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怼总统、强制到岗、万人大裁员:马斯克的特斯拉正在褪色?

深度|怼总统、强制到岗、万人大裁员:马斯克的特斯拉正在褪色?,第1张

21深度|怼总统、强制到岗、万人大裁员:马斯克的特斯拉正在褪色

一系列的盈利空消息也让特斯拉的股价在两天内从788美元/股跌至703美元/股,相当于市值蒸发了700多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钱法兰克福报道

6月2日-4日短短三天,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多次放出重磅消息。

首先,马斯克要求所有员工结束家庭办公室,每周被迫工作40小时的内部邮件被公开。紧接着,马斯克在第二天题为“冻结全球招聘”的邮件中要求裁员10%,相当于解雇约1万名特斯拉员工。

马斯克的裁员计划甚至迅速引来美国总统拜登在家乡特拉华州接受采访时直接点名讽刺马斯克。之后,马斯克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与总统展开了空嘴炮。

一系列的盈利空消息也让特斯拉的股价在两天内从788美元/股跌至703美元/股,相当于市值蒸发了700多亿美元。

取消家庭办公:逆时代潮流而动?

6月初,马斯克的强制在职邮件在网上流传。事实上,这封邮件早在5月31日就发给了特斯拉的中层管理人员。马斯克在邮件中要求员工每周值班40小时,否则将被视为自动辞职。尤其是对于管理人员,马斯克表示,在公司中级别越高,就越需要被办公室的其他员工看到。

为了让自己的“最后通牒”更有说服力,马斯克还在邮件中写道:“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睡在工厂里,让生产线工人看到我在和他们一起工作。如果我不这么做,特斯拉早就破产了。”

仅马斯克的亲自说教和邮件迅速发布到网上,就足以说明特斯拉的强制到达令在内部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尤其是对于特斯拉这种自诩为科技公司的公司来说,取消家庭办公室不仅与其他科技公司格格不入,其管理灵活性甚至还不如传统汽车厂商。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21年,美国在家工作的员工比例从23%逐渐下降到11%。随着奥米克隆的爆发,这一比例今年再次上升至15.4%。据美国建筑安全服务公司Kastle统计,美国商业建筑的入住率仅为43%。在不太依赖实体生产的硅谷科技企业中,在家办公早已司空见惯。

例如,曾被马斯克收购的Twitter首席执行官帕拉格·阿格拉瓦尔(Parag Agrawal)表示,员工可以永久在家工作。几周前宣布暂时退出中国市场的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塞斯奇(Brian Ceschi)也在内部邮件中允许员工长时间远程办公。

以苹果为代表的一线科技公司早已尝试发布强制到货令。到目前为止,苹果已经连续推出了四次每周至少工作三天的订单,但都因为工作人员的抵制而失败。其中最具戏剧性的无疑是苹果首席人工智能工程师伊恩·古德菲勒(Ian Goodfellow)在接到强制到达命令后,立即跳槽到谷歌。

马斯克回应道:“当然,有些公司并不要求员工全职工作,而是看他们什么时候推出了令人兴奋的新产品?很久以前。”

无论特斯拉的Model Y是否真的比iPhone 14好,即使在传统汽车企业阵营,特斯拉强硬的在职管理模式也是异类。

以西雅图大众云和大众旗下软件子公司CARIAD为例。目前,超过90%的员工选择了每周工作一天。除了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汽车软件领域,大众工会主席Daniela Cavallo已经宣布争取家庭办公是核心诉求之一,大众人力资源总监Gunnar Kilian表示将保留混合办公形式。目前,大量的非生产性工作仍然被允许一周四天在家工作。

就连曾因电动车自燃问题被马斯克嘲讽的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ora)在接受《巴伦周刊》(Barron's Weekly)采访时也表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来底特律”。

万人裁员:马斯克在担心什么?

“一个企业如果开始重视考勤,就意味着在走下坡路”——现在这个企业指的是特斯拉。强制到货令曝光仅一天,特斯拉就裁员1万人。

特斯拉在3月和4月相继投产德国柏林超级工厂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超级工厂,第一季度31万辆的交付量也同比增长68%。马斯克给出的裁员10%的唯一理由是“我对经济有一种非常糟糕的感觉”。

目前,特斯拉共有约9.93万名员工。得益于过去两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两家特斯拉工厂的投产,特斯拉员工数量在此期间几乎翻了一番。仅在2021年,特斯拉就雇佣了近3万名新员工。

考虑到马斯克在邮件中提到,受裁员影响的员工只是那些领取固定工资的人,预计此轮裁员将主要针对非生产线员工,即被马斯克嘲讽为“假装上班”的家庭办公室员工。

根据6月4日股价大跌后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弥补”的说辞,未来一年,特斯拉员工数量仍将稳步上升,但领取固定薪酬的比例将保持稳定。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的几个新超级工厂的生产线工人仍将保持临时、灵活的用工形式。马斯克还在内部邮件中表示:“(裁员)不适用于实际从事汽车制造、电池生产和太阳能组件的员工,(特斯拉)将雇佣更多小时工。”

裁员令和强制到岗令的同时推出,也让外界普遍怀疑马斯克想借机收紧固定编制,以扭转过去两年过度扩张带来的负担。

员工数量在两年内几乎翻倍,使得特斯拉在美国空的办公室捉襟见肘。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布鲁姆(Nicholas Bloom)的预测,强制到达令将使10%的特斯拉员工直接离职,30%的员工开始另谋出路。美国ADP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以苹果为代表的硅谷企业中,有三分之二的员工会在强制到达令实施时考虑辞职。

对强制到达令不满的自愿辞职群体的存在,也使得马斯克能够在不支付大量补偿的情况下完成10%的裁员目标——即使特斯拉除了德国工厂没有工会。

事实上,马斯克通过强制到达令问路,可以直接追溯到2018年特斯拉扩张期。当时,特斯拉为了实现Model 3产能的跃升,在短短几个月内增加了30%的员工数量,但不久之后,就因为财务数据不够漂亮而开始裁员。

虽然六年前的特斯拉不能和现在已经开始大赚的特斯拉相比,但特斯拉的掌舵人依然是让人又爱又恨的马斯克。

“表演者”马斯克?

马斯克有意裁员,却归咎于经济形势的恶劣态度。首先引起了美国总统拜登的不满,他把经济数据作为自己政绩的基础。

早在去年年底,马斯克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历史可以借鉴,大多数人都会见证大衰退”。马斯克给出的时间节点是今年春天或夏天,最晚不晚于2023年。

美国通胀率已连续两个月超过8%,创下近40年来新高。然而,强劲的就业数据和美联储对经济衰退相对乐观的预期都表明,马斯克的大衰退理论在美国并不是主流意见。

拜登在他的家乡特拉华州公布5月份就业数据时说:“在马斯克谈论这个问题的同时,福特和Stellantis都在增加对电动汽车的投资。福特已经雇佣了6000名工会工人来制造电动汽车,而英特尔在芯片制造计划中增加了2万个工作岗位。”最后,拜登还不忘调侃马斯克:“我相信马斯克在月球上会有好运”。

尽管拜登的调侃暗示了他希望马斯克去另一个星球“消暑”,但马斯克第二天还是发了一条消息说“谢谢你,总统先生”。

事实上,曾经希望收购Twitter的马斯克一直因其直言不讳的意见而受到批评。

例如,马斯克曾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称加州的封城措施“愚蠢”,将加拿大对火车司机的强制接种令比作纳粹行为,在俄乌战争之初要求与柔道黑段位的普京单挑,将拜登比作“人形娃娃”,表示希望收购可口可乐公司,并在配方中加入可卡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写了1.8万条推文的马斯克直言不讳。实际上,马斯克的众多“批判理论”不过是为企业服务的宣传工具。

马斯克批评新冠肺炎疫情的背后,是马斯克要求特斯拉加州工厂在疫情期间不得停工;对马斯克·拜登的偏见是因为拜登在电动汽车报告中重点关注了底特律三大传统车企的转型进度,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特斯拉的内容。

一直标榜特斯拉是环保主义先驱的马斯克,在特斯拉被踢出标准普尔500 ESG指数后,立即发文称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首字母缩写)的ESG指数是一个“无耻的骗局”。

在5月中旬接受“All-In”播客采访时,马斯克甚至表示:“中国将成为一个规模是美国两倍甚至三倍的经济体,那种世界将是非凡的。我们(美国)应该加快行动,停止内斗。”

但这并不妨碍马斯克宣布不再支持高举环保大旗的民主党,而是转向共和党,甚至威胁要解封特朗普,这造成了收购推特后美国社会的分裂。

马斯克对中国的高度评价,并不影响他在5月份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汽车峰会上的表态,“他们(中国工人)不仅会熬夜,还会勤奋工作到凌晨三点。他们甚至不离开工厂,而美国工人则尽量不去上班。”

(作者:钱编辑: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567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