值的绝对收益。直到2017年7月,郭凯泰富才派出此前从长盛基金引进、曾担任专户投资经理、社保组合经理(股票组合)的林聪,发行并设立公司首只股票型基金——郭凯泰富扬帆起航。可以说,在其他基金公司把握2014-2015年牛市积极扩大股票型基金规模的时候,郭凯泰富基金几乎错过了这个市场。

在公司主营的固定收益业务中,郭凯泰富基金也在风险控制上犯了错误。2018年5月5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受理郭凯泰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代理郭凯泰富定期开放信用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诉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债券交易纠纷一案的公告,也将郭凯泰富基金踩踏丹东港债券的事件暴露在公众面前。

踩雷丹东港债券也让郭凯泰富基金经历了一波从投研到高管的“换血”。2018年4月25日,公司总经理李欣因个人原因离职,督察长肖强因个人原因于2018年5月14日离职。紧接着,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洪岩也于2018年6月5日离职。

2018年12月郭凯泰富瑞福债券基金发行后,郭凯泰富一直没有新基金。2018年6月以来,郭凯泰富旗下5只公募基金开始陆续清盘。随着去年7月郭凯泰富货币基金清盘,郭凯泰富已无公募产品在运作。证监会网站显示,2018年获批的郭凯泰富泰翔纯债、郭凯泰富消费服务股票基金等数只产品尚未发行。

国泰富基金管理规模在2016年三季度高峰期没有超过20亿元,在全行业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管理规模小,盈利能力自然差。根据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截至2020年底,CDB泰富基金资产总额约3.5亿元,2020年收入2724.08万元,净利润亏损999.03万元。此外,截至2021年6月底,CDB泰富基金资产总额约为3.3亿元。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53.36万元,净利润亏损793.04万元。

经营失败的公司未来将实现市场化退出

近年来,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头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而尾部部分小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不足10亿,经过多年发展仍未能实现盈亏平衡。

针对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近期发布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也适时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专章明确公募基金管理人的退出机制。新规指出,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允许经营失败的基金管理公司主动申请取消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或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市场化退出。,并规定风险处置措施的类型和实施程序。

有基金公司认为,新规增加专章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市场化退出机制,规范风险处置流程。这是在保护持有人利益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明确机构市场化退出的机制、流程和各方责任。这保证了公募行业构建优胜劣汰、有序进退的行业生态的制度进程。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管理办法》明确界定了市场化的退出路径,体现了有序进退、扶优限劣的目标。“解散、破产、取消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或者撤销基金管理公司,都是后续基金管理公司市场化退出的情况。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必然会有竞争的输家。从法律上讲,要明确这些机构的退出路径,规范风险处置事项,以维护投资者权益,完善基金管理人公募市场化机制。”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些长期挣扎在盈亏平衡的小基金公司来说,明确公募基金经理的退出机制会比较困难。但是,拥有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之一。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主体多元化,行业竞争激烈。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市场退出机制是行业进入成熟阶段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构建优胜劣汰、有序进退的行业生态,促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位基金行业研究员提到,退出机制可以促进公募基金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作为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其健康的行业形态应该实现基金经理的“优胜劣汰”和“有序进退”,优秀基金经理比例的增加也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在新规下,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确实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他们很难采用大型基金公司“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只有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深挖公司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小而美”的精品基金公司,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才能在基金行业站稳脚跟。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规是为了打破行业对车牌的执念和迷信。“有序进退不一定只针对小基金公司,大基金公司也一样。如强大雷曼集团,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倒闭。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小基金公司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可以做到小而精、小而美。”

“此前在法律层面,《基金法》侧重于业务规范,没有对基金公司的风险处置和退出做出规定。这个新规定对这一块做了及时的补充。在金融业加强风险管控和《金融稳定法(草案)》出台的背景下,此举显得尤为重要。”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另有基金研究员直言,《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引导经营失败的基金管理公司主动申请取消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或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市场化退出。,从而推动构建一个优胜劣汰、有序进退的行业生态。这次新管理办法拿出很大篇幅明确退出机制,说明个别基金经理退出是大势所趋。

编辑:船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享有本平台发布的原创内容的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592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