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壹刀:今天,中日高层通话有一个特殊背景

补壹刀:今天,中日高层通话有一个特殊背景,第1张

补壹刀:今天,中日高层通话有一个特殊背景

写作/虎刀唠叨姐

今年夏天,日本防卫省现役官员将来台?

日本的最新消息无异于在台海局势上投下一颗炸弹。

一旦成真,这将是继美国在台协会拥有现役陆军和海军空之后,日本首次派遣类似人员,也将是继1996年日本向台湾派遣一名退役自卫官之后,日本驻台人员的第二次重大变动。

7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与日本国家安保室长秋叶原通电话。

杨洁篪表示,当前,中日关系新旧问题交织,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

最近日本在台海局势上小动作不断。有观察人士问,日本过去在台海局势中作为“配角”,现在正逐步走上“主角”表演舞台?

一个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向日本台湾事务的窗口机关“日本台湾省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派遣一名防卫省文职现役工作人员,而不是海军空自卫队的“武官”。

众所周知,自从1972年中国和台湾省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和台湾没有外交关系。因此,日本台湾省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实际上承担了一个“大使馆”的角色,日本政客与民进党当局的接触也应该由这个“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协助。

日台交流协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流渠道。

久而久之,“日台交流协会”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日台交流的重要渠道。

随着美国和日本对台湾省局势的日益重视,日本试图为该协会增添“外交色彩”的企图也越来越不加掩饰。

2017年元旦,“日台交流协会”更名成为蔡英文上台后日台“软突破”的标志性事件。当时“日台交流协会”还叫“交流协会”。这次更名公然列出日本和台湾省,制造“一中一台”的企图昭然若揭。

日本防卫省原本在日台交流协会派驻了一名退役武官。1996年爆发的台海危机被认为是军事情报搜集不足造成的。因此,2003年,日台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设立了“安全官”一职,防卫省派遣退休的少将永野洋一担任该职。

但因为不是现役官员,所以“保安员”获得的情报必须通过外交途径发回日本,也不能直接联系防卫省。它必须通过层层接触来传达。

俄乌冲突后,日本国内出现了要求加强日台信息沟通渠道的声音。媒体分析称,派遣现役国防部官员可以填补这一信息交流空白,而如果在那里派驻武官,恐怕会引起中国大陆的强烈不满。

所以他们想打一个“擦边球”:派一个文职,这样不那么招摇,也有加强情报联系的实际作用。

日本防卫省资料图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日本媒体首次披露,并未得到日本官方的证实。台湾省所谓的“外交部”和“国防部”拒绝直接回应此事。

有学者分析,有关台日事务的消息公布应该是以日本外务省为准,一些特定媒体也经常讲,但最后都没有成真。现在的情况很难说是最终的,因为最终的国防部要经过多次讨论才能确定。如果中国大陆反应强烈,它仍可能以死亡告终。

但也有分析认为,日本习惯用切香肠的策略来步步为营。现在,派遣现役文职官员可能是一个注意事项。下一步可能会派出现役台军人员,或者增加驻武直人员。

而且,无论是文官还是武职,本质上都是现役官员。近年来,日本和台湾一直试图通过“温水煮青蛙”的策略,逐步提升日台交流协会的外交色彩。

从日本最近对台湾的动作来看,日本对台湾事务的干预还不止于此。

近日,日本防卫省透露,还打算设立统一指挥使用陆军、海军、[/K0/]自卫队的统合司令和支援统合司令应对中国的统合司令部。

日媒称,日本认为中国的海洋活动正在“加强”,担心“台湾省出了事”。同时也要关注台湾空、网络、电磁波等安全保障新领域。所以需要设立专门的岗位来提高发动机功率。

此外,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在刚刚通过的今年经济金融运行与改革基本原则修正案中,罕见地加入了“台湾省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的表述。

这一基本方针是指出政权的重要问题和下一年度预算的方向。重要的是跨部门,由总理牵头推进改革。

而且,面对即将于6月底召开的北约峰会,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不仅愿意考虑出席,还将就乌克兰战争和台海局势与各方协调立场。

看来,曾经在台湾事务中扮演“配角”的日本,现在正一步步把自己树立为“主角”,一边放出试探气球观察中国的反应,一边考虑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2

在涉台问题上,日本政府正以切香肠的方式向前推进,政客们忙着造势。

其中,前首相安倍晋三跳得最高。

安倍资料图

上周日,安倍在一个论坛上再次提及台湾省话题,称要“拉近日美、日、台、日、美、印、澳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志同道合国家的联系”,因为“为中国放弃武力统一台湾省创造条件非常重要”。

他重申“台湾省的遭遇就是日本的遭遇”,声称日本有必要从根本上加强防卫能力,进而以美日同盟为中心增强对中国大陆的威慑力。

这种措辞可以看作是对安倍半年多来频频公开涉台言论的阶段性总结。

在涉台问题上,安倍的逻辑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将中国台湾省的安全与日本的安全联系起来。

去年年底,安倍在一个台湾省智库组织的会议上夸口说:“台湾省有事,日本也有事。”理由是“台湾省离日本很近”,只有100公里左右。

所以“台湾省出事”在日本会是“危机事态”。

这种说法蛊惑了一部分日本人,但经不起推敲。如果这种说法行得通,大陆周边国家就不能以此为由干涉别国内政吗?

第二步:既然可能构成“危机事态”,日本就有必要增加国防开支,实现“再军事化”。

最典型的就是安倍放出的“核狂言”。

安倍表示,鉴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局势,日本应与美国讨论“核共享”相关问题。看,他想让日本朝着寻求核武器方向发展的野心是藏不住的。

有法国学者注意到,“日本已经走过了单纯防御的阶段,现在外界看到的是不受约束的军事力量。”

这种“无约束”正是安倍想要的。

源地图

他在担任首相时,对日本的安保政策和《自卫队法》进行了多次修改,比如允许在有限的情况下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使得日本有可能在台湾省发生事情时给予某种支持。

安倍无数次呼吁修改宪法第九条,使日本成为拥有“正常”军队和“正常”宣战权的“正常国家”。

今年是日本宪法颁布75周年。有媒体预测,如果执政党在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岸田政权很可能会加快修改宪法的讨论。

第三步:对外,继续抱紧美国大腿,巩固日美同盟。

安倍这样的右翼政客头脑清醒,要“阻止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单靠日本是做不到的。它必须拉美国一把。

安倍几次提到“台湾省发生的事就是日本发生的事,也是日美同盟发生的事”。他还写信给《洛杉矶时报》,公开呼吁美国放弃在台湾省问题上的“战略模糊”政策。

安倍挑衅性的涉华言论,有的被岸田政权否认,有的则不了了之。

安倍,你还有政治影响力吗?

《经济学人》杂志一篇文章的标题给出了它的答案:“安倍在日本依然重要。”

文章引用安倍第一本英文传记《反传统主义者:安倍与新日本》的作者哈里斯的话:“岸田不是日本的议程设定者,安倍才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浩宇在《补刀》中分析说,日本近期在台海问题上的消极和错误动向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加强对台交流。最新的例子是,据报道,国防部官员将被派往台湾省常驻。如果这是真的,说明日本想在与台湾的交流上有所突破。根据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日方承诺,日本与台湾的交往不能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只能与台湾省保持非官方关系。如果真的派现在的防卫省官员去台湾,其实是在突破战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框架;

二是宣扬“中国威胁论”。日本通过媒体和以安倍为首的右翼政客,利用台湾省问题和俄乌冲突渲染“中国威胁”。对内意在煽动民众的危机意识,为其增加国防预算、修改和平宪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就是对外为“印太战略”服务,为配合美国遏制、牵制中国提供借口。

对他们来说,30%的人担心台海冲突会危及冲绳离岛,尤其是钓鱼岛争端。但主要考虑是以台湾省问题为切入点,人为制造“外部危机”,以摆脱日本战后枷锁,促进国家正常化。

三是抱团美国向中国施压。日本现在的目的是把美国拉进来。日本一直在说“台湾省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其实后半句隐含的意思是“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因为美日同盟意味着美国有义务保卫日本。日本国内有人希望美国早日明确对台战略,这样对日本来说,有美国在前面,就更能毫无顾忌地推进军事缓和的议程。

空军事专家傅前哨分析《补刀》说,日本这次派遣现役官员到台湾,说是情报搜集,实际上是意味着美日台湾省地区当局做了相应的军事准备。

他指出,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实际上是一种军事行动,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从俄乌冲突可以看出,北约国家口口声声不出兵乌克兰,实际上并不妨碍它们与乌克兰军队共享和执行情报。这在平时看起来没问题,一旦到了战时,就会对军事行动产生重要影响。

伏哨兵提醒,一定要高度戒备,必要时可以切断这种军事联系。我们有软的和硬的手。硬手段,一旦需要,我们可以摧毁他们的陆基、海基、空、天基相关系统和设备,软手段,比如电磁压制、电磁探测等。现在这些平台我们都有了,比如电子侦察机、通信指挥机、电子干扰机等等。接下来可以加强这方面的演练和准备。

源地图

向浩宇认为,日本在台湾省问题上如此肆无忌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美关系处于“蜜月期”。日本看到的是美国要推动的遏制中国的所谓“印太战略”,它与日本密不可分。

所以,我也想借此机会,换取日本在美日同盟中更加平等的地位,通过充当美国的帮手和“马前卒”,获得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在日本自民党看来,俄乌冲突正在引发冷战后国际格局和秩序的大调整。现在是日本摆脱战后枷锁,实现国家正常化的千载难逢的窗口期。

目前日本少子老龄化形势严峻,国力处于下降通道,但仍具有突出的经济和科技影响力。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的机会,将来很可能就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其实这也反映了日本极度焦虑的心态。

项羽说,日本的社会思潮和政治生态已经变得极度右倾和保守。在这种氛围下,批评中俄朝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虽然岸田本人是稳健的保守派,但面对7月参议院选举的压力,他不得不迎合国内右翼民粹主义的政治氛围,甚至发表“今天乌克兰,明天东亚”等挑衅言论。随着日本社会舆论陷入自我强化“外部威胁”认知的恶性循环,政治的两极分化和民粹化日益严重,台湾省问题被提升为影响日本“国运”的国家安全问题,态度理性的政治家们不可避免地陷入其中。日本社会几乎没有理性认知和讨论的空间。

源地图

7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与日本国家安保室长秋叶原通电话。

杨洁篪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两国关系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当前,中日关系新旧问题交织,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双方应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合作共赢,着眼长远大局,增进安全互信,共同努力把一个稳定、健康、强劲的中日关系带入下一个50年,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

那样的话,我希望一些日本政客会听进去。

图片来自互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523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